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金龙
(吉林省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任务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翟金龙
(吉林省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任务应当具备的“目的性”及“层次性”两个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索,旨在切实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任务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教学;教学任务设计;有效教学策略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任务型教学方式,即教师在展开具体知识点讲解之前,有选择、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与将要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或独立或合作,最终完成学习与掌握知识点的目的。任务型教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那么,鉴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开放性、灵活性特征,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确保教学任务设计的有效性呢?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设置教学任务时,首先应确保其具备明确的目的性特征,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以任务为媒介,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多媒体作品的集成发布”这节内容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我就为学生安排了一定的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之前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将一个尚不完善的功能板块集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艺术作品,具体要求如下:
1.为各个导航按钮设置超级链接功能;
2.将特定的背景音乐加入到多媒体作品中;
3.将特定的视频段落加入到多媒体作品中;
4.对多媒体作品中的某些对象进行自定义动画功能设置。
如此,学生在尝试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便对这节内容真正要学习到的知识点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为其接下来能得以对学习内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可是,由于家庭教育环境、受教育经历、学生个体学习态度及习惯等存在差异,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信息技术这一课程上的基础也略有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高中信息技术一线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过程中应当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出具备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
如,针对学习基础较弱的部分学生,教师应当从其实际情况出发,尽量为他们设计一些深入浅出、相对来说难度较小的任务,旨在帮助他们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树立他们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信心;而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讲,教师则应当投其所好,适当提高学习任务的水平与难度,这样既能保证学习任务的有效性,同时又能显著提高这部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学习任务的设置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自主性,极大地顺应了教育教学规律。为此,高中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务必要想方设法确保任务设计的有效性,如此,才能在保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与发展。
张燕红,谭焕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和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05).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