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莫丽
“懒”教师的教学艺术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莫丽
【摘要】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在过去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都担当着领导者的作用,这样不仅老师身心俱疲,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佳。因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倡导老师学会“偷懒”,将主动权交于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关键词】激励思考伴奏者勤思考教学艺术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如何把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推到“主人”的位置上,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呢?有这样一则相声段子,说是某位儿童故事的作家在电视台为小朋友讲故事,他问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今天要讲什么故事吗?”小朋友回答“不知道”。作家淡然一笑:“连我要讲什么大家都不知道,那还有什么必要讲呢?”第二天作家又来了,他再问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今天要讲什么故事吗?”小朋友怕作家又不讲,干脆回答“知道”。作家高兴地说:“既然大家都知道了,那我就不需要讲了!”第三天作家再次登台,他还是先问下面的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今天要讲什么故事吗?”这时小朋友有的说知道,有的说不知道。作家说:“那好,就让你们当中知道的人讲给不知道的人听吧!”这则相声无非是为了博人一笑,但在我看来,那些一登讲台就滔滔不绝的“勤劳”老师,未必比“作家”高明。如果从关心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还不如当个“懒”老师,这种“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懒”,而是由老师亲手设计出来的,要“懒”得有目的、有计划,“懒”得有艺术、有水平,才会懒出成绩,懒出收获。一名成功的“懒”老师应该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少传授知识,多激励思考。小学二年级的英语就开始出现连词成句的练习了,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学生根本不明白怎么做,针对书上原句的考查也频频出错。面对问题百出的状况,我仍然懒得将答案写出来,只是将一些做题的要领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做题的窍门。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学生渐渐找到了做题的感觉,也晓得做好了以后要连起来读一读是否通顺。对于小学生来说,来之不易的答案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让解题比较好的学生将自己的经验与其他同学分享。在做题的时候,教师要鼓励他们多思考,做对了就要及时表扬,做错了也不要指责。
第二,从独奏者到伴奏者。老师应该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千万不可越俎代疱。当有些知识在学生中有人了解、有人不懂时,教师的最佳角色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让“知道的人讲给不知道人的听”。我在英语课上经常会玩一个“看看谁的反应快”的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单词。游戏很简单,让若干个学生举着卡片站在讲台前,下面的学生说一个单词,举着那个单词的学生不动,其余的学生全部蹲下。一天在教完新单词以后我照惯例和孩子们玩这个游戏,也不知怎么地那天上来的孩子反应都特别快,单词掌握得也很好,几轮下来没有比出胜负。这时候我就对台下的孩子们说:“谁可以想办法难倒台上的同学?”班里的淘气鬼小周高高的举起手说:“Miss Mo,let me try.”平时已经领教他的“捣乱”,我在心里犯嘀咕:能行吗?但我最终还是让他起来说了,他大声地说道:“tables.”别的学生一听都喊了起来:“没有这个单词的。”我仔细一想,他说的是今天学习的一个单词的复数形式,非常的巧妙,既复习了今天的单词,又把我们这个单元的重点语法涉及到了,当然也难倒了台上的同学。看来他还挺会动脑筋的,我毫不犹豫地说:“Good boy,well done.”小周大喊“Yeah!”可能受他的感染,更多的小手兴致勃勃地举起来。我也索性让他们复习了一下单词的单复数形式。这个小插曲尽管影响了我的教学安排,但它让我回味无穷。老师可以为学生引路,但不能代替学生走路。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走,可能会跌倒,但是站起来以后会走得更好。
第三,“懒”教师勤思考。要想做一名成功的“懒”老师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花更多的心思,为学生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思考、实践,去创造、应用,并能用英语交流,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而不要什么都由教师灌输,什么都听教师摆布。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都很勤奋,忙于批改作业,忙于管教学生,忙于个别辅导,一天下来常常筋疲力尽。可是有时候回过头来看看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学生还是不会思考,同样的问题讲过了又犯。碰到困难了,不是想方设法去解决,而是等着老师来把答案告诉他们。与其做一些无用功,还不如多想想怎么让学生勤奋起来。如针对学生背书的问题,我就想了一个偷懒的办法。注意积累是学好英语的必修课,而背诵课文又是积累英语句型的好方法,因此,英语老师常常要求学生将所学的课文熟练地背出来。在开始的教学中,我要求每个学生都来背给我听,虽然这样的效果很好,但是做老师的太累了,一个人教两个班级,每天要听那么多学生来诵读,实在是很累。于是,我开始懒了。我把学生按照不同层次分成各个小组(基本上5人为一组)互相背诵,人数不多,组长也能够比较耐心地听。另外,有几个速度比较慢、反应比较慢的学生就一直背给老师听。除此之外,我还会不定期地抽查背给组长听的学生,以防止互相包庇或者蒙混过关的现象;如果抽到的学生背得不好,组长必须跟着一起重新读课文。这个制度实施之后,我在班里监督学生背诵,听到有学生背了四五遍,还让组长给退了回去,组长非常负责,组员积极主动配合,效果很不错。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真的要做个“懒”老师,而是要用老师的“懒”换来学生的勤奋和自觉主动的学习,“懒”的背后是教学的智慧和艺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才是我们每个老师的理想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