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根兰
(江西兴国平川中学)
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Ⅰ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说课设计
杨根兰
(江西兴国平川中学)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是岳麓版教材必修Ⅰ第四专题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中的第二课。由于鸦片战争后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因而所处时代也赋予了太平天国运动新的任务,即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侵略的革命任务。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加上清政府和地主的压榨剥削,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洪秀全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民间的宗教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从1851年初洪秀全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即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太平天国运动,经历了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并颁布了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革命纲领。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中国历史上这场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虽然失败但意义深远。本节课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纲领、意义及教训。
1.了解天国兴衰的主要史实,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特点,理解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太平天国兴衰的历史讲述,形成对太平天国的历史感知和情感体验。
3.通过对太平天国不同角度评价的史料,分析、比较、判断,从而认识理解历史评价的多元化,加深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重点难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理由: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评价历史问题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突破手段:将展示相关史料,讲解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结合问题探究法、史料教学法。
本节课为高一新授课,学生对教材并不太了解,所以首先要注重知识梳理和本节课框架结构的构建,依据课标,确定本课突破的教学重点是天京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着力解决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若能恰当地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分为三大部分,分别讲述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背景、斗争历程和评价认识。
第一部分:通过三个“为什么”(为什么是此时?为什么是此地?为什么是此人?)探讨兴起背景,引导思考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为什么来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阐述其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事件的爆发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双重作用下的结果。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太平天国的兴衰过程,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展现斗争历程的时空结合的示意图,勾勒出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发展线索,重点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从金田起义到永安建制,突出太平军从金田村到攻克永安所取得的胜利及喜悦,之后连战连捷,结合地图引导学生把握太平军的进军路线,到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并定都于此,同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还需要分析此革命纲领的内容、特点、实施的效果以及不了了之的结果,在此点明《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性,分配绝对平均的空想性,并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之后在介绍太平军出师北伐和西征东征,打败曾国藩的湘军,太平军取得军事上的全胜。然而,太平军内部也隐藏着潜在的危机,统治阶层争权夺利最终导致天京事变,这个事件标志着太平天国由胜转衰。这里需要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天京事变?为什么太平天国“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多问学生问题,引起他们的思考。在略讲天国之后的防御和反攻,突出干王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的内容及特点,还可以通过与《天朝田亩制度》简要的比较让学生整体把握两个治国方案,阐释两个纲领性文件所反映的革命思想和理想目标,凸显出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思维能力培养。最后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及其失败的原因,突出农民起义存在的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局限性,化解本节课的难点问题。
第三部分:呈现不同历史教材中对太平天国评价的不同观点,引导辩证、客观评价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增强对历史多元性理解的意识和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史观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这部分可以看时间长短,有时间则让学生多讨论、多表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太平天国的兴衰,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认识太平天国发展迅速的原因、天京事变的原因及危害、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以及教训,认识农民起义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
本节课不仅让学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还希望他们掌握学会运用不同材料对重大事件的分析,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对太平天国理性分析和把握,形成对历史多元性理解。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