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亲爱的》《失孤》媒介心理学视角分析

2016-03-02 08:05邵晓洁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层面心理学媒介

邵晓洁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0)

电影《亲爱的》《失孤》媒介心理学视角分析

邵晓洁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0)

媒介心理学将媒介视为人们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注重研究媒介信息对人们产生的影响。陈可辛导演的《亲爱的》与彭三顺导演的《失孤》两部影片主题相似,并且都加入了公益理念,对二者进行分析发现,影片《亲爱的》更加强调在认知和情绪层面上对受众进行引导和感染,而《失孤》则更加注重在行为上的影响。因此不能单纯从票房成绩上评判影片传播效果。本文基于媒介心理学分析,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为电影中公益理念的宣传提出建议。

《亲爱的》;《失孤》;认知;情绪情感;行为

媒介心理学研究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延伸,也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媒介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如何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把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大众传播的研究中。它引领人们以心理学解读媒介,以媒介感知世界”。[1]这是对传播效果深入化的理解。媒介心理学将传播过程扩展到心理环节,其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传播者了解传播效果的深层次原因,应用到电影媒介可以帮助影片兼顾商业和公益,既要吸引受众注意,又能传播公益理念。同时也可以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媒介及其传递的信息。

电影《亲爱的》与《失孤》分别于2014年9月和2015年3月上映,两部电影表现了“打拐寻子”的同一主题,内容和故事情节都注重表现父母寻子的艰辛和令人动容的亲情。除了其商业目的之外,电影还想要达到一个效果,即号召全民关注走失儿童,帮助寻子家庭的父母,这对打拐这个社会问题来说十分重要。票房成绩仅仅能说明部分传播效果,但就其深层次的传播效果来说,传递的公益理念是否真正震撼心灵、发人深省,还要从媒介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本文基于网友对影片的评论内容来探究它们各自在影响受众认知方面的表现手法和效果,以及它们在受众情绪情感和行为倾向上做出的努力并取得的效果。

一、认知方面的比较

随着社会与技术的进步,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来源,而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因此传播效果的基础应当是媒介对认知的影响,只有通过影响认知才能影响人的行为。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在《媒介心理学》中提出认知真实的建构至少有两种不同的因素掺入其中,第一个重要因素是“事实或魔力窗口,即相信媒介信息呈现的是事实”,[1]也就是媒介建构的认知真实,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对信息的自主认知。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前者,媒介对认知真实的影响及其效果。在故事情节和基础的信息方面,影片《亲爱的》和《失孤》都是根据真实事件和经历改编而成的,并且向受众传递了故事应有的信息,包括主人公的背景、遭遇的过程以及结局,都能够在认知层面对受众产生影响。并且影片的演员都是国内一线明星,知名度都很高。这在影片的前期宣传时很有帮助,能够迅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完成心理效果上的第一步。但是它们在细节和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

首先,电影《亲爱的》完整地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寻子过程,其中主线故事的角色有4个,孩子的丢失原因与过程、父亲艰辛的寻子之路、母亲痛苦的情感挣扎、孩子被拐后的生活以及寻回孩子之后的故事都在演员用心的表演下展现给了受众。支线故事的角色也都是比较完备的,故事的细节十分丰满。除此之外,影片中的街景、出租屋、火车站等都与现实生活十分相似,这样一个逼真而具有典型性的故事环境加上故事本身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就足以使受众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此外,影片按照时间顺序流畅进行的叙事结构也能够激活受众的认知图式,使电影传递的信息迅速地进入受众的认知加工过程中,取得良好的认知效果。

而稍后上映的电影《失孤》虽然也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但是它的叙事风格则明显不同。其仅仅将故事的大致轮廓用口述的方式勾勒出来。两位主人公的家庭都没有得到正面的表现,完全依靠主角们断断续续的讲述拼凑起来,让观众自行想象。没有形象化的展示,仅仅依靠语言描述的信息,在注意筛选或认知加工过程中极易消失,这可能会使得受众在认知层面产生怀疑。人物真实性也是一大弊端,主角刘德华的一口“港普”和井柏然的一口北京话与角色形象完全不符,加上两位演员在受众原有的认知图式中已经有了位置,此次形象的突破更加困难。网友在影评中提出:“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有多少人能凭借本能记忆记得两个主角的角色名字,其实,他们一个叫雷泽宽,一个叫曾帅,但是,我们只能记得,一个叫刘德华,一个叫井柏然。”[2]受众对于角色的认知尚且停留在浅层甚至怀疑的阶段,对于电影故事和传达的理念的认知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只有先实现了认知层面的效果,人们才能对影片内容作出评论。无关评论的正负,评论的量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两部影片在认知层面的效果。豆瓣电影评论区中,关于电影《亲爱的》的短评有72969条,影评有1876篇;而电影《失孤》的短评有17537篇,影评584篇。这种对比说明:信息足够真实和形象,并且符合受众的认知图式才能进入受众的认知加工过程,取得认知层面的效果。但认知层面的效果只是一部分,受众的心理变化还有更深层的含义。

二、情绪方面的比较

媒介心理学除了对认知层面的研究,还包括对情绪情感的研究。情绪上的传播与互动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在认知基础上可以产生移情作用,在认知上的效果体现为共识,而情绪层面上的效果则是共鸣,一部作品能够得到受众情绪情感上的共鸣,才算是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个人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伊扎德(1977)认为情绪具有动力性,它可以组织并驱动认知和行为,积极情绪可以感染人,提高认知效果、积极采取行动。在大众传播领域,诉诸情感已经被证实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技巧。两部影片共同的主题是帮助寻子家庭,打击拐卖儿童。这一公益理念同样需要情绪情感的介入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人们在观看寻子家庭的悲伤和艰辛故事时产生感动的情绪,在行动中才会更多地关注走失儿童,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

影片《亲爱的》对情绪情感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亲情这个情感触发点上,以演员表演渲染的悲伤情绪最为突出,三大主演在剧中哭泣的镜头多达12个,被称为“催泪弹”,明显的情感流露最能引起受众的心理共鸣。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受众在观影过程中,受到电影故事的讲述、虚拟环境的展现、演员情绪的感染而产生了悲伤、同情、感动的情绪。而且亲情是具有共同价值的感情,更容易使受众产生感动情绪。豆瓣评论中有318条短评表示自己在观影时哭了。除了悲伤情绪,还有焦虑、无奈、迷茫等情绪情感都通过镜头展现在观众面前,加上逼真的故事环境,影片成功地将人物的情绪情感移入了受众心理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诉诸情感的传播技巧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对于客观理智、专业知识强的受众,该类电影则被批评为亲情泛滥和煽情。

影片《失孤》同样也有情绪上的渲染,但痛哭流泪镜头只有5个,相反,电影还删去了本可以出现的抱头痛哭的场景。它的情绪主要表现为主人公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以及背景音乐的运用上。主人公在失望时,落寞的神态、蜷缩的姿势以及舒缓、沉稳的背景音乐,都在传递一种悲伤的情绪体验;而且影片不仅渲染一些消极悲伤的情绪,还会表现一些愉悦的积极情绪,这种全面的情感体验不能让人潸然泪下,但却能舒缓过于强烈的情感,超越情感宣泄的过程,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总之,情感具有动力功能,能够激发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感动是一种情感,极其感动的情感经历可以演变成帮助寻找走失儿童的行为动力。在传播情感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情绪的多样化表现,防止刻意煽情和极端情感而适得其反。

三、在行为方面的比较

认知和情感部分的效果大多会影响到受众的态度,而态度则是一种主观的评价,真正检验公益理念宣传效果重点是受众行为。影片并非重点呼吁大家看好自己的孩子,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打拐行动中,扩散转发寻子信息、留意丢失儿童才是公益传播最终的目的。新媒介心理学对行为的研究主要基于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新行为主义中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3]媒介信息为受众营造一个拟态环境,大部分受众对于拐卖儿童这件事情没有具体的经验,因此他们会通过媒介进行观察学习,模仿媒介中出现的行为,从而建构起自己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榜样的影响力是无穷的。因此,电影宣传公益理念想要在行为层面上产生效果,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影片中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帮助受众习得一种热心助人的亲社会行为。

影片《亲爱的》的情节中,符合这种榜样标准的角色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出场时间不到1分钟,两句台词为主人公提供了最关键的寻子线索,另一个角色“高夏”帮助的对象是带着“人贩子老婆”帽子的“李红琴”,对其进行法律援助,向福利院要回养女抚养权,这种特殊的情景下,角色的榜样示范作用并不明显。在影片《失孤》中,帮助两位主人公的角色共有5个,包括警察、学生、旅客、志愿者等,他们或是帮助转发信息,或是经济上援助主人公,或是主动提供信息,非常清晰地向观众传达了一个信息,即普通人的举手之劳可能挽救一个家庭。

四、媒介心理学角度的建议

根据上述的分析和比较,两部影片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层面各有其特点,而单纯从电影票房和网络评分来看待二者的传播效果都是不合理的。影片所要追求的效果是将商业和公益两种目的结合在一起,想要达到这两个层面的胜利,就既要吸引受众眼球,还要起到引导受众的作用。电影的宣传和发行是一个部分,但根本原因还在电影内容本身,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层面提出对此类电影建议如下:

首先,在认知层面,要为公益理念创建一个真实的故事环境,避免产生认知不协调的状况。故事的叙述、情节的进展、人物的塑造也应当符合人们的社会认知图式,这样才能使得影片中蕴含的公益理念顺利进入认知加工过程。其次,在情绪层面,充分利用情绪的感染和推动作用将影片角色的情绪移入受众心理,产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动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是要注意防止落入煽情的窠臼。第三,在行为层面,树立正面榜样,这样的榜样应当是具体真实的,帮助受众习得亲社会行为。

媒介心理学的视角为传播效果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以心理学的理论来分析传播现象和传播效果,这个新视角提醒我们将受众的心理分层细化,在调查受众需求和行为的基础上关注情绪等方面的变化,也帮助我们分析复杂的传播现象,总结出一些有效的传播技巧。但是认知、情绪、行为三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媒介心理学全部的内容,并不能涵盖所有的传播效果,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内容值得在传播领域深入探讨和研究。

[1]哈里斯.媒介心理学[M].相宝德,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5,48.

[2]当说“港普”的安徽农民遇到一个一口京片子的福建孩子以后……[DB/OL].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419441/,2015-03-20.

[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9.

[4]刘京林.媒介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的比较研究[J].现代传播,2011(5):131-132.

[5]蔡靓.电影的情绪效应——论电影的情绪元素对人的心理的影响[J].台州学院学报,2010(01):66-69.

[6]韩起英.艺术与商业的平衡——由影片《亲爱的》《失孤》谈起[J].电影评介,2015(08):14-16.

J905

A

1674-8883(2016)15-0169-02

猜你喜欢
层面心理学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