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网络新天地,多措并举共育人

2016-03-02 23:48:33江苏省宜兴市和桥中等专业学校谈国忠
学苑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公开性师生育人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中等专业学校 谈国忠

用好网络新天地,多措并举共育人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中等专业学校 谈国忠

本文从建立学校德育网站、开辟校园论坛、师生平等交流三方面探讨了在信息时代中职学校如何开辟德育教育新天地,积极地去面对、去探索一个现代化的德育教育形式,使中职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中成长成才。

中职生德育网络

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较之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现代”二字的加入,这就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目标和内涵,要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互联网的兴起,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样,网络时代新型教学模式也给德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学校网络德育是围绕现代德育目标为内容,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是德育现代化的一种形式。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成为当前中职校园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应调动学校、家庭、实训相关企业以及社会合力,形成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形式,拓展德育工作途径,不断丰富职业学校德育体系,做到多措并举合力育人。

一、建立学校德育网站,开展新的德育课堂

面对网络化的大趋势,传统德育在实施手段上无疑暴露出局限性。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能够善于利用网络这个阵地,积极建构德育网络平台,利用网络的广阔空间开展德育活动,使健康又安全的绿色网络环境成为一个新的德育课堂。比如,中职学校可以结合中职生的思想特点和学校实际,精心设计并建设好如下网站内容:

1.时事快报。向学生及时宣传报道有关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同时,以重要节日为教育契机,为学生呈现其背景资料,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等,以相关背景材料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理想教育、亲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2.社会实践。针对某一德育主题,尤其是实际生活中无法去尝试的问题,如禁毒专题、知法守法、道德警戒线、竞争与合作等问题,可以设计虚拟校园、社区与家庭,通过仿真实验让学生身临其境般的去感受,从而清晰地意识到在不同道德观念支配下会产生的不同行为反应将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这不仅能转移中职学生上网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在虚拟的网络活动中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3.信息反馈。可以开设学校信箱、校长热线、家长进言、教师答疑、心灵之约等栏目,采用匿名方式,创设交流互动平台,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实现心灵沟通。

二、开辟校园论坛,发挥学校隐性课程的作用

具体来说,校园论坛有如下特点:

1.即时性。学生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随时随地的在论坛上发表言论,且及时得到反馈。

2.公开性。针对某一事件,学生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最真实的看法,而其他师生都可以看到。

3.匿名性。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在网络中畅谈,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4.群体参与性。学生相互发表言论,你一言、我一语,以相互讨论的形式得到正确的答案。

网络具有公开性,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也为师生、生生间的及时、友好交流提供了有利平台。校园论坛的即时性、公开性、匿名性和群体参与性的特点,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学生的思想动态,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在正确的舆论氛围中帮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学校的显性课程相比,校园论坛同样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发挥着学校隐性课程的作用,在无形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师生平等交流,发挥网络德育个性化服务

校园论坛的公开性、匿名性等特点,让学生在尽情表达自己真实的一面的同时,也能从侧面暴露出一个学生的不良思想倾向。而此时,教师能利用局域网进行监控,当一个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看法及偏激的言论。当然,光凭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学校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干部在课后轮流关注学校相关网站动态,及时发现有不良思想和错误观点的同学,弄清缘由,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和开解,使这些有偏激思想的同学能够端正思想,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

同时,还可以利用E-mail发挥网络德育的个性化服务。学生有了问题,一下子又不能在网站平台上得到解决方案,那么,他们就能以网上求助者的身份通过E-mail、BBS等向教师进行咨询。E-mail同样是匿名隐蔽的,学生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当一个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比如学生与父母发生矛盾、男生女生青春期的情感困惑、师生矛盾等,教师以身边的典型事例来帮助这些同学解决问题,同时,通过E-mail,教师可以有一定的时间来考虑自己的回复,注意自己的措词,这样更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交流起来也能更直接有效。如果能得到及时帮助,学生就会消除焦虑、紧张等情绪,解决困扰自己的心理问题。

总之,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中职学校应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德育教育,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辟德育途径,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完善德育体系,在工作中找准切入点,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1]李德能.中职生德育教育策略浅析[J].现代语文.2015.7:114-115

[2]李亚.中职学校网络德育教育思考[J].新校园.2012.5:22

猜你喜欢
公开性师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遵循传统理论:盗窃行为“公开性”之辩驳
乡村治理之困与协调民主之道
决策与信息(2017年9期)2017-09-07 15:53:23
第三方评估“P—I—P—E”原则
招标的公开原则和风险控制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