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转型研究

2016-03-02 09:09:43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互联网

魏 琛

(作者单位:山西潞安集团矿报社)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转型研究

魏 琛

(作者单位:山西潞安集团矿报社)

摘 要: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势,新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接受。人们的思维在悄悄变化,这为传播的转型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着重研究在新媒体盛行的今天,传统媒体的应对方法,以期为传统媒体转型提供可靠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传播转型

1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转型的探索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媒体传播在不断发生变化,新媒体正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传统媒体为了不被社会发展所抛弃,也开始尝试向新媒体领域渗透。如今,较有代表性的新兴传播媒体有通过手机作为载体的手机媒体;通过网站社交软件为依托的社交媒体;;取代了传统电视机,以网络电视为载体的网络电视媒体;还有各大搜索网站为主题的搜索引擎媒体等。为了跟上时代潮流的步伐,传统媒体也下了一番苦功夫,其在与新兴媒体相融合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从2008年开始,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且一直保持着不断发展,不断扩张的态势。从客观数据来看,就用户规模来说,网络电视已经远远将传统电视抛在身后。而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其在行业刚起步时就进入了这个领域,如今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几大巨头,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些视频网站依然无人能超越,始终是行业的领头羊。新媒体经常借助一些比较受人关注的重大事件,来吸引公众的眼光,进而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而且,在很多大事上,这些媒体都有自己的看法,这逐渐使网络电视变成了新媒体的主流,同时也也起到了引导舆论走向的作用。比如,央视网络电视台,自建立以来,利用自身优势,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直播,点播,节目搜索等服务,网友还可以把自己创作的作品和把看到的优质的视频分享上去,极大地提高了视频网站和网友的互动性。央视网络电视台推出的政策是鼓励广大网友,积极分享优质健康的网络视频。同时,也激励网友自己创作,可以把自己创作的视频节目发布在网站上,择优录取。由此可见,央视网络电视台就是一个传统媒体融入新媒体的典型案例。广播、传统电视和网络视频,三者相互融合,这对习惯了传统主流媒体的人们来讲,是一次极为大胆的创新和改革。

目前,社交平台是最火爆的媒体。视频网站虽然用户广泛,但是在互动方面,显然还是远远不及社交平台。公众社交平台给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交换看法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聊天,也可以分享一些视频,文章等。现在社会环境压力较大,生活节奏较快,社交平台正是迎合了这一点,非常受年轻人的喜欢。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讲,社交网站的方式更加灵活,传播的范围也更为广泛,成本低,但传播速度非常快。现在,有一些高校的新闻媒体专业,已经开设了此类相关课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社交媒体,这样,社交媒体就具备了用户粘性和用户相似性,一些产品就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得到快速的市场反馈。利用社交平台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力,而且相应地还提升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

搜索引擎对传统媒体也有着重大的冲击。在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方面,新兴的搜索引擎与传统媒体有着天差地别。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很快知道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而传统媒体却只能等第二天的播报。传统媒体很快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更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向搜索引擎靠拢。例如英国泰晤士报、美国华尔街日报,都和谷歌开展了合作,这些媒体的网站被谷歌免费链接,传统媒体急切地需要通过搜索引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2 新媒体时代传播转型的策略

如今,就媒体而言,已经从单一方式的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多媒体方向发展。由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等,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各种媒体的传播方式都在向网络过渡。如传统的单向电视,正在向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发展。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融合的同时,也不能放弃自己传统媒体的优势,要将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二者的合力,这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传统媒体在采集信息,加工信息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新媒体的传播和技术也另有大用。所以,此时就引出了全媒体的概念。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相借鉴,互相发扬长处,这才是全媒体时代的发展道路。

传统媒体在转型时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思维上的转变。因为传统媒体习惯了单方面的表达,而不是像新媒体那样长于沟通。面对巨大的冲击,传统媒体需要积极应对,顺应时代潮流。传统媒体必须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同时融合新媒体的优点,建立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提升自身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就传统媒体来说,要想成功转型,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程迎红.从“个人日志”到“新媒体”---中国博客的社会功能分析[J].安徽科技,2012(6).

[2]胡敏,杨佳.浅谈新媒体文化构建之意义与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9).

[3]胡晓琳.开放:新媒体时代领导力传播的转型[J].领导科学论坛(理论),2014(1).

[4]梁铮,王娜,陈振华.新媒体时代传播研究转型问题分析[J].中国报业,2016(3).

[5]孙惠楠.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5(3).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49:10
新媒体时代法制类平面媒体的发展策略探析
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34:21
新媒体对当代青年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59:15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15:57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9:11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