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起脚尖够一够
——以曹文轩的《草房子》为例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016-03-02 02:40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集士港镇中学王彩红
新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桑桑草房子曹文轩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集士港镇中学 王彩红



踮起脚尖够一够
——以曹文轩的《草房子》为例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集士港镇中学王彩红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不仅仅是从课本和课堂里来获取,生活中处处是语文学习的资源,其中课外阅读就是提高语文素养极为重要的途径。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但在当前的中学教育中,分数指挥棒依旧顽固地把持着师生的教学方向,学生并没能从过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而且社会上有大量的快餐文本、浅阅读文本可以提供给他们,让他们获得轻松愉悦的享受,因此学生大多数很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整本书,阅读经典名著。如何培养学生的深阅读兴趣,成了当前阅读教学的一大难题。下面,笔者以《草房子》为例来谈一谈。

《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拼搏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人格尊严的执著坚守,桑桑与桑乔、与杜小康的父子情、同学谊,秦大奶奶对土地的深深眷恋……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小说以真挚的情怀打动着每一位读者,艺术上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古典之美。小说人物的年龄阶段与学生十分接近,相对较能引起学生初步阅读的兴趣。为了使学生能深入阅读,笔者设计了几个层次的教学活动来实现深阅读的目的。

一、感知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笔者认为要进行深阅读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对这部作品的兴趣。教师可先于学生阅读之前,作诱发性引导。如:有这样一部少年长篇小说,作者非常善于营造布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气氛,整个作品读来像叙事诗,像抒情散文,格调美丽高雅,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读了这本书,都会有恬淡、宁静而又内蕴丰厚的快乐的享受。你有过学骑自行车的经历吗?你有过玩火的经历吗?你有过细心养护小鸟的经历吗……还有好多好多我们经历过的好玩的事儿在小说中呈现,当然还有好多好多我们没有体会过的事情等着我们去走进了解。

通过教师的激趣导入,学生对阅读小说有了一定的兴趣。因此第一层次的阅读活动,笔者是以设计简单习题,用抢答问题的方式进行的。如:

1.与桑桑从一至六年级一直是同班同学的是______

2.杜小康一直在桑桑班里担任______

3.邱二爷带回了一个叫______的男孩……

类似问题的答案虽然很容易找到,但必须是建立在初步翻阅,了解梗概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这样保证了学生首先要做的是浏览整部小说,并从答案的正确和抢答的速度上获得第一次阅读的成就感,从而激发进一步的阅读兴趣。

二、研习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在初步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引导。对主要人物的形象和主要情境的感悟,是深阅读的必经之路。因此,笔者设计思考问题来推进阅读。如:

1.“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这最英俊的少年是谁?为什么这么说?

2.“这地是我的地!”她用手抚摸着地,就像那天她抚摸桑桑的脑袋。经常被父亲认为是“没有是非观念”的桑桑,忽然觉得秦大奶奶也是有理的。你也认为秦大奶奶“有理”吗?联系《艾地》这一章的内容说说理由。

3.“桑桑很无奈,只好在寒风里陪伴着他。到了中午,竹篮子里,已有大半筐柳树须子。那须子在这冰天雪地,一切生命都似乎被冻结了的冬季,实在是好看。那么白,那么嫩,一根一根,仿佛都是活的……”选文中的“他”是谁?他和桑桑找到柳树须子的目的是什么?

类似问题需要精读文本,理清故事内容,深入文本内部,把握人物在一定情境中的具体表现,并有所思考感悟才能解答出来。

三、合作阅读——创造阅读氛围

学生是阅读学习的主体。要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建议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深化阅读。这个环节,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力完成阅读任务。

1.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桑桑)建立生活档案。

2.与大家分享你阅读《草房子》后那些深受感动的细节。

在自主阅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理解的合作在任务的引领下,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这样的阅读学习往往能更加有效。学生的参与兴致很高,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描述过程中都努力在同学中表现自己对小说的熟稔,展现自我的风采,学生可以取他人之长,补一己之短,并且热忱地为小组献计献策,获得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四、个性阅读——深化阅读体验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关注个体差异。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笔者建议教师做体验示范,选取人物和角度深情地谈自己的感动。如选择桑乔这个人物,“桑乔在外面是个好老师、好校长,但他像所有的父亲一样,是个严厉不会在儿女面前表达感情的父亲。桑桑得了绝症之后,百炼钢变成了绕指柔,带桑桑四处求医,甚至卸下了斯文儒雅的面具,穿上他曾经深以为耻的猎人的装束,变回他想掩藏在记忆深处永远不想为人知的猎人,带着儿子去打猎。桑桑高兴得发狂,却不知,此时父亲的脸上滑过两道清泪。这种改变,这清泪,就叫做爱,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最深沉的爱。大爱无声,这个情节也在提醒我们,父亲的爱,尽在不言中。”

这篇小说当中到处氤氲着这些人性的美、人情的美。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从前后经历、环境影响、心理变化等角度去体悟人性之美,并且个性化地叙述成文。因此,笔者设计了写作训练来为实现个性化的深阅读,如《寻找草房子的魅力》、《成长之我见》。或结构独特,或形象鲜明,或语言优美,或主题深刻,从自我阅读感受出发,结合小说人物的成长,来完成这两个写作主题。因为欣赏文学作品,就是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用写作这种阅读方式最能实现这种阅读效果,通过范文赏读、共性讨论、特殊视角等后续环节一步一步达到深阅读的目标。

曹文轩在《草房子》的附语中写道:“能感动孩子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总而言之,自有文学以来,无论是抒情的浪漫主义还是写实的现实主义,它们所用来做‘感动’文章的那些东西,依然有效──我们大概也很难再有新的感动招数。”“感动孩子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在的。”通过三遍小说阅读,四次阅读活动后,层层推进,人物、情节、语言等在学生的一次次阅读活动中展开、深入,收获曹文轩笔下的深情厚意,收获红尘中最美丽的感动。

就像曹文轩在《孩子,踮起脚尖够一够》一文中这样说道:“深阅读给他们的是两种愉悦,不仅有来自文本所给予的那些东西上,还在于探究过程中,有来自思索、品味与琢磨之后的刹那辉煌。深阅读带来的两种愉悦,无论哪一种,都一定在质量上超越了浅潜阅读所给予的那一种愉悦。”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深阅读是需要气力的,深阅读是有高度的。它们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是需要学生踮起脚尖够一够。当然,教师更应当明确深阅读的意义,注重引导,创设氛围,指导方法,设计活动,才能让学生在有深度和高度的书籍中汲取更大的力量。

猜你喜欢
桑桑草房子曹文轩
亲近厚实大地,疗愈澄澈童心
两袖清风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草房子》第三章 白雀(七)
从《草房子》探讨儿童文学里“中国故事”的讲述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曹文轩的影视作品
暴风雨前夕
爱着草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