叶娟
(江西萍乡安源中学)
信息技术教学素材选取的原则
叶娟
(江西萍乡安源中学)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对操作技能的熟悉、对情感的体验,都是围绕教学素材展开的。教师在选取教学素材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信息技术;教学素材;艺术性
随着高考方案的改革,信息技术教学在中学的地位得到加强,课堂的时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教学素材的选取往往非常关键。本人通过多年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总结出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为了确保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地使用教学素材,教师应事先对所选的素材进行仔细的检验,不选用那些存在争议的或可能对知识点产生误解的素材。比如,在讲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时,从网上下载了一个习题,问图片反映的是哪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里面包括一个移动电话。课本说的是“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而移动电话从1973年手机注册专利,一直到1985年才诞生出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真正可以移动的电话。所以该图片放在这里容易引起学生误解,造成思维混乱。我们所选用的教学素材应该服务于课堂学习的需要,与教学内容的配合应自然、贴切,能明确指向相应的知识点,杜绝牵强附会或模棱两可的教学素材。譬如,对于Photoshop中仿制图章工具,素材不同,导向迥异。有教师选用一张长假后湖面上游人随手扔弃垃圾的图片作为素材,请学生用仿制图章工具做一回清洁工,用清澈的湖水去覆盖杂物。某教师则选用的是一张老照片,是三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在抗战时的合影,其中一位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开除党籍,教师要求学生把这个“坏人”从合影中抹去。从内容上讲,两位教师都可以完成知识点的教学,但是除去杂物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理念;而除去人物则是不尊重历史,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信息实践。任何技术都具有两面性,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要绷紧这根弦,以传递“正能量”为导向。
信息技术教学素材的时代性,在本人看来就是要活在当下,与时俱进地选材。例如,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背景展开的示例还在某些教科书上存在,而这个当时大家津津乐道的内容已然无法唤起学生的热情。教师要积极弥补这种缺陷,对素材进行重新定位与选择,选取当下的热门话题,“旧瓶装新酒”,知识点还是那些知识点,但对象已经“升级”。
教学素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因人选材、因地选材、因时选材,为学生“量身订制”针对性强的教学素材,以引导他们从自己熟悉的教学素材中获取知识。
课本“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发布、交流为主线进行内容标准的描述的,但从每一章或每一节来说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结果是每个知识点、每个操作技能的讲解都各使用一个素材。如果照本宣科可能导致学生下课后一关计算机,头脑里留下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和具体的操作技能。为了解决这个零散的局面,我采用的办法是寻找一个比较适合的教学主线,用统一、协调的素材把整本书贯穿起来。到作品发布时能够把所有作品串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审美价值的大作品。
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美和科学美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是美的高级形态。教学素材的设计也要符合美学原理:应以完美的艺术形式和手段去表现教学内容,使内容和形式富有美感,以此引起学生美好的感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容易教授有关软件和工具的具体操作,但往往忽略了学生整体审美水平的提高。在保证科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一切方法,使教学内容的表现更具艺术性,可通过巧妙的艺术处理,使画面简洁生动,构图均衡统一,文字优美醒目,也可以恰当地运用特技手法组接画面,使教学内容富有表现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曾听过一堂公开课,授课老师只设计了一个任务,却使知识点完美地体现在对教学素材的操作中:把具有茶文化的图片、优雅的音乐、茶壶缓缓倒水的影片整合到一张幻灯片中。这个操作任务看似简单,却独具匠心。老师通过选取合适的素材,不露痕迹地把三个具体的操作整合到一个完整的作品中,使学生在完成操作后能够进入一个赏心悦目的场景,不仅对整节课的知识、技能有了较为完整的掌握,也体验到了课堂中的美,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
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信息技术教师应注重挖掘教学素材中蕴涵的静态认知技能,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张松.信息技术课教学素材的有效选用与合理设计[J].中小学电教,2014(20):25.
[2]倪红.浅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素材的选取[J].管理观察,2014(4):104-105.
[3]古波.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素材甄选原则教例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7):63-64.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