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本质,激发课堂活力
——对高三复习教学的一些思考

2016-03-02 17:10张晋
学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张晋



回归语文本质,激发课堂活力
——对高三复习教学的一些思考

□张晋

摘要: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应该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质上来,按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语文学科特点开展复习教学活动;教学定位须准确,训练内容要合理,教学策略应科学,运用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打破复习课机械的套路和沉闷的氛围,激发课堂活力,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语文本质;教学定位;训练内容;教学策略

前不久进行了一次大型联考,先来看看一万多名考生的答卷中得分率较低的两道题。

秋夜投止山家

[清]严遂成

山当面立路疑穷,转过弯来四望通。

凉月满楼人在水,远烟着地树浮空。

熊罴之状乃奇石,鹳鹘有声如老翁。

清福此间殊不乏,可容招隐桂花丛。

这首诗本身不算艰涩,要求简要赏析颔联中“在”“浮”两字的妙处。这是一道典型的“炼字”类鉴赏题,题目也并不刁钻,可是考生普遍只得了一两分。让我们来看看学生是怎么答的:

生1.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景物的优美;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凉月、满楼、树木的动态美;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使读者读起来更有趣味。

生2.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下景色的优美,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之情。

生3.“在”是坐落的意思,“浮”是漂浮的意思,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愁怨,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统治者的惋惜之情。

显而易见,学生都在很努力地运用老师教过的语文知识和解题思路来作答,但是,他们的努力并不成功。

再来看小说阅读。第14题考查的是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的小说《界河》结尾情节安排的用意。大多数考生答“呼唤和平,反对战争”。还有的答“没有把握住机会,错失良机”“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主人公太懦弱无能,人不能感情用事”。这些匪夷所思的答案,完全偏离了小说对人性思考的主题。惊讶之余,更让我们痛心:学生在阅读道路上行走得是如此艰难!

一份份令人心情沉重的答卷,代价却是师生两百多天语文复习课的努力。我们收获到了什么呢?学生是知道了一些语文知识,记忆了一些专业术语,还有拥有了各式各样的答题套路。可是手中握有这么多把“金钥匙”,他们却打不开阅读的大门,在阅读理解的路口依然迷茫。

问题出在哪里?还是出在我们的课堂,我们没有把复习课当成真正的语文课来上,我们没有把教会学生阅读、教会学生写作作为教学的目标,只想着走捷径、多得分。于是,我们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亮出解剖刀——背景、结构、技巧及出题意图、考点分值;我们狂妄地告诉学生:文章看不懂不要紧,只要有方法,题目照样做!于是乎,孩子们虔诚地跟着我们,抄着一个个专业术语,背着“几步几法”的答题宝典,机械地重复着一次次毫无意义的训练。正是这些错误的教学定位、盲目的能力训练、呆板的教学策略,不知不觉把学生引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让他们越来越不懂语文,越来越不喜欢语文。而那些被奉为信条的知识、技巧,既不能助他们解答试卷中的难题,也不能帮他们解决读写中的困惑,最后只能让他们越来越不相信语文老师,越来越疏离语文!

怎样才能走出教学的误区,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引呢?我们不能游弋在语文之外隔靴搔痒,我们必须要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质上来,按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语文学科特点来展开复习教学。

一、教学定位须准确

关于语文本质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入,但是我们能够达成共识的是:语文不是一般意义的学科,因而不宜用灌输专业术语或纯理性的条分缕析的方法对待。语文是相当感性的学科,它的内核是语言文字,外延是生活。因而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通过对作品的细致阅读,触摸语言文字,发展思维,从而获得感性的认识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语文复习教学也要立足于这个认识,将教学定位为教会通过学生细读文本,获得真实的阅读体验。

还是这道诗歌鉴赏题,让我们能抛开那些功利的专业术语和答题套路,引导学生一字一句地阅读,用自己的语言来还原诗的内容和情境吧。

在还原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不难发现:凉月不能说是冰凉的月亮,而是月光洒落在人的身上,人感觉如在水中一般清凉,这是人的触觉;山间烟雾缭绕从地面升腾而起,远远望去,树也好似浮在了空中,这是人的视觉错觉;那么诗人写“人在水”“树浮空”,其实是借触觉和视觉错觉来表现月之清凉和雾之迷蒙。

古人说“以意逆志”,孙绍振先生提倡“还原情境”。只要学生字字细细阅读,走入诗歌的情境中,这道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再来看看那篇小说结尾部分的文字,也就是题目所指向的区域:

对方开始向河对岸快速游去,他也分秒必争,使尽全力游向自己的岸边。他先上了岸,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正朝自己搁枪的地方跑去。

他举起枪,开始瞄准。对他来说,要打中对面的脑袋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他赤裸着身子,在约20米的地方奔跑,是很容易击中的活靶子。

不,他没有扣动扳机。那人就在对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那样。而自己端枪站在岸的这边,也赤裸着身子。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没名没姓,没有国籍,没有穿卡其布的军装的自己。

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河没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接在一起了……

对岸的枪声响起时,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倒了下,先是颓然跪下,随后整个身子直挺挺地扑倒在地上。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考生在做题时是按照老师所讲的,采用跳读法,只读了画线的部分,只读出文章的大意,难怪学生读不透文本。而那些所谓的几步几法的答题模板,在现代小说阅读面前必然会捉襟见肘,无法应对。

我们还是要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现代叙事学知识,比如,现代小说的速度控制。再看小说的结尾,他举起枪,生死时速啊,这个现实中一两秒间的事,作者却采用了停顿的写法,在主人公迟迟不扣动扳机的瞬间停了下来,写了很多,使文本时间无限大于故事时间。如此精心放大的部分肯定是作者用心所在,怎么能不细细地去品读呢?

当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后,仔细阅读画线以外的文字,他们就有了很多发现。比如:有学生发现了一个高频词“赤裸”,有学生发现了“活靶子”这个称呼,有学生发现了“没有穿卡其布的军装的自己”这个看似矛盾的表述。有了这些发现,学生还会不知道怎么探究小说的主题而偏离探究的方向吗?

所以,准确的教学定位,才能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阅读道路上来。

二、训练内容要合理

当然,提倡真实的阅读,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应试能力的训练,毕竟摆在我们面前的是高考选拔的沉重压力。但是究竟什么样的训练内容才是合理有效的呢?

语文的基本能力是听说读写。高考语文考什么?就书面答卷而言,能够检测的出来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读和写两个方面。

高考语文试卷本身就有九千多字,这么多的阅读材料,两个半小时的考试时间,这就对学生的阅读效率——快速提取信息的准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考试题所采用的文字材料,无论是字、词还是句子、语段,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代诗文,都是将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交织在一起的。要想顺利地解题,前提就是将二者区分开来,将注意力聚焦于重要信息上。因此,我们把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训练作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首先,我们把压缩语段作为训练的第一步,通过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掌握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比如一道压缩语段高考题,要求将原文压缩至48字以内。通过切割、筛选、合并三个步骤后完成了任务。但是我们没有浅尝辄止,而是把压缩的难度提高到34字,进而是26字、12字、10字,直到最后的7个字。从一个271字的文段压缩到了7个字,学生在一步步推进的过程中慢慢学会如何提取关键信息。类似多次的训练后,学生逐渐掌握了排除干扰信息,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还把在压缩语段专题中培养的能力,迁移运用到其他的试题中,诸如表达连贯题、排序题、修改病句、一般论述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作文的审题中。通过此类的能力训练,学生在面对考卷时自然就少了一些假象的干扰,多了一份自信和从容。

三、教学策略应科学

准确的教学定位、正确的训练内容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但是观察现有的高三复习课,我们发现以下这些情况很普遍。

1.语文教师大多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牢牢地攥在自己手中,生怕浪费一分一秒,分析例题、总结规律,自己尽量多讲,唯恐有所遗漏;学生除了埋头做记录就是刷题,几乎没有对话、讨论的主动学习。其实,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最有效的学习往往是在讨论和参与中实现的。

2.复习课的教学流程也大都相似:高考真题引入——考点解析——命题趋势分析——题型归类——知识点讲解——总结解题思路、答题技巧——当堂练习。可是日复一日,我们很难想象这样枯燥无趣、死气沉沉的课堂能有良好的收效。

3.课堂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分析如何得出正确的答案,而忽略了对学生错误答案的分析和归因。其实,学生错误答案也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同样具有教学价值。

鉴于此,我们采取主体参与的复习策略,具体做法是:改变教学流程,引入错题资源,让学生展开讨论,共同修改完善。自己或身边同学的错误,往往更能激发学生思考讨论的热情;分析错误的原因更能暴露学生认识的局限和困惑,发现其理解上的偏差。“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对错误的或不完整的答案修改完善的过程中得出的解题技巧,远比老师直接传授的印象更深,学生会运用得更加自如。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也引入这样的教学策略,分专题当堂讨论、修改几篇问题典型的学生作文:有的针对文章立意,有的针对文章结构,有的针对论述过程,有的针对标题拟定,有的针对语言表达。在当堂讨论修改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写作过程得以真实地展示,因而更加有利于发现问题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运用,打破了复习课堂的沉闷,激发了课堂的活力。教学内容看似减少,实则丰厚而不单薄;教学节奏看似缓慢,实则收效显著,学生获益良多。

[责编夏家顺]

作者单位:(芜湖市第十二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谈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幼儿园线描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