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更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实验中学)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的改进
李大更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实验中学)
目前国内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着过于理想化而缺乏时效性的问题,学生刚进入学校就用抽象神圣的、被认为是合理的规章制度,为学生拟定了孩子世界所难以理解的崇高的德育目标,这就使德育从谆谆教诲变成机械的背诵与执行,将德育形式化,并没有落实到中小学生的教育当中。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完善对中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德育机制,在这个过程当中创建一个能让学生接受的德育标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所帮助。
新课改;中小学德育;教育改进
中小学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最好时期,也是他们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更是对其进行思想品德、个性人品以及行为举止的培养教育的最好阶段。利用好这一重要的阶段,培养好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会让他们的一生受益匪浅,也会在其一生当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人生当中的闪光点,有着非凡的意义。
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心以及新课改的逐渐使用,德育工作当中出现的和新课改观念相互矛盾的观念和情况逐渐地突显出来。具体有如下的几个方面。
其一,德育任务标准计划的方式较为单一,其内容过于理想化,让学校的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并没有进行很好的实施。这种理想化也会导致很多人出现负面消极的态度去对待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并且多数学生对于德育方面的培育和训练重视程度不足,理想化就会形成学生只会说不会行动的局面。
其二,多数学校只重视知识学习,对于德育不太重视。很多学校都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标准放在德育书面考试的知识以及教师随意的评价上,这样就将机械的记忆取代了行动,将德育与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画上了等号,德育就变成学生考试的一门需要背诵的课程。
其三,注重理论学习,而不重视学生们的实践与掌握程度,往往对于学生这个主体选择忽视,不管学生对于知识是否可以接受,一味地将其知识与思想在外部强行地让学生记忆,这种方式已经不能算是引导,因此德育课程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其四,家庭以及社会给学生灌输的思想和学校教给他们的想法并不统一。现在国内的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存在着很多误区,家长的教育方法并不适合孩子当前阶段的发展,这就给学校的教育增加了很多无形的阻碍。目前的社会形势当中,利益为主体就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不统一性以及复杂性,这就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五,网络的普及给德育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困难,网络上信息的良莠不齐,学生有时不能分辨,不能得到约束,这就会让网络成为学生德育的重要障碍。
在德育以及新课改要求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新的困难,需要勇于挑战、探索并且追求最好的方式教育学生,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针对上述不足,以下提出几点意见可供参考。
其一,创建一个合理的中小学德育任务标准,增强中小学德育任务标准的合理性以及民主性,并且制订符合学校德育体系的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现状,让德育真正成为学生在人生成长当中可以获得的优良品质、内在的涵养,好的习惯变成了自己的行为,达到德育培养的目的。
其二,从多方面进行德育,全方位地增加学校德育工作,让学生在其受教育的过程当中有所领悟,并不是以完全不变的灌输形式完成,而是把学生自己原有的想法作为铺垫,经过教师的诱导,让他们获得新的经验,或者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某些思想道德问题时,教师帮助其解决,让学生得到感悟,获得成长。
其三,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的统一性,教师与家长共同进行统一的教育,可以正确地对中小学生引导,并且让他们合理地使用网络等媒体。在很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努力地给中小学生创建健康成长的空间,构建起一座牢不可破的保护网。
其四,在增加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还需要追求对于学科教学的渗透,让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在与学生自身风格相结合的作用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知识与品德方面得到共同的提升,改变以往只在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单一局面。
总之,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前,还是在推广新课程标准改革以及使用新课程的现在,校园德育是学校的重要教育,也是一项巨大的体系工程,更是一门科学和艺术。在德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如何让开展德育的方式处于统帅地位置,起着引导、动力以及保障的功能,作为学校和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弊端以及漏洞或新的问题与现象,应该直面困难,勇敢挑战,追求创新。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才能培育出有着高尚品德以及崇高理想的栋梁之才,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公民。
[1]傅安洲,阮一帆.战后德国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转换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3(07).
[2]吴立保.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制度困境与战略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2011(02).
[3]骆郁廷.注重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2(21).
·编辑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