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菊英
(西固区福利一校,甘肃 兰州 730060)
对小学教师职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孙菊英
(西固区福利一校,甘肃兰州730060)
[摘要]无论是教育制度的规范还是对教师自身的反思,最终的归宿是承担着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教师拥有怎样的理念、思想、对提升目前的教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只有客观把握,树立优秀的教育理念;认识教育需求,提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理解教育对象,确立较为全面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将三者有机的结合作用于面对的教育实体,用自己拥有的教育伦理恪守教育理想,使之真正成为新形势下小学教师职业成长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教师;职业成长;途径
作为一名在小学执教多年的教师,我目睹了部分教师分秒必争的给学生辅导功课。对这样的教师我只是报以同情,但我不欣赏,更不会去学习。目前,像这样“拼命三郎”似的教师越来越多。学生只要考了高分就是好学生,老师只要教出了考高分的学生就是好老师。仅仅“好老师”身份的确认,就足以出卖一个教师的健康和良心;也足以使一个童稚的孩子沦为考试的机器,眼里没有了“湛蓝的天”。通过跟踪调查,我发现小学时“好老师”教过的孩子虽然语数外成绩优秀,升入中学后大部分却成绩平平。是一种怎样的内在驱动导致教师走向如此的执着呢?从根源上讲,我呼唤的是对教师和孩子完善的评价制度;从本质上讲,我质疑的是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知和执教的心态。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虽然对教育的评价制度无能为力,但可以通过改变执教理念,提升执教思想,锤炼执教方法来为天真的孩子们营造一个活泼、积极、和富有幻想的受教育环境。由此可见,教师拥有怎样的理念、思想、方法适应和提升目前的教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三者如何铸就富有教育理想的小学教师群体更是我们终生探讨的问题。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对教育的整体改革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与创造的可能。从宏观上讲,教育制度如何适应当前的形式以至未来的发展,是值得管理者和策划者深思的问题;从微观上讲,教师如何适应纷繁复杂的环境和见多识广的学生,是值得教师反思的问题。无论是教育制度的规范还是教师自身的反思,最终的归宿是承担着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有了这样政策性的引领,要想改变教育现状,就要从教师自身的素养抓起,真正把教师或教育者的理念、思想、方法统一起来。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教育理念不是一句话,也不是一个模式,而是人在环境和实体发展中不断形成并渗透到教育各个领域的一种判断和根本性的看法。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有硬件方面的差异,但更多的是理念方面的差异。所以想引领一种时尚的教育模式,走出一条特色的教育之路,铸就一个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培养一批素质较高的现代人,树立优秀的教育理念才是重中之重。
(一)了解世界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定位自身所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从而对其产生理性客观地把握,为树立优秀的教育理念提供前瞻性依据
面对众多的教育言论和所谓的“经验之谈”,当我们的教育阅历与之相吻合的时候,也许会产生共鸣,于是我们心悦诚服地接受。但千万不可以迷信,要善问几个为什么。结合实际是否适合我们的孩子,是否能在我们的教育土壤中嫁接。尤其是当前形势下,社会转型导致教育迷离,经过多年论证的教育理论,为什么开不出我们预期的花朵?所以,只有把我们的教育观置身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尊重中前行,质问中释疑,理性中把握。在借鉴的基础上,真正能遥望教育的前景。不能让“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现状继续蔓延。
为了开阔教育视野,那么博览教育历史的发展,定位教育环境,对每一位教师是必须的。那是我们的大教育观赖以生存的大气候和大环境。否则容易导致我行我素的狭隘,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危及的却是那些稚嫩的学生,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二)了解教育对象,以我们的文化底蕴为厚土,借鉴适合孩子身心的国外经验,致力于全新教育模式和方法的研究运用,为树立优秀的教育理念提供事实依据
我国古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真理。因此,置身信息扑面的时代,了解和把握孩子们心灵的需求,才能对症下药。其实“因材施教”是一种优秀教育理论的轮廓,只有慎思这四个字的内涵,我们才能走出模棱两可的教育困惑。每一种理论都有其滋生的土壤,假如一味的固步自封,惶惶不可终日中躬身于我们的农耕文化。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寻求节俭,渴望从我们的一亩三分地中再创辉煌,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假如一味的借鉴国外经验,拿来的轻松,使用的是否得当呢?尤其是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大有病急乱投医的嫌疑。在一知半解中确立这样或那样的模式,无疾而终的比比皆是。这是无视自己教育的客观实际孕育的怪胎,流产的结局在所难免。为此,我倡导的是培植我们自己的文化土壤,让好的教育模式有一个赖以存在的依托。有了根据地,才会有发展的基础。同时借鉴一些适合我们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我所用,真正寻求一种教育和谐。当然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付出的艰辛也只有置身其中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才能细品。这期间要排除一些成人化的矫情,切实从孩子的教育实际出发。
就拿西安某小学的“绿领巾”风波而言,媒体谴责铺天盖地。其实在孩子心中伤害还没形成,而我们成人已强加给他们无数。纵观个体成长,哪个人的路上不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就形成顽强的品格呢?给孩子一些承受挫折的锻炼有什么不好?一阵风刮来,围观跟风凑热闹的背后,折射的是国人人云亦云的悲哀。即使在这样的的教育氛围下,我们依然要前行,依据这样的事实,我们依然要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全新教育模式,探讨最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的教育不能依赖于国民的素质,但也不能淹没于那些矫情的言论。从而为树立一种优秀的理念提供事实依据。
(三)用发展的观点,突破阶段性定势,形成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思维,为树立优秀的教育理念提供长久动力
其实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其内涵,教育也不例外。它的发展也在曲折中前行。成功的经验借鉴,失败的教训引以为戒。但是教育又有其特殊性,我们面对的劳动对象是人,所以要特别慎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绝对性一定要在脑子里生根发芽,亦或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必须利大于弊。因此,在年复一年的教育生涯中,教师的年龄在增长,思维在钝化,身体在衰老,可我们的教育模式要随着环境的改变,学生群体成长的差异,呈现阶段性的调整。因为“全球化不是一幅静态的世界图景,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全球化视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的文明体系之间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某种同化趋势。但是另一方面,与此相伴随的则是特殊化和多样化。”鉴于此,在一线工作的教师要善于点滴积累,发现差异,适时调整思维。用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衡量教育中的新鲜事物,并作出客观分析,调整教育教学中的不妥之处,从而为教学理念的更新提供长久的动力。
教育思想是构筑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之间的桥梁。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催生怎样的教育思想,就会产生怎样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此,我们必须做到:
(一)加强社会责任感,突破原有教师群体意识,提升教师教育品味
长久置身一种教育环境,处于一种审美情趣中,容易产生视觉和感觉上的适应和疲劳。不经意间就会沿着已有的集体观念进行教学和实践,思维在有限的空间得不到提升,这种内隐的心理活动容易造成教师的思维定势。从而使教学缺乏活力和新鲜感。所以教师要善于从集体意识里跳出来,做到旁观者清。但这种“清”不是油然而生,要有一定的实践知识做铺垫。通过不同渠道的学习,对不同观念进行对比,对自己团队的集体观念进行反思。树立教育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生存的能力服务,理论最后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才是学生学习的真正目的。把自己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应该是我们不变的追求。理想的教师,要善于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要敢于追求成功,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在不断的突破中升华教育品味。
(二)寻求多方合作,注重个人创新意识培养,提升教师教育素养
学校要想发展,内涵应是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什么教师发展放在前面,因为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发展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放弃教师发展而追求学生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平常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看似独立,实则与他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要挖掘现有资源,学会与自己所在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家长群体和一些社会群体合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累阅历。同时不断挑战自我,创新教育思想和方法,营造一个自我成长的外部环境。毋庸置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这种创新教育热切呼唤着创新型的教师:他们的观念、能力及他们的性格都充斥着创新的色彩。这就需要教师从注重学生的发展为动机,让自己内心真正动起来,在外力催化的前提下,从长远的观点提升自我素养,争取与学生的成长同步,与学生的需求同步。
(三)坚持反思与整合,敢于质疑权威与模式,提升教师驾驭教育环境的能力
教育教学中,有的教师长年累月教授一门课程,只要教材不变,他的教案就会一成不变,有时为自己能倒背如流夸夸其谈。这恰恰表白的是顺从权威,搬用模式,没有反思精神、随波逐流的个人意识。一旦新课程来临,就觉得无从下手,甚至埋怨教材的不合理或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差,唯独不反思自身行为。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育使人有追求,有理想,有创造,有超越,有意义世界的建构,有终极性的关怀。”由此可见,教师应该怎样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是一种能力和知识的揉和。因此将反思作为习惯,将整合作为行动。在肯定积极方面的同时,敢于质疑权威观点产生的土壤,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实际,大胆突破现有模式,用智慧为学生搭建一个充实与展示的舞台。真正让学生乐学、爱学,争先恐后的学。但是在探索全新模式的路上,防止钻牛角尖。比如,抓住一点否定全盘,让自己走上了一条撞南墙的路。因此,只有把握自我,才能为小学教师的职业成长。
教育教学方法是优秀理念、高尚思想的载体,也是对二者的彰显。因此,认识教育对象,全面确立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师行为的着力点。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如何谈出教师的新意和心意,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一)运用优秀理念,拒绝功利主义,为学生长远发展服务
蕴含优秀理念的教育教学方法,总是给人以生机勃勃,独具匠心的感觉。学校在抓硬件设施的同时,更新“唯分数论”的观念。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磨刀不误砍柴功”大抵如此吧。其实这里蕴含着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师个人对教育理解的思想性,真正把教育学生的重任落到实处。有的学校,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教师整日忙于给学生灌输学习阶段的书本知识。教师挖空心思为那些考不出高分的学生设计方法。表面上看似轰轰烈烈,为孩子的学习着想,但这种现象背后,拼的却是教师的水平、面子和寻求自我意识的功利主义思想。我要强调的是:教师要明确教育不光是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所以教师要调整好教育教学方法,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只有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理想的追求。
(二)兼容高尚师德,做教育的有心人,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
既然教育教学方法是思想和理念的承载,那么一套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一定蕴含教师的心血,这种心血来自对学生的爱。我国古有教育家孔子“亲其师,方可信其道。”今有近代教育家夏眄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论断。教师高尚的师德是爱学生的根源,更是教育的力量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很多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学,但是从没有在教的过程中寻找到乐趣,心中也没有涌起一种爱的热潮,这样的教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
其实我们的教育教学是具有双向性的,既要开发学生的智商,还要培养学生的情商。所以对教师的师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们一定要知难而上。教师的行为必须体现在人的情感震憾的基础上,让人产生一种向上与向善的欲望与需求,体现在每一个个体的精神成长的历程中。从而用高尚的师德熔铸个人魅力;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开启学生的心智。学校就是“草木皆兵”的场所,我们在借鉴的同时,要注重身边资源的挖掘。这还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执著而富有恒心的坚持自己的育人方法。
(三)尊重学生,不迎合教育世俗,为学生幸福的生存服务
教师生存的环境不同,心情也不尽相同。但是我想说,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环境,要有教育教学的底线——尊重学生,为学生幸福的生存服务。教师要善于构筑自己独立的文化精神,不能因外部因素主动移交思考能力,压缩精神的延伸空间,最终被简单的欲望剥夺灵魂自由终身,淹没于教育世俗而随波逐流。因此我们在确定教育教学方法时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目的就是教育人们如何做人。”只有在尊重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使学生愉悦的学习积极性。学会怎样去学习,怎样去生存,也许这才是教与学的真谛。教师的责任根源建立在这样的基石上,才能走出窠臼和俗套,确定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教师所拥有的理念、思想、方法看似独立,其实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只有将三者恰到好处的编织在教师的教育人生,小学教师的职业成长就不是一句空话。在中国,要想做好教师工作,还要学好伦理学。教育伦理一旦确认,我们就要恪守师生关系。这不是教条的搬用,而是对教育的忠贞。“中国传统文化的裂变,中西文化的冲突,古今之变,说到底,是人的变化,是人在寻求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是人在生存环境的变迁中,寻求自我存在、成长与壮大。”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在未来真正成为优秀的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除了他们的个人因素外,外部因素——教师队伍更值得我们关注。小学教师只有在全新的理念、思想和方法的支撑下,让自己的职业不断成长,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不迎合教育世俗,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捍卫者。从而用教育发现点亮学生的自信;用教育道德震撼学生的心灵;用教育精神影响学生的生命;用教育技巧改变学生的命运。探讨完备的小学教师职业成长体系,不只是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追求,那将是一场前赴后继的接力。
[参考文献]
[1]彭新武.复杂性思维与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1997, (4).
[3]马志忠,郭晓君.高等学校教育论[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腾飞,刘育军.对学校教育的反思、实施与展望[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刘海燕
文字校对:荣国
出于良心的诉求,认可这些想法。但是这些繁琐复杂的各类要求可能扭曲了教师自己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迫于良心追问,却忽视了自己内心的真实诉求。外在抽象的道德要求让教师们做很多事情,但这是教师们的天职吗?教师们有天分把这些事情做好吗?这些事情符合教师们的内心呼唤吗?如果只是遵循这些应然准则,教师所做的工作只是伦理意义上值的赞美,但却不一定符合教师内心。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539-(2016)01-00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