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实践·动态
——《角的比较》磨课手记

2016-03-02 02:10余法菊
新课程 2016年1期
关键词:折扇量角器重合

余法菊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四中学)

情境·实践·动态
——《角的比较》磨课手记

余法菊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四中学)

新的课程视角下,由灌输式到情境式,能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从被动欣赏到自主实践,能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刻;由静态灌注到动态演示,能让学生的记忆更长久。

以学为中心;撑竿跳;动态

数学课堂的百花园中,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刻,让学生的记忆更长久,需要教师蹲下身子多次磨课、多次印证、多次反思,当然也需要教师特别的智慧、洞见和耐心。由于教师的视角、立足点和教学方式不一样,其收获的“芬芳”也是不一样的。

一、由灌输式到情境式——学习更主动

曾经执教过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角的比较》,本课的内容包括比较方法,角的和、差、倍、分的作法和计算,角的平分线定义等等。以下是我在第一次磨课开头时的教学设计:

开始我让学生回忆前二节课讲的“线段的比较”方面的知识,并提问学生:线段的比较有哪几种方法?提问过后,师生一起总结回答:线段比较的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直接观察法;第二种是测量法;第三种叠合法(把其中的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去,将其中的一个端点重合在一起加以比较)。

显然,这样的课堂设计无疑是以“平淡”收场的。听课的老师告诉我:上课伊始用纯理论开路,所以孩子们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因为问题是“一问一答”式的传统模式,所以大部分孩子们无所事事。经过反复的比较、思考和组合,我重新设计了教学环节:

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放大镜“放大”角的度数的游戏。问:能把角的大小放大吗?为什么?演示“角两边的射线可以无限延长”。

2.观察:1周角=360° 1平角=130° 钝角<90°〉0° 1直角=90°,

3.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三个角:哪个角最小?为什么?让学生把这些角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队。

4.比较线段的方法有:观察法和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这样的调整,在引导学生思考、层层释疑的基础上,既复习旧知,作好新知学习的铺垫,同时也不断激活学生思维、生成新问题,引起认知冲突,从而自然引入了新课。

二、从被动欣赏到自主实践——思维更深刻

本以为,通过PPT课件让学生认识角与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及其角的平分线,既形象具体又灵动热闹,能够紧紧吸引学生的眼球。谁知,由于背景的干扰,学生仅凭观察无法判断各角的大小,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与差之间的关系,是一大难点,更有甚者,少部分学生对量角器的内外圈还是分不清,读数时还是糊里糊涂,有时竟把四十几读成五十几,学生观察、想象、估测的能力较差。

后来,我和几个同行多次讨论,反复论证,渐渐地达成了一种清晰的共识:多媒体展示固然清晰、直观、简便,但从总体呈现方式上看,学生属于被动接受。只有加强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的力度,力争让孩子们在“学中做”“做中学”,才能进一步厘清概念,自觉体会角的有关知识。

1.自己动手进行“重叠法”的操作,尝试要让角的顶点和角的一条边都重合,看另一条边落在角内还是角外,带领学生回顾三个步骤:对中、重合、读数,为探索角的比较方法奠定基础。

2.自己动手进行“度量法”的操作,先让学生观察、猜想,再让学生利用量角器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3.各小组汇报量角的规则或要点: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实践证明,由“被动欣赏多媒体”到“自制学具做中学”的转变,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那就是:课堂上谁是主人?让谁动起来?以教师呈现为主,还是以学生互动为主?在这个角度理解,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动手操作比理论灌输更有效果,手、口、脑并用比光用眼睛看更有效果,多元互动比单项灌注更有效果。一个喜欢动手操作的人,一个真正懂得动手操作的人,必能在操作中“洞悉自己的内心”,必能在操作中熟知并理解知识之树上的“枝叶花果”,正所谓:“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三、由静态灌注到动态演示——记忆更长久

上文提到,不宜用多媒体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但是,课堂的丰富、博达和精彩,却离不开多媒体的“保驾护航”。对于课堂而言,多媒体何时“沉默”,何时“登台亮相”,正是课堂教学中最为灿烂的艺术。

例如,利用三角尺还可以画出哪些度数的角?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30°、45°、60°、90°、15°、75°、105°、120°、135°、150°、180°,也就是15的整数倍角,让学生意识到,运用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可以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又如,PPT课件出示两把角度不一样的扇子,问题:张三:我的折扇大一些,所以我的折扇的角度也大一些。王三:我的折扇大长一些,所以我的折扇的角度也大一些。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帮他们判断吗?

再比如,上文中提到的放大镜“放大”角的游戏,如果通过声、光、色的渲染,动态逼真地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对“点和线的动态重合”就会有更深的眷念和更深的理解。

说到底,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所以所有活动都应以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为突破点。当课堂以浓浓的热情向前挺进之时,精彩的不仅仅是教材,不仅仅是教师,而是这些身处在学习中心的孩子们,正是孩子们的自主和精彩,才成就了教学时空的多元和绚丽。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折扇量角器重合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残缺的量角器
踏冰展“折扇”,斗球“五棵松”
量角器,工具“二合一”的最佳典范
——《角的度量》教学
折扇应用上线了
我的另类量角器
量角器
电力系统单回线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
会变的折扇
浅析重合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