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现状

2016-03-02 12:10马婷婷
现代语文 2016年33期
关键词:补语句法指向

□马婷婷

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现状

□马婷婷

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是句法语义互动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语义指向研究曾在1995~2005十年间进入高峰期,但自2008年后逐渐进入瓶颈期,研究成果低水平重复。本文在梳理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试图指出语义指向研究的新方向。

结果补语 语义指向 瓶颈期 新方向

述补结构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汉语语言研究一直强调形式与意义的结合,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语义研究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因此,从语义指向的角度研究“动结式”是汉语句法语义互动研究的一个突破口,是建构汉语语义语法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结果补语的界定

结果补语是现代汉语补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果补语内部有两种语义类型:1.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结果;2.表示对动作的评价、判断(刘月华等,2001:534)。结果补语是补语的一种语义类型,经常直接粘附在动词或少数形容词后使用,其句法表现形式为“动结式”,也叫“述结式”①。

“动结式”这一术语最早由吕叔湘(1980)提出,他将动词和补语直接粘着在一起的结构分为两种:一种补语表示趋向,叫作“动趋式”;一种表示结果,叫作“动结式”。真正将“动结式”作为一个专题研究的是王力。王力(1943、1985:81)在《中国现代语法》中提到的“使成式”是“动结式”的一种典型。他将“使成式”定义为具有因果关系的述语和补语的组合。后来又进一步从形式和意义两个角度对“使成式”进行界定(causative form):形式上,及物动词带着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意义上,一个动词性结构同时表示出原因和结果。但是王力所说的“使成式”与“动结式”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使成式”只是“动结式”的一种典型类型。“使成式”必须是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的组合,且补语的语义必须指向受事。而“动结式”对前后两个成分的句法限制相对宽松,所指范围比“使成式”宽泛许多。

朱德熙(1982)从动词和补语结合的紧密程度出发,把现代汉语述补结构分为黏合式述补结构和组合式述补结构两类。黏合式述补结构中补语直接粘附在述语后头;组合式述补结构指带“得”的述补结构(朱德熙,1982:125)。朱德熙所说的黏合式述补结构包括“动结式”和“动趋式”两种。陆俭明(1992)将述语和补语直接粘合的述补结构分为带结果补语的述补结构、带趋向补语的述补结构和带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三种。施春宏(2008)、宋文辉(2007)认为“动结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动结式”即指朱德熙先生所说的黏合式述补结构,狭义的“动结式”“局限于表示动作和结果的语义关系的黏合式述补结构”。

总的来说,学界一般将“动结式”界定为“带结果补语的粘合式述补结构”。我们总结出动结式以下几个特征:1.从外在形式上看,“动结式”是补语直接粘附在动词后的粘合式述补结构,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2.从内在构成上看,“动结式”由两个谓词性成分构成,前一个成分一般由动词充当,后一个成分由形容词或少数动词充当。3.从语义上看,前一个谓词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谓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致使义”是“动结式”的典型语义。

二、语义指向的定义和内涵

语义指向理论自产生以来便有多种定义,主要表现为三种观点:1.“联系”论。语义指向“联系论”强调句子中某一句法结构成分与其它成分尤其是间接句法成分之间的直接语义联系。这是语义指向研究占主导地位的提法,主要代表人物有陆俭明(1997)、周刚(1998)、陈保亚(1999)、赵世举(2001)、宋文辉(2007)等。2.“能力”论。语义指向“能力论”主要强调某个句法成分与其他成分在语义上相联系的能力或可能性。这种观点主要强调语义指向存在多指向的问题,即某一句法成分可能在语义上与多个成分有联系。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沈开木(1996)、卢英顺(1995)、沈阳(2008)等。3.“方向”论。语义指向“方向论”主要强调句法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是有方向的,语义指向是一种动态联系。代表人物有范晓(1992)、周国光(2006)、税昌锡(2005)等。

上述观点虽存在差异,但本质上是从不同角度分析的同一问题。在对上述观点的理解上,我们认为语义指向包含以下特征:

1.语义指向指的是深层结构即语义上的直接联系。

2.有直接联系的成分在句法上可能处于同一结构层次,也可能处于不同的结构层次。

3.这些成分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方向性。

4.某一句法成分可能在语义上与多个成分有直接联系。

5.语义指向指句法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属句法语义研究范畴。

从语义指向的定义层面,我们抽离出语义指向的不同维度,不管是何种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分析,都可以从语义指向对象、语义指向方向、语义指向数量和语义指向范围等角度加以分析。其中语义指向对象分析是从深层语义的角度分析句法成分之间的直接联系,是语义指向分析的根本内容;语义指向方向是从表层句法结构的角度分析被指成分与直接关联成分之间的句法位置,是语义指向分析的次要内容;语义指向范围具有压倒式的单一性特征,绝大多数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对象与该句法成分处于同一句式或句法结构中,因而,语义指向范围的关注度较少;语义指向数量只涉及少量特有的句法成分,如“动结式”“踢坏”中的“坏”既可以指向动词“踢”的客体论元“球”,也可以指向动词“踢”的外围论元“鞋”,指向数量上存在歧义。而“动结式”“踢完”中“完”的指向对象只能是外围论元“比赛”,指向数量只有一个。

三、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现状

(一)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总况

语义指向分析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汉语语法研究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语义分析法,是土生土长的汉语语法理论。由于其能够分化某些歧义结构,解释汉语中部分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不对应的现象,在结构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下为汉语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倍受学者们青睐。语义指向自出现以来,其研究成果呈现出两条明显的主线:1.语义指向理论本体的构建。2.语义指向分析方法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条主线也一直是交织发展的,即语义指向理论的发展是在对具体句法成分的分析中得到的。

在陆俭明、邵敬敏、沈阳等国内知名语言学家的倡导下,语义指向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在状语、补语、定语等句法成分的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硕果累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专题:(1)对定、状、补三种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的描写研究(主要是语义指向的类型描写、判定标准和形式验证的研究)。(2)对某成分的语义指向对其所处句法结构的功能、语义的影响的研究(如动结式中结果补语的语义选择限制、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对动结式的配价影响等)。(3)结合认知语法、语用学或语法化相关理论对语义指向规律的解释研究。

(二)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具体研究

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是语义指向分析法的具体运用,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上:(1)补语的语义指向类型或模式研究;(2)补语语义指向制约因素及判定方法的研究;(3)补语的语义指向对动补结构句法语义的影响研究;(4)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解释补语语义指向的研究。

1.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类型描写研究

补语语义指向的早期研究是对其类型的描写研究。最初的研究集中强调补语的语义结构与句法结构的不对应(吕叔湘,1986;张林林,1987;辛丽娟,1989;耿延惠,1995;傅远碧,2000;程丽丽,2001等),并且通过句式变换的方式验证结果补语的不同指向。这些研究主要是以表层句法结构为观察点分析补语的语义指向,使用句法成分术语描述补语语义指向对象。尚福娟(2008)明确提出,从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两个角度分析补语的语义指向的各种类型。王丽娟(2007)、康晓宇(2008)、张娟(2008)也探讨了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类型。

以表层结构为观察点分析补语语义指向的另一个方式是分析特殊句式中补语的语义指向,这种方式产生于2000年以后。任玉华(2000)、张言军(2009)以“把”字句为观察点,张豫峰(2002)、司玉英(2004)以“得”字补语句为观察点,李咸菊(2004)、刘雪芹(2011)以重动句为观察点讨论了补语在各类特殊句式中的语义指向。

早期研究中,人们还发现补语的语义指向存在多指问题。刘延新(1992)、朱子良(1992)认为,结果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等存在着多指向的问题。岳利民(2004、2005)以个案分析的方式阐述了“清楚、明白”二词的语义多指问题。姜红(2007)认为,“动结式”中补语存在语义歧指现象,她提出了语义歧指的类型,并认为这与动词的自主性等多方面原因有关。刘芬(2010)认为,“动结式”补语语义潜在多指包括同时指向主体和辅体,主体和客体,客体和辅体,主体、客体和辅体四种情况,并分析了潜在多指的原因。

上世纪90年代之后,对补语语义指向的描写开始从隐性语法关系的角度展开。最为典型的是马真、陆俭明(1997)从被指成分语义角色的角度对补语语义指向类型进行细化研究,他们从语义结构关系上对《形容词用法词典》所收的能够作结果补语的形容词的语义指向进行了归纳,认为形容词充任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有以下十种情况:指向行为动作本身、施事、当事人的人体器官或人体某部分、受事、主事、工具、产物、处所、距离、述语动词的同源成分。尚福娟(2008)认为,从隐性语法关系上看可以指向动作的施事、主事、受事、对象、原因等主要成分,也可以指向处所工具、材料等次要成分。王丽娟(2008)对语义格进行细分,也是从隐性语法关系的角度分析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

上述类型描写研究主要是对表层句法现象的描述,较少作深层次的原因解释。这些研究主要通过举例论证的演绎法描写语义指向类型,很少用语料库数理统计的方法归纳分析,使得现有研究成果中规律性论断依据不充分。正如沈阳所说,“过去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对某些具体事实的观察上,对很多现象没有给出解释,更没有上升为具有普遍价值的理论原则”(沈阳,2004)。虽然过去了十年,关于语义指向的研究成果数量上增加了很多,但是质量上并未有本质进步。

2.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及判定方法研究

补语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及判定方法研究也是现有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说这是对语义指向类型多样性的一种初步解释研究。

詹人凤(1989)从充当结果补语的词语的语法性质着眼,李子云(1990)在詹人凤(1989)研究的基础上补充认为,补语的语义指向受句式的制约,句式不同,表述对象各异。梅立崇(1994)又在李子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主宾同现的“动结式”句子中,制约补语表述对象的因素除句式外,还包括述语动词自身的语义特点、补语本身的语义特点和宾语。

张国宪(1988)探讨了补语语义指向的形式标志,也即是判定动词作补语时语义指向的形式词:标志词、语序。张国宪(1991)认为,形容词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受形容词的次范畴影响。马真、陆俭明(1997)认为,形容词充任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与述补结构同现的名词性成分、述语动词的语义特征、补语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及述语、补语以及与述补词组同现的名词性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关。王红旗(2001)认为,补语语义指向的不同“实际上是述语动词与相关体词性词语之间格关系的不同”。马婷婷(2007)认为,形容词结果补语的不同语义指向取决于形容词本身的词汇意义特征,同时受述语动词和整个“动结式”的配价以及述语动词和同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格关系的影响。李晓东(2008)认为,制约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因素包括:次语类制约语义匹配制约>定指度制约>生命度制约>标记制约>近距制约。这些制约条件的重要性由左到右越来越弱。张猛(2009)认为,形容词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取决于句式。徐小星、亢世勇(2009)认为,补语的语义指向主要受补语自身语义特征的制约。于婷婷(2011)认为,“动结式”中补语的语义指向受补语的语义特征、述语动词的语义类别、述语和补语的配价性质、句式这四个因素的制约。

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讨论了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但是哪个因素起决定作用,各个因素在语义中的影响力有多大,这个影响力如何分析,对于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科学判定至关重要,需要对其作更深层次的探讨。

3.补语的语义指向对动补结构句法语义的影响研究

补语语义指向对句法结构功能和意义的影响的研究主要表现在语义指向对整个“动结式”的起源、配价、整合度的影响研究。

早期(2000年以前)主要是补语语义指向对“动结式”配价的影响的研究。当时,语义指向分析法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使用频率较高,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多。李小荣(1994)认为,“述结式”能否带宾语与补语的语义指向有关。王红旗(1995)、宋文辉(2004)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法考察了“动结式”的配价。

从21世纪开始,人们关注补语的语义指向与“动结式”形成时间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2000~2010年这一阶段。吴福祥(1999)认为,语义指动型补语产生的最早,东汉时期已形成。梁银峰(2006)认为,指动型动补结构产生得最早,先秦时萌芽;指受型动补结构次之,萌芽于六朝时期;指施型动补结构产生得最晚,大约产生于隋朝以后。石毓智(2005)认为,语义指受型动补结构产生得最早,指动型次之,指施型动补结构产生得最晚。

随着认知语法在国内的盛行,近年来研究者又将语义指向研究与补语的语法化、“动结式”的整合度结合起来。石慧敏(2010)根据补语有无明确的语义指向分析“动结式”的整合度。当补语表示本义,语义指向受事的时候,整个“动结式”的整合度低;当补语表示其引申义,语义指向述语动词的时候,“动结式”的整合度相对较高;当补语无明确的语义指向的时候,其整合度更高。李思旭(2010)以个案补语“完”为例讨论其融合度等级,并根据语义指向的不同,找出了结果补语“完”的内部差异。

4.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解释补语语义指向的研究

补语的语义指向与其他理论的结合研究包括在新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不同语义指向的“动结式”的各种特征及运用其他理论解释语义指向。

唐一萍(2011a、2011b、2012)在构式语法理论的框架下分别分析了补语语义指向主语、动词、宾语的“动结式”带宾语时的句法和语义特征。李晓东(2008)在优选论的框架下讨论了确认补语语义指向的方法,为制约补语语义指向的各因素进行了排序。杨大然、周长银(2013)在Huang et al.(2009)的轻动词理论的框架下对“动结式”的补语语义指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英汉语结果性结构的形式差异做出了解释。高燕(2004)在Tamly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下,解释了汉语动补结构语义指向多样化的原因。

5.语义指向研究新方向

近年来,无论是“动结式”还是语义指向研究都集中到一个新的方向——计算机识别与解读研究。詹卫东(2012),马腾、詹卫东(2013、2014)在事件语义结构理论框架下提出了计算机识别“动结式”的方法。赫琳(2009)则探讨了计算机识别副词语义指向的策略与流程。关于“动结式”语义指向的计算机识别研究尚未引起广泛关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动结式”、语义指向及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研究,虽取得较多成果,但语义指向研究从2008年以后进入了研究的瓶颈期(或冷静期),尽管相关研究成果数量惊人,但内容质量却无本质进步;同时语义指向研究也受到了影响力较高的几位学者的冷落,国内影响较高的学术期刊几乎不再刊登关于语义指向的学术论文。本文认为,现有研究对于结果补语对谓词的选择限制尚未提出令人信服的标准,无法解释诸如“聪明”能够充当结果补语,而其同义词“聪慧、聪颖”却不能充当的原因等问题,而上述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的着力点也混乱不清。因此,结果补语的计量统计、语义指向具体分类及语义多指原因探讨、语义指向制约因素影响力的科学排序及计算机识别等问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从研究范围上看,由形容词充当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成果较多,动词充当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从研究内容上看,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义指向分析方法的应用上,研究大部分止于对语义指向类型的描写,并没有进一步分析不同指向类型的原因(造成不同语义指向的内在规律)。如:为什么有些补语必须前指,有些必须后指?决定因素是什么?有无规律可循?(语义指向方向的规律描写与解释);哪些成分存在多指向,有无规律可循?为什么会有多指向,如何解释等(语义指向指量的规律描写与解释);补语的语义指向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有哪些因素?哪种因素起决定作用?各种因素对补语语义指向确定的制约力有多大?这些都值得展开深入探讨。

从研究方法上看,当前研究主要是从共时平面对语义指向进行描写分析,很多结论都是基于研究者的观察和理解得出的,是一种逻辑推理分析,缺少科学的数理统计分析,也很少从历时的角度探讨语义指向不同的原因。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现代汉语结果补语谓词的计量研究”研究成果[16Q232];湖北文理学院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学科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成果[2016006]。)

注释:

①由于“动结式”的第一个谓词可以由少量形容词充当,如“累倒、急哭”等,因此,有学者将“动结式”称为“述结式”,如朱德熙(1982)、郭锐(1995)、袁毓林(2001)。

[1]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赫琳.现代汉语副词语义指向及其计算机识别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梁银峰.汉语动补结构的产生与演变[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4]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石慧敏.汉语动结式的整合与历时演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6]石毓智.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动补结构的产生及其影响[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7]税昌锡.汉语语义指向论稿[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傅远碧.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10]耿延惠.试谈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11]赫琳,吴迪.论副词“也”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J].长江学术,2009,(3).

[12]赫琳.“从小”语义指向的计算机识别[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13]赫琳.副词语义指向自动识别的路径探讨和个案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7).

[14]姜红.动结式中补语语义歧指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15]康晓宇.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2).

[16]李咸菊.重动句的语义关系及补语的语义指向规律[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2).

[17]李小荣.对述补式带宾语功能的考察[J].汉语学习,1994,(5).

[18]李子云.补语的表述对象问题[J].中国语文,1990,(5).

[19]梁国英.“得”字结构补语的语义指向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3).

[20]卢顺英.语义指向研究漫谈[J].世界汉语教学,1995,(5).

[21]陆俭明.“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J].汉语学习,1990,(1).

[22]陆俭明.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23]陆俭明.“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补议[J].汉语学习,2001,(1).

[24]吕叔湘.汉语句法的灵活性[J].中国语文,1986,(1).

[25]马真,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一)[J].汉语学习,1997,(1).

[26]马真,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二)[J].汉语学习,1997,(4).

[27]马真,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三)[J].汉语学习,1997,(6).

[28]梅立崇.也谈补语的表述对象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2).

[29]任玉华.“把”字句补语的语义指向[J].社会科学战线,2000,(5).

[30]邵敬敏,吴立红.“副+名”组合与语义指向新品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6).

[31]沈开木.论“语义指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

[32]税昌锡.简论隐形语法关系和语义指向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33]税昌锡.语义指向结构模式的多维考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34]宋文辉.补语的语义指向为动词的动结式的配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35]司玉英.有标志补语的语义指向[J].语言科学,2004,(4).

[36]王海妮.“把”字句中形容词补语的语义指向[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10).

[37]王红旗.论语义指向分析产生的原因[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38]王丽娟.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J].文教资料,2007,(9).

[39]辛丽娟.浅析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类型[J].松辽学刊,1989,(2).

[40]徐洁.语义指向研究综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41]张国宪.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分析[J].汉语学习,1988,(4).

[42]张国宪.谓词状语语义指向浅说[J].汉语学习,1991,(2).

[43]张林林.简单结果补语语义指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44]程丽丽.补语语义指向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45]李晓东.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6]刘芬.现代汉语单音节动词作结果补语的综合考察[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7]于婷婷.动结式补语语义指向的判别条件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8]朱立奇.S+V+C+O句式中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9]沈阳.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现象与语义指向研究[A].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一)[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0]袁毓林.述结式配价的控制——还原分析[J].中国语文,2001,(5).

[51]岳利民.“S+V+R+O”句式中R的语义指向[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52]岳利民.多义的动结式短语试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12).

[53]岳利民.结果补语“清楚”的词性及语义指向[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54]许小星,亢世勇.补语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北京:2009.

(马婷婷 湖北襄阳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441053)

猜你喜欢
补语句法指向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世说新语》中程度补语的句法和词性研究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
汉英补语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