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死亡 恐惧
——蒙克作品与童年“创伤性情境”关系初探

2016-03-02 03:52陈维艳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13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蒙克创伤性阴影

陈维艳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213000)

阴影 死亡 恐惧
——蒙克作品与童年“创伤性情境”关系初探

陈维艳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213000)

爱得华·蒙克,伟大的表现艺术家,他的作品多以恐怖、悲伤、焦虑为基调,且对死亡做永不停止的思考。本文以精神分析心理学中的童年“创伤性情境”理论为支撑,通过对其童年生活遭遇的解读和对其作品中重复出现主题思想的阐释,探求其作品基调与其童年境遇的关系。

童年;创伤性情境;阴影;死亡

出生于19世纪的爱得华·蒙克,是西方表现主义的先驱之一。这个怪异的挪威人,确实是一个难得的艺术天才,在艺术上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是艺术上的成功并没有,并未抹去他悲惨的童年记忆。

一、蒙克作品整体特点

纵观蒙克的作品,阴影、死亡、恐惧贯穿了其整个艺术创作生涯,并成为其作品的永恒主题。阴影是蒙克作品惯常的表达手法,这个阴影会移置到一个人或一群人身上,构成一个情感整体。这类作品的典型代表有:《青春期》《弥留之际》《吸血鬼》和《罗斯和阿米利亚》等。阴影给这些作品的主题增添上了紧张、压迫、恐惧和不悦感。他在生命最后时刻创作的《上午二时十五的自画像》中阴影依然存在,画面中那个椅子后面的阴影则象征了死亡的到来。通过对其作品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在蒙克作品中赋予了阴影三种象征意义:对生活、生命和不可预知未来的恐惧(如《青春期》),对生活、世界的不悦和紧张(如《罗斯和阿米利亚》)以及对死亡的痛苦感知(如《弥留之际》)。

二、蒙克童年境遇与儿童“创伤性情境”

一般而言,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世界较为真实的写照,这一点在蒙克的作品中表现的尤为充分。蒙克曾这样描述他的童年生活:“从我诞生的那一刻起,焦躁、不安和死亡这三位天使便站在了我的身边。我玩耍的时候他们自始至终跟着我,在春天的阳光下和灿烂的夏日里一直尾随我。当晚上我闭上眼睛,他们就站在我的旁边,并且以死亡、地狱,和永恒的咒骂来威逼我。我常常会在晚上惊醒,朝屋子里四下张望:我是在地狱吗?”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童年期是人格成长最快的阶段,在成长速度最快的岁月里,儿童受环境的影响也最大。儿童早期的生活经历和机遇,对于儿童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5—12岁时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人格的发展有一种定向、定型和定势的作用。蒙克的童年生活是异常不幸的,这诸多不幸的生活经历构成了精神分析学上所谓的儿童童年“创伤性情境”。1

蒙克出生于挪威一个收入低微的军医家庭,母亲一直被肺结核缠身,蒙克五岁那年母亲去世。精神分析学认为,母爱缺失是一个人童年生活最严重的“创伤性情境”。5岁正是蒙克人格开始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母亲离开,无疑给蒙克后来人格的形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他14岁时,最亲密的姐姐索非亚也因病死去。母亲去世后,母爱对于当时的蒙克来说是一份奢侈之爱,当母爱缺席时,姐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蒙克获取另一种“母爱”的对象。因此,姐姐的死去给蒙克的打击更巨大,故两位至亲的死去直接造成了其童年“创伤性情境”的形成,这一情境成为其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以至于在其童年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强烈且变态的思想,导致其在生活中经常产生悔恨、绝望甚至疯狂的心理。

三、儿童“创伤性情境”对蒙克绘画创作的影响

根据心理学分析,童年时代的创伤性情境,既可以产生出艺术天才,也可能产生出精神病患者。而蒙克既是天才艺术家,同时也是精神病患者。

童年的悲惨遭遇,成了蒙克心里永不消散的阴影,这个压抑在心中恒久的阴影终于在其拿起画笔的那一刻爆发,从此他对死亡和痛苦题材的表现不厌其烦。他的一生创作出大量与死亡有关的作品,从早期著名作品《病孩》,到后来的《死于病房》《死去的母亲和孩子》《死寂的病房》《死去的母亲》《尸臭》《女孩与死神》《拖柄弯的死神》等,一系列作品都重复着死亡主题。在《病孩》(图1)中,母亲悲伤不已,脸部痛苦而绝望地埋在双手里,生病的孩子奄奄一息,整个房间暗淡、幽冷、压抑。蒙克在此作品里,把母亲与病孩即将阴阳相隔的痛苦情感刻画的淋漓尽致。据考证,此画真正要表现的是姐姐重病垂危情景,可见童年时期亲人的非正常病逝对蒙克的打击至深。

如果说5岁的蒙克面对母亲的去世,还未能理解死亡和永远失去的话,那么姐姐的病逝则让蒙克真正明白也感受到死亡的含义。他目睹了姐姐临死前的痛苦、挣扎和无奈,也深深体会到失去亲人的悲痛。这带给童年蒙克的不仅仅是“母亲不在”的创伤性情境,更多地则是心灵上永难治愈的伤口——对死亡的恐惧,对脆弱生命的忧虑。正是这个“伤口”使他在自己的创作生涯里连续十几年地对死亡主题进行表现,而且这些作品中都以母亲和孩子的死为主要内容,母亲、孩子的死亡则是追忆他幼年时的悲惨经历。精神分析学认为:“早年生活树立了一种基本的态度,……它成了一个人一生中自动回归的情感态度。”2更进一步地说,这种情感态度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并形成支配一个人成年后的情感生活、行为方式的心理定势。而蒙克的这一心理定势恰是在其童年生活中形成。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由于童年创伤性经历的影响,人格中也会有一种深刻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一般是潜藏的、含而不露的、刻骨铭心的,而表现在日常生活心理和行为上,可能是这样一些特征:忧郁、孤僻、傲慢、焦虑。那么,在蒙克的人格中是否存在以上特征?我们可从其作品中寻找答案。蒙克的作品中不乏有对爱情题材的表现,但其所表现的爱情通常是男女之间对爱情的失望、嫉妒、怨恨,甚至相互仇视,很少有幸福感。《嫉妒》(图2)一画就是典型代表,画面由两部分构成,一面是幸福情侣的绰约身影,另一面则是嫉妒者失魂落魄的凄凉面貌,蒙克对自己嫉妒心理的描绘,抛弃了复杂的场面或情节,而是采用表现主要人物之间的心理关系——互相吸引或排斥来揭示主题思想。在其他关于爱情题材的作品(如《生命之舞》《吻》)中都表达了其当时面对爱情和婚姻的一种态度:一面是对其所谓的情敌的妒忌,一面则是其对婚姻的惧怕。之所以有此类作品的产生,和其爱情经历不无有关。蒙克的爱情异常曲折,他曾有过几次爱情经历,但都十分短暂。当挪威最大的酒商P·A拉森的女儿向蒙克提出让他们的爱情有个结果时(结婚),蒙克却一再回避。蒙克在他的文字笔记里记录了他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还在小时候,我就憎恨结婚,我的多病而又神经质的家庭,使我感到自己没有享受婚姻的权利”。

图2《嫉妒》

又是童年的“创伤性情境”使这位艺术大师在婚姻态度上产生了恐惧、自卑、焦虑的心理,所以逃避是他唯一选择。还是回到蒙克童年时代,蒙克的母亲是一位善良美丽的女人,但疾病缠身,与蒙克父亲结婚后,先后生下5个子女,但都不健康,一家人在疾病与贫困中挣扎,他们不停地搬迁。可见,他的家庭缺少温馨、欢乐和安宁。婚姻、家庭的概念在蒙克童年记忆里就这样形成,即使到了已婚年龄,也无法改变他对婚姻的最初看法。由于家庭遗传,蒙克也患有肺结核,再加上精神疾病,这就更使他对自己建立一个完整家庭的不自信。他最终没有与拉森结婚,但是在《生命之舞》中却将情敌昆纳·海伯格画入画中(画面中肥壮的绿脸男人)。在他的许多笔记和一些作品中蒙克都表露出了对海伯格的嫉妒。对爱情他渴望,可是真正面对爱情时他又害怕,他的情感世界一直就处在矛盾、焦虑和恐惧之中。

他因自身的原因(疾病和不幸的家庭)而自卑,而这种自卑也加重了他原本就有的焦虑——对生活、爱情,甚至对自己无端的焦虑。《呐喊》这幅作品就很好地反映出了他焦虑和压抑的内心世界。心理学认为,焦虑是人面对压力威胁和可能造成的心理冲突情境的一种情绪反应,主要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御性的情感。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焦虑是由于儿童在社会中心理发展受到挫折和失败的结果。联系蒙克的童年生活经历,我们发现,其作品中的焦虑大部分源自于其童年“创伤性情境”,即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长期被疾病缠身。他说:“我的一生是在深不见底的悬崖边行走,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从我开始记事时,我就受到这种深刻焦虑感的折磨,我一直设法用我的艺术来表现这种感觉”。焦虑不仅是他一生的痛苦,也成为他必要的创作动力。作品《焦虑》《爱》《死去的母亲和孩子》都表现了其对生活、爱情、人生、死亡的不同程度的焦虑。

结语:蒙克的艺术是回忆和想象的联合,回忆更多地则是对童年悲惨生活的难以释怀。蒙克曾说:“我的艺术实际上是一种自愿的坦白,也是我和我的生活关系的自我剖白……。”的确,在其作品中,他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他的灵魂、悲伤、心血、他极少有的欢乐、他对死亡的始终关注态度,如他所说:“我总是与死亡生活在一起——我的母亲、姐姐、我的祖父、我的父亲,他们都相继离开了我,打开我记忆的闸门……。”蒙克的一生既是艺术的一生,又好似是被他童年凄惨生活经历所驱使的一生,他始终没有走出童年“创伤性情境”对其造成的影响,因而只能在回忆童年、重复童年中宣泄,直至生命结束。伟大的艺术作品不能全是痛苦的,但对于蒙克而言,痛苦的童年境遇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他的伟大艺术成就。

注释:

1.“创伤性情境”是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所使用的一个术语, 弗洛依德在分析儿童与母亲的关系时写到:“由于儿童缺乏理解力,母亲不在这个情境对他来说并不危险的情势,而只是创伤性的情势,说得准确些,当儿童感到一种应该由母亲给以满足的需要时,母亲不在这种情境将成为具有创伤性”。但艺术心理学家使用的“创伤性情境”这一术语,是用来分析艺术家童年生活中的特殊境遇,并不仅局限于母爱的缺失。

2.詹姆斯·卢格.《人生发展心理学》. 学林出版社,1996:489.

[1]徐挥 著.《艺术家的人格心理学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阿恩·爱格尤母(挪威),宋红梅 译.《蒙克》.湖南美术出版社,1989.

[3]阿恩·海姆,丁宁 译.《艺术走向心理学》.黃河文艺出版社,1990.

陈维艳,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研究方向:广告策划与会展设计,先后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蒙克创伤性阴影
超早期微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龄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树林里那看不见的稻田
你来了,草就没有了阴影
名画《呐喊》中的人原来不是在呐喊
蒙克的《呐喊》
Zhejiang Publishes Chinese Edition of Edvard Munch: Complete Paintings
阴影魔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