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尹芳
以情开导,育人德行——以《背影》为例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杨尹芳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汉语知识,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初中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偏差。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意提炼其中的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以《背影》为例,探讨德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
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含着道德教育的素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语文教学可以分为多个方面,课文内容也常常传达出多层意义,教师需要用语言文字来向学生描述其中的道理和含义,同时还要与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的整个过程中体味德育的意义。德育培养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使用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德育培养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以及道德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培养主要可以分为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这是其基本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德育培养还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知识教育,让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培养,与其他类型的德育培养不同,它具有鲜明的特点,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要把握这些特点。其一,教学内容丰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丰富,所涉及的德育方面宽泛,教师要利用这一点,让德育培养更加全面。其二,渗透性强。语文德育培养,可以将德育内容与课文文本相结合,两者互相融合,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道德上的感悟。其三,针对性。初中语文课文主题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确切的道德教育,效果十分明显。其四,长效性。语文教学的开设时间长,课时多,其道德教育会绵绵不绝。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背影》是一篇叙事兼抒情的散文,为朱自清先生所写,其主题围绕亲情展开,是非常经典的一篇文章。教师在教学《背影》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德育的渗透。第一,探究《背影》写作背景。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和与小组成员的共享讨论,找出课文中能够反映写作背景的文段、词句,例如“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赋闲”等等,这些词句能够将写作背景中淡薄的人情和世态炎凉很好的体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在这种环境下,亲情是多么宝贵。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一定的补充,为学生讲解当时的一些历史事件,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国主义精神。《背影》一文的写作背景,是在军阀割据的时代,帝国主义剥削压迫人民群众,知识分子无处安身,朝不保夕,而广大的劳动人民更是在水深火热中艰难生存。作者是一名内心正直、善良、坚持正义的知识分子,在感受到社会的阴暗和压抑后,自然生出落寞悲伤的情感。而且,作者的家庭生活也在黑暗社会的压迫下,变得越来越艰难,作者的父亲更是先赋闲在家,然后为了寻找差事讨生活而东奔西走,最后到了老年,逐渐变得颓唐起来。这不仅是对作者家庭情况的叙写,也是在折射当时知识分子的凄凉遭遇,一直在奔波中寻找希望,但依然难以走进明亮的前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在文中描述的纯粹、真挚的父子之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是一种至纯至真的感情,父子之间的互相关怀,尤其是父亲在辛酸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父爱,不仅是对悲惨命运的抗争,也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感人至深,让人不由产生共鸣。
第二,开发利用《背影》课文内容。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对于课文内容的开发利用,是为了让语文课堂能够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安排是比较科学的,选文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思维以及生活实际。语文并不像数学、物理那样理论性强,更偏向于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感悟式学习。因此,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上为学生安排写作任务,写一封给自己父亲的信,写完之后由学生小组互相评改,从而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背影》课文内容的感悟,进行发散思维,自由发挥。在《背影》一文中,作者以父亲的背影作为描述的主要视角,详细描写了父亲在为儿子送行时的行为,那种对儿子的关怀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充斥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散文的篇幅不大,在表达情感时,更需要将之凝练在简约的文字语言中,含蓄地传达出来。作者通过对父亲的背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眷恋之情,让父亲的爱在平凡中突显出来,更能表现父爱的伟大。
教师应当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将德育培养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的每一个部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道德水平的提升,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杨尹芳 江苏省海门市开发区中学 22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