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文人
——读《傅雷家书》后感

2016-03-02 02:47徐虹
新课程(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傅聪傅雷钢琴家

徐虹

(诸暨荣怀学校)

中国式文人
——读《傅雷家书》后感

徐虹

(诸暨荣怀学校)

读完《傅雷家书》,在感叹傅雷教子严格及父子的杰出成就之余,不免被傅雷这种中国式文人的气质所深深折服。

初读《傅雷家书》,先读到的是傅雷的简介,无非是介绍一些作者的生平及贡献之类的话给读者一个大概的印象,但这次简介中写傅雷夫妇自杀的一个词语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个词叫做“愤而弃世”,简直就是绝了。一个文人的铮铮铁骨在此显露无遗:既然世俗不如我意,与其在世俗中沉沦,倒不如弃世来得痛快淋漓。由此看来,傅雷较之那些古代如陶潜之类的隐士文人,还真是多了一份毅然决然的不凡勇气了。

中国式的文人应该是有不羁的性格的,就如晋之于陶潜,唐之于李白。文人是有思想的,是有见识的,是敢说敢做的,傅雷身为一个杰出的译者,接触了太多西方的新观点、新思想,他自然就不甘于世俗了。傅雷是荷,世俗是泥,世俗之中傅雷大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傅雷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明。傅雷虽然厌世,但他还是在信中告诫自己的儿子要爱国,要永怀赤子之心。用他的话说就是“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由此可见他还是爱国的,只是他的严谨、他的原则使他眼里容不下一丝的不洁,他是孤独的战士,他是彷徨的勇者,但他既无奈又无力,世俗的污秽最终使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中国式的文人是有家教、有涵养的,古时的三曹、三苏,近代的梁启超父子都如是,傅雷也不例外。傅聪是著名钢琴家,傅敏是著名英语特级教师,或许这在现今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但是回想一下这可都是四五十年前的事情了,钢琴家、英语特级教师这两个职位放在当时的中国,其影响力估计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了!几百页的家书,满满的关爱、满满的亲情洋溢在字里行间,傅雷教子的严厉也正是傅聪、傅敏进步的动力。正如傅聪母亲说的,傅聪的成功其实是他们父子俩人的成功。傅雷不喜勿言秽语,他与妻子二人也是相敬如宾,就如他在信中告诉儿子的那样:“其实夫妻两人发展到后来关系反而像朋友了”,反过头来看看不少外国文人的婚姻史,这几乎都快成了一部风流史,甚至说比那位作者的小说更传奇了。这里倒也不是说中国文人不风流,文人的感情泛滥,风流亦是难免,但是这毕竟不是主流文化,在中国哪个文人敢在众人面前以吹嘘自己的风流史为傲的呢?而在中国那些广为称道的文人爱情,无不是夫妻相敬如宾的例子!

中国式的文人是多才博识的,严复在评价中西方差异时这么说道:国人以博识为尊,西人以新知为尊。在此我不想去比较博识与新知二者孰优孰劣,我谨此这是想谈谈中国文人的博识,我喜欢说传统的中国其实是一个文人社会,古代的中国士农工商个人阶层都有文人的影子,中国人对士的尊崇就使士这一角色在社会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文人、政治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科学家,文人们往往身兼数职,即使是在近代那个大家熟知的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汪曾祺也是一个以博识出了名的人。当然了,那个传说中过目不忘的钱钟书就不多提了。傅雷也是这么一个人,英语、美术、外文、诗词……每一项都有不凡的造诣。由此看来,现今所谓的文人其实最多只是文青,和傅雷这样的大家比起来难免就相形见绌了,现代文明的进步随之而来的却是文化的退步,有时细细想来还真的不免让人有唏嘘之感啊!

读完傅雷家书,其实更多的感觉是辑印在这本集子里的,不是普通的家书。正如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我想这些话不仅是写给傅聪的,更多的也是写给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的,傅雷给傅聪最后一封信中这么说道:“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我想对我也是:做人永远要摆在首位,也要摆在一个中国式文人的首位。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傅聪傅雷钢琴家
傅雷的称赞
恐惧宴会的钢琴大师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老钢琴家的记忆消退之际(改编)
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大钢琴家
我是小小钢琴家
傅聪:我的信不能入《傅雷家书》
遵从内心的呼唤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从《傅雷家书》看傅雷音乐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