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婷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中学)
初中历史教学的体验式教学理论模型构建
宋婷婷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中学)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方式,从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难点,构建了初中历史教学的体验式教学理论模型,旨在为丰富初中历史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体验式教学;历史教学;理论
许多国内外学者对体验式教学均有一定研究,其中最早、最著名的是杜威,他提出了“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的教学论断,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经验的获得比自然主义经验更加重要。国内学者方红认为“体验式学习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从这些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体验式教学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和系统,但将体验式教学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和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构建初中历史教学的体验式教学理论模型。
1.哲学基础
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代表狄尔泰提出“人文学科的对象不是在感觉中所给予的现象,不是意识中对某个实在的单纯反映,而是直接的内在的实在本身,并且这种实在是作为一种被内心所体验的关系”,这种教育思想把传统的“物化”式教育上升至哲学的高度。同时,杜威的教育学哲学中,将直接经验丰富化融入情景体验中,使经验的获得更加真实、正确,并且提出了反思的步骤“怀疑—推测预料—审慎调查—阐述假设—检验假设”,使得体验式教学的过程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哲学循环,奠定了体验式教学的哲学理论基础。
2.教育学基础
近十年,许多教育学专家提出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点,而体验式教学强调的使学生设身处地进入教学环境中去自动获得体验和经验,再自主地联系反思,系统地构建学习框架,验证准确性,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方式的一种体现,也是现代教育学提倡的教育教学方式之一。
3.心理学基础
体验式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包含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构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性,协助个体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人来认识,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潜能”。他强调的是学习者的意义,即有意义的学习,相比较不涉及个人意识和情感的无意义学习而言,学习是一种将个人的情感、行为、理智、个性、态度与经验积累和知识增长融合在一起的学生主动性学习方式;构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在原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或在改造重组原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的经验知识进行构建的过程,而体验式教学学习即重视学生内在感受和内化过程,并将内在的与外在的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1.初中历史教学的难点
初中生在历史学习中经常遇到难记忆的问题,这是初中历史学习的普遍问题,也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难点之一,即如何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其次,初中历史教学所讲述的知识均发生在“过去”,与现实环境存在巨大差异,学生难以理解古人的想法与古代的制度。最后,初中历史知识的空间时间跨度大,知识面广而泛,在没有体验的前提下,学生难以掌握大部分的历史知识,或者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达不到掌握的程度。
2.体验式教学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体验式教学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景或接触、目睹历史物品,使学生有了直接感受,以直接经验作为反思的基础,通过逻辑联系,构建历史知识结构,最终使历史知识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系统、逻辑、内外相联系的知识体系,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以及知识的发散思考。
许多学者在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模型的研究上,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和新的理论模型,其中最著名的是库博在1975年提出来的四个阶段的模型,分别是具体的体验、观察和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和普遍的原理,在新的情景中体验概念的意义。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中所呈现的问题,在库博体验式学习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初中历史教学的体验式学习模型。
1.感性体验
初中历史教学的感性体验是指通过参观、观察、接触、演绎等方式,使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环境、历史物品有亲身体验和感触,这种体验和感触是来自实体或演绎推理的主观对客观的本能反射。感性体验的方式有参观历史博物馆、观察历史文物、观看历史纪录片、分小组演绎历史桥段等,学生通过以上方式,对历史教学内容有了自己的观感,并将这种观感印记在大脑中,将在下次课程中被引导和激发出来。
2.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性学习
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学生自我的观察和反思,是整个体验式教学循环周期的重要环节,在具体体验后,学生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反思,即教师提问、同学提问、自问,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经常会觉得历史知识很难记忆,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缺乏历史的思维,即没有在理解历史背景的情况去思考历史问题,依靠强行记忆是难以将复杂的历史知识记牢。而学生对历史环境、历史物品等有了观察和反思后,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3.理性认识:形成抽象的概念和普遍的原理
在有客观事实和事物在大脑中的主观反射以及主动思考和反思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联想的方式对历史知识形成抽象的概念,再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寻找共同点,形成普遍的原理。例如,历代农民起义的原因,学生观看视频体验,反思农民起义的背景、意义和原因,形成一些抽象概念(酷刑压迫、重赋税等等),再将这些概念联系起来,对比历代农民起义的共性,总结出普遍的原理,即历代农民起义的共性原因和特殊因素。
4.在新的历史情景中体验概念的意义
最后一个阶段的体验是“主动式”的体验,它既是一次体验式学习的结束,又是下一次体验式学习的开始。学生以抽象的概念为线索,以普遍的原理去解释新的体验情景,从而验证普遍原理的意义和正确性。这个阶段的体验具有试验性,它将试验学生在前三阶段的学习、想象、假设是否正确,评估学生对体验情景的认知是否完整和丰富,并从中获得体验的技能,在下个体验学习的循环中进行改进和加强。例如,学生将在第三阶段中形成农民起义的原因,放在其他的朝代中去分析和探讨,检验是否正确和完整。
初中历史体验式教学四个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学习以不同的形式发生在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体验学习属于感性学习,学生通过对客观存在的历史进行感性的认知;第二阶段体验学习属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性学习,初中历史教师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第一次引导,使学生的观察更加细致,对历史情景的理解更加深刻,反思更加全面;第三阶段体验学习属于理性学习,是感性认识的升华,在此阶段学生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对历史名词形成了抽象的概念,并将这些概念联系起来进行理性梳理,总结反馈出普遍的历史原理,但往往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总结能力有限,一部分学生很难完成这一步的学习,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这个阶段的第二次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最后一个阶段体验学习属于理性认识回归到感性认识的检验性学习,检验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性认识的程度。部分学生会在新的历史情景体验时发现自己的理性认识不够全面,甚至不正确,这也是体验式教学常常遇到的问题,因此,初中历史体验式学习的四个阶段中第三个阶段和初中历史教师的第二次指导是整个体验式学习的核心。
[1]王雷.体验式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方红,顾纪鑫.简论体验式学习[J].高等教育研究,2002(2):20.
[3]H里克曼·狄尔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48,150.
[4]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38.
·编辑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