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伟光
(广东省深圳市海滨实验小学,深圳 518000 )
浅谈如何使用教材
——以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之《1吨有多重》为例
许伟光
(广东省深圳市海滨实验小学,深圳 518000 )
有一句话我们耳熟能详:“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那么,如何用教材教呢?这就首先需要我们教师要具备读懂教材的基本能力.读懂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读懂教材需要教师明确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和生活经验,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编者的设计意图,最终实现教师对教材深入的理解、把握和创造性的运用,使得“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之《1吨有多重》为例,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使用教材.
明确教学目标是读懂教材内容的前提条件,它间接规定了教材呈现的内容、顺序和方式.因此,明确教学目标是读懂教材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接下来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先决条件,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
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是使用教材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对于一节课来说,教师要深入地思考为什么选取这些教学内容,为什么如此编排,每一个问题情境、数学活动及每一道习题背后,编者的目的、意图是什么,它们承载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想要帮助学生积累哪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等等.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够达到对教材真正的理解.
《1吨有多重》这节课,编者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设计了以下内容.在课堂伊始,设计了小象和小男孩对话的情境.小象问:“你知道我有多重吗?”小象的问题会引起学生们的思考,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较轻的物体质量用克和千克表示,那小象的质量用什么表示呢?小男孩紧接着说:“大约3吨重.”这里学生又会产生一些疑问:“3吨”表示什么呢?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克、千克有关系吗?有些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可能已经知道“吨”是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疑问,进入接下来的学习,间接感受“1吨”有多重.
承接导入部分,教材安排了“看一看”的数学活动,这里编者间接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数学策略设计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直接感受1吨有多重,但学生对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有丰富的感性经验,编者设计了四个生活中的情境:每头水牛重350千克,3头水牛大约重1吨;每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约重1吨;每袋面粉重5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吨;我们每人约重25千克,40人大约重1吨.通过类比推理,让学生间接感受“1吨”有多重,从而丰富学生对“1吨”的感性经验.
接下来,教材从这四幅图中大约都是1000千克,都等于1吨,引出1吨=1000千克,“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所以字母表达式为1 t=1000 kg.
教材最后安排了“说一说”这一教学活动,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桥边的牌子上写着“50吨”,一车煤有4吨,电梯限重1000千克、限乘13人,分别表示什么.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再一次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课教材内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重视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新课程理念.教材安排的数学活动素材,如1袋大米50千克,每名学生大约25千克,电梯限重1000千克……都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学生对其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读懂教材的目的是恰当地使用教材,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适当的处理.基于以上对《1吨有多重》这节课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分析,笔者认为在使用教材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吨”这个质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这个目标来看,本课的导入部分还有些单薄;二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
“The man came up to me in the street,” the boy said, “He asked me if I liked ice cream. I told him I did. Then he told me to come into the restaurant at 14 o’clock and sit down at his table. He said he’d give me some.”
首先是问题情境的导入部分的处理,进一步丰富了教材中“小男孩与小象” 的对话情境,并对情境作动态化处理.具体如下:“小男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游玩,动物园里的小象要考一考小男孩(动态呈现苹果、鸡蛋、一袋盐、西瓜等图片),你能帮小男孩说一说应该选择哪个相应的质量单位吗?”接下来动态呈现大货车、火车运输大量物体的图片和桥梁承重图片,继续提问:“它们应该选用什么质量单位呢?”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到,虽然也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千克来表示,但要写很多数字,不利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直观观察,用起来也不方便,因此需要引入新的质量单位.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言:“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本节课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处理,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原有知识经验的局限性,体验到引入新知的必要性,并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建构新知,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接下来,在“说一说”这一教学过程中,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引入了两个科普素材:一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成年非洲雄性大象,长到15岁左右的时候,体重达到7~8吨;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动物——蓝鲸,一般体长为24~34米,体重为150~200吨,也就是说,它的体重相当于25只以上的非洲象.蓝鲸的身躯是如此地巨大,一条舌头就有2吨,头骨有3吨,肝脏有1吨,血液循环量达8吨,血管粗得足以装下一个小孩.
这两则科普素材的引入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虽然学生对大象和蓝鲸都有一定的认识,但多数同学了解得并不细致,教学中先让学生猜一猜应填哪个质量单位,使得学生一次次惊叹,蓝鲸真大,各个部分居然有这么重!再通过教师的进一步介绍,学生不仅对质量单位的应用有了深入的认识,也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知识,开阔了视野.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设计了一道质量、长度单位改错题:“淘气家离学校10米远,淘气爸爸每天开着1.5千克重的轿车送他去上学,到班级后淘气先放好5吨重的书包,然后和同学一起去食堂享用美味的早餐,他先吃了一个250克的馒头和10厘米长的油条,又喝了200千克的牛奶,然后和重40千克的同桌一起回班级,开始一天快乐的学习生活.”
学生们看到这道题都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在这种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小组讨论、正反例判断,学生对于质量、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巩固了学习的内容.
无论是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还是国内其他十几个版本的教材,都是由许多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专家精心编写而成的,都承载了数学教育的价值,对我国各地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异较大,即使是一个班的学生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决定了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情、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笔者认为在处理教材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理解、尊重编者的设计意图
深入理解教材、读懂编者的设计意图是处理教材的前提基础.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凝聚了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只有读懂编者的意图,才能使我们站在一定的高度适当处理教材,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2.化静为动,挖掘数学本质,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教材只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呈现静态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打破这一限制,对静态的教材内容作动态化的处理.这里的动态化的处理不只是简单地设置动画,以使其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角度丰富问题情境,深化数学问题,例如引入视频、故事、图片、新闻等相应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二是构建多层次、有梯度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求,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3.关注怎么教,更关注怎么学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水平及对知识的不同的表征方式,决定了学生不同的学习路径.因此,教师要基于学生不同的学习路径制定相应的教学路径,从学生的视角思考如何使用教材,不仅要关注怎么教,更要关注如何学.
伽利略说:“你不可能教给别人所有的事,你能做的仅仅是帮助他自己去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起到“脚手架”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
(责任编辑:李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