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桥小学陈樱株
简而不拘,让诗词教学走向灵动
⎰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桥小学陈樱株
【摘要】古诗词的教学应注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及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做到简而不拘,使课堂走向灵动。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展开阐述:坚持诵读,教出韵味;举象造景,感悟诗情;填补空白,升华认知。
【关键词】诗词教学坚持诵读举象造景填补空白
古诗词语句凝练,意境悠远,走进它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古诗词教学大多都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层层剥笋,解词析句,课堂毫无生命的活力。怎样让课堂灵动起来?连云港之行的学习,让我深切感悟到课堂要做到简而不拘。下面,我结合名师们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收获。
诵读是打开古诗词宝库的一把金钥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诵读对于学习古诗文多么重要。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诵读呢?要想真正把诗味品出来,还要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体会诗人的情感。如蒋老师在教学《示儿》一课时,紧紧抓住“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孩子们不仅品出了悲伤,还有悲痛,甚至还品出悲愤、悲叹……
除了诵读以外,教师范读在古诗词教学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古人十分重视锤炼语句。古诗词的遣词造句和现代文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不易读好。在学生读不好时,老师要适时范读。低中年级学生的读书能力不强,教师可以先范读,再引导学生模仿老师的方法读书。待朗读通顺,就要学会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但不应该停留在诗句内容的浅层,必须引导学生从诗句的运用、表达上提出问题。千锤百炼的佳句、写作技巧等,都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品味,去赏析。如学习《望庐山瀑布》一诗,陈学壮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日照香炉生紫烟”,为什么不用“升”?并结合“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中的“生”来理解香炉峰上云雾四处飘散的特点,并辅以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表演读、配乐读、想象画面读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毛诗序》中说:“永歌之不足”时,犹须“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为什么不可以让他们也一边读一边“手舞足蹈”呢?当那种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和着拍子从学生的口中流溢出来时,你一定会被深深地感染的。如陈学壮老师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用打拍子拍掌的方式读、讲故事式读、评书式读、“眉飞色舞”来唱读……让孩子们学得很开心,也感受了中华文化的灿烂纷繁。
“诗歌的本质在于美寓于形象中,给予无实体的概念生动的感性的美丽形象。”古诗词虽然篇幅短小,但只要把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诗情相融合,一个独特的意境便呈现在人们眼前。文有文心,诗有诗眼。在古诗文教学中,要把握好“情”“景”统一,做到“虚”“实”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意境,感受诗情,从而得到美的感染和情的熏陶。
观摩了四堂课,发现老师们上诗词课有异曲同工之妙,即运用“举象造景,还原场景”的方法来教学。如陈学壮老师教学《张良受书》,还原黄石公与张良对话的场景,让孩子们表演,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也展现了老师古文知识方面的深厚功底。蒋丽娟老师在《示儿》的教学时,先阐述了南北宋更替、战乱的时代背景,好让孩子们更容易地走进陆游的内心,体会诗人弥留之际其壮志未酬身先死,但悲愤中仍充满着对收复失地的信心的心情。让孩子们动笔写一写,还原诗人当时的心境,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等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将诗歌的内容空白写丰满,写出自己的感受。
想象是人类的天赋,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更加丰富。无论是律诗、绝句还是词,语句都非常简练、生动、优美,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学生不容易理解。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要真正理解诗词的意思,就应当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补充诗词的内容。填补空白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完善故事情节、填补客体意象、课外拓展等。
1.完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可以用表演、语言等引导孩子展开想象,填补诗文空白。如有位教师执教《张良受书》时,让学生模拟还原黄石公与张良对话的场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表演并翻译“中气十足的黄石公该怎么讲?”“断断续续时可又该怎样讲?”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轻易地将古文翻译出来,还加上了动作,捋着胡须表演得惟妙惟肖。引导学生写话,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也补充了文本内容,还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降低了写作难度,一举多得。
2.填补客体意象。陈老师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课教学伊始,就提出:“要想读懂这首诗,先得理解‘香炉’、‘川’这两个词的意思。”接着,陈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川”的象形文字,让学生想象,说说每一部分像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左边、右边像河岸,中间像水流。最终学生不难说出“川”就是“河”的意思。在引导学生说说“日照香炉生紫烟,。看瀑布挂前川”这两句诗的意思时,加上动作,示范。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风景?通过语言、动作,让学生知道了阳光照在香炉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烟雾,这烟雾四处飘散,非常美丽。这里,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让学生想象理解这些意象,知道了为什么用“生”,而不用“升”。陈老师还联系了“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句诗,来帮助学生了解和想象“香炉峰的烟雾”飘散时的场景,可谓是匠心独运。
3.课外拓展。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一带多进行相关教学。如学完李白的《静夜思》和孟郊的《游子吟》,拓展: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学完《春夜喜雨》,拓展:你还知道杜甫其他的诗作吗?与白居易同时代的诗人还有哪些?帮助学生课外拓展,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可以跳出教材,进行诗词分类的组块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诗词探究的无穷奥秘,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总之,诗词的教学应注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及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想象的花火,让学生快乐地学,让古诗词的教学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