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万永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为例
苏万永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
“一案到底”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选取同一教学案例贯穿整节课,师生通过对案例的探究,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一案到底”教学法运用恰到好处,课堂就如行云流水般水到渠成,使教学过程达到至美的境界,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本文拟以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案例为例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中的运用为例,对“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析。
任何教学案例的选取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在选取案例前,首先要系统地分析教学目标和具体的知识点,做到案例和教学内容的高度契合。“一案到底”教学法追求同一案例贯穿课堂始终,在案例的选取上有一定的难度,必须下一番功夫。如果案例的选取偏离了教学目标和知识点,案例就失去了应用的价值,甚至会沦为为追求“一案到底”而走向“一案到底”的误区。例如,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中,实践的特点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两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其中实践的特点包括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知识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和目的四个知识点。例如,我们使用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一个案例很好地体现了实践的三个特点: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亲自指示下,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在当时极端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屠呦呦所在的团队于1969年参加“523项目”。1971年,屠呦呦受到中医药典籍启发,提出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有效成分,并且报告了青蒿提取物的抗疟效果。次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案例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紧扣知识点,与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很好地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和任务。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成功的问题设置有助于教学过程的流畅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一案到底”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显著区别就是问题的设置必须具有系统性,问题与问题之间必须环环紧扣、层层递进,也就是说前一个问题为后一个问题做好铺垫,后一个问题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要更加深入,彼此之间要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例如,在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案例中,我们首先设问,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行为属于人类的什么活动?在学生解决了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根据案例设问,屠呦呦研发青蒿素实践具有哪些特点?在探究的基础上,我们再次根据案例设问,屠呦呦研发青蒿素体现了实践和认识有什么关系?上述问题的设置,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和认知特点,体现了“一案到底”教学法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的特点。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教学实施中最常用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是小组学习。教师事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课前将案例和问题作为学案发给学生,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探讨,在课堂上分小组展示讨论的结果。这里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必须具有开放性,小组和小组之间可以针对同一问题展开辩论,在辩论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下面的案例中,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正是从《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中受到启发,古人为何将青蒿“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了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终于于1971年10月4日获得了对动物体内疟原虫抑制率100%的青蒿中性提取物。学生通过案例明白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进一步追问,现实生活中,我们获得的认识很多并没有亲自实践,而是来自于书本知识,那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说法是否错误?不同小组针对认识的来源和途径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争辩中明白了认识的来源和途径的区别,课堂组织得很有节奏,活而不乱。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法,能够使教学过程流畅美观,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需要指出的是,“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案例的选取、问题的设置及教学实施方面与一般教学法相比,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很难选出能完全覆盖教学内容的案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老师不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肖志雄.“一案到底”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中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7).
[2]王秀萍,谭英海.“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15(11).
[3]赖建华.设置优质问题引领课堂讨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2).
·编辑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