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积累关”,练好“运用功”

2016-03-02 02:40江苏省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陆晓玲
新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灵活运用语言语文

□江苏省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 陆晓玲



把好“积累关”,练好“运用功”

□江苏省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陆晓玲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扎扎实实把好“积累”关,不折不扣练好“运用”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善于积累熟练运用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和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是语文的根,是文学创作与解读的基础;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是将教学活动落到实处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还规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量,对语文积累的重视程度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便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扎扎实实把好“积累”关,不折不扣练好“运用”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此,我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激励,自觉积累的动力

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如果能在这个时期让他们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构建一个语言仓库,必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老师们绞尽脑汁,想出了许多妙法来,如诵读课文进行课内积累,补充阅读、观察生活、收看影视等进行课外积累。但是,方法再多样、再完美,如果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往往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最有效的直接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激励性评价。在大量的诵读积累中,掌握了一些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巧妙地组织一些评比活动,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用激励手段助燃他们积累语言的热情。做法如:

1.每周的活动课,让它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词句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等。

2.定期开展评比奖励活动,让它成为学生主动积累的不竭动力。评比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如“记忆小电脑”的评比、“小书迷”的评比、“进步星”的评比、“金星组”的评比等。

3.班上的学习园地,专门开辟“读书”专栏。其中设有“采蜜集”和“百宝箱”等小栏目,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妙词佳句等摘抄上去,互相交流学习。

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有效的激励,是激活学生阅读积累的“导火索”;是使学生乐此不疲、主体飞扬的绝佳“兴奋剂”;是使学生“胃口大开”饱食精神食粮的上好“味精”。激励的方法和形式很多,只要我们教师不怕麻烦去研究、去探索,让学生在成功欲望和好胜心理的促使下,逐渐养成自觉阅读积累的习惯。有了良好的习惯,“语言仓库”中就会源源不断地运入“新产品”,为将来得心应手地薄发做好充分准备。

二、归纳,深化积累的关键

综观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教材,册册精心挑选,篇篇优美生动,词汇量也已相当丰富,句式表达多种多样,精彩句段比比皆是,再加上学生课外的阅读积累,写起文章来理应得心应手了。但仔细看,学生会引用到作文中的词语、句子、语段却寥寥无几。翻开他们的笔记本,不难发现,他们只是把见到的妙词佳句一股脑儿地摘录下来,并没有真正地积累到脑子里,为我所用,更没有灵活运用,故而学生获得的信息是单一的,信息与信息之间没有建立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必须精心引导他们归类整理,把看到的同一类词语、句子、段落找出来,写在一块儿,给每一类加上一个小标题,整理在语言积累本上,并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零碎、杂乱的信息加以条理化、系统化。

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良好范本。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三篇课文《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其中描写小河的佳句:“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如若教师在教学完一个单元内容后,能适当地引导学生分类积累,那么相信,长此以往,学生的课内语言积累定能更加充实。

平时,教师应随时引导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或课外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可以从词、句、段等方面去思考、发现,做到类别多、积累全;要经常性地开展评比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在交流中感悟,在整理中提高,并经常性地品读品读,熟记于心,把它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为下一步的灵活运用奠定厚实的基础。

三、交流,灵活运用的阶梯

运用就是“举一反三”,是读书内化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小学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教学中,要在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及时引导他们交流表达,真正把积累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运用能力。

1.课内提供运用机会。课堂是特殊的交往环境,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活学活用语言,为学生进一步在生活中运用做好铺垫。对学生已理解、积累的词、句、段,教师应提供机会,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实现语言积累的终极目的。如教学《秋天》一文后,学生深深地爱上了硕果累累的秋天,正当他们对秋产生了浓厚情感时,我提议大家和作者一起来赞赞秋天,可以用词语,可以说一段话,可以借用古人的诗句,可以模仿,可以自己动脑想……此时,学生思维的闸门大开,有的说:“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有的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的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有的说:“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金秋的田野遍地金黄。”……那一个个妙词,一段段佳话,一首首好诗,怎能不说他们运用自如呢?

2.课外创设运用情境。除了将运用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中,寻找每篇课文的立足点,激活学生的运用思维外,还可在课外活动中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轻松自如地运用积累的丰富语言。教师要见缝插针,善于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为灵活运用提供良机,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用语言,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实践,综合运用的阵地

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则是为沃土输送营养的要道。着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能为语言的灵活运用、综合性运用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综合性实践中焕发悟性和灵性,开辟内化语言积累的新天地,促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再跃上一个新台阶。需要注意的是,实践活动的方法一定要因文而宜,精心选择。如在学完《黄鹤楼送别》后,我用“演一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孟浩然,表演他们分别时的情景,特别要注意想好告别时对朋友说的话。此时,学生认真地对以前看过的送别诗、文章进行加工整理,不久,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很快就把大家带入浓浓的朋友情、离别情中。这不是简单的搬用,而是实现了语言的重组和再现,是更高一层次的运用。

其实,实践活动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练一练、赛一赛、讲一讲、新闻发布会、明星主持等,语言实践活动真正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开动各种感官,使思维活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也“活”起来。这种运用不是简单的套用,而是对已积累的语言材料的重新建构,是融进了自己思想的新的、活的语言,是综合性地运用。学生拥有了这种活用语言的能力,说话写作文时就易于信手拈来,脱口而出,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必须引导学生自主积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语言材料,在激励中培养学生的积累意识,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在整理归纳中让“积累”过关,巧设运用良机,在综合实践中练就扎实的“运用”功,真正实现“小学语文,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基本功”的目的。

猜你喜欢
灵活运用语言语文
灵活运用导数知识,快速解答函数问题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语言是刀
灵活运用转化思想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灵活运用解题技巧提高思维能力
我有我语言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看图说话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