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才孝
(兰州市第十六中学 甘肃兰州 730000)
团队促提升——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的点滴认识
韩才孝
(兰州市第十六中学 甘肃兰州 73000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技能和理念提出了新的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许多教师的知识阈限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学现实需求。另外,新课程“综合性”“开放性”的理念倾向也使得部分教师感到不是很适应。所以,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教研活动如专业引领、教改沙龙、自我反思等开始出现。由于学科专业化和传统教学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很少有计划地一起参加教学研讨活动。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都存在着差异,同专业教学研讨虽有助于深入钻研本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但其不足也显而易见:知识结构单一、思维方式固化、教学缺乏创新等。而以上不足恰与现代教学理念背道而驰,新课标强调:“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
为使教师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学生的需求,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势在必行。教育理念不分学科,教学方法没有界限,我们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开展跨学科教育教研活动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有助于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有助于营造良好教研氛围、有助于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综合人才、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团队效能。
受此启发,学校建立了由教导处牵头、名师引领的“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实验团队”,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大家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理课老师有幸听到了《黄河颂》、《楚汉之争》、《黄河流域》等人文气息极浓的文史经典,文科老师也重温了早已陌生的《二次函数》、《牛顿第一定律》、《有性繁殖》等自然规律,大家还能一起进入美妙的音乐课堂,与孩子们一起随着那欢快的音符跳跃。这样的教育教研活动大家参加起来更有意义。
下面就跨学科听课谈谈个人看法。
所谓跨学科教研活动,即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组成新型教学研究组,形成新型合作关系,围绕某一特定的教学主题进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交流。在跨学科教研活动中,各学科教师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相互融合,在对话和交流中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保障此项活动有计划地顺利开展,我校每学期从三个层面予以组织实施。首先,班子成员全员参与每周推门课,要求大家按时参加听评课,教导处做好记录工作;其次,学校依托“名师工作室”和“三百双千工程”,定期组织公开课展示,展示期间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再次,学校精心挑选各学科中青年骨干组建“课堂教学研讨实验团队”,每月组织多学科的课堂研讨、教研论坛等教研活动。
1.跨学科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思考自身教学不足并寻找改进措施
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基本方式就是打破学科界限的听评课。教师以“学习者”和“观察员”的身份走进不同课堂,在自我学习的同时仔细观察学生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中所表现出行为,以此发现孩子们在不同学科中的差异性,静心思考本学科教学中的优势不足,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特色,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调整教学策略。
2.跨学科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间相互学习交流,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教学研讨实验团队曾组织两位物理老师为大家呈现同课异构课程—《重力》。两位老师专业的理论知识,高效的课堂管理,生动的教学情境以及有效的学生启发,都给听课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给年轻教师们给出了良好的示范。在听完两节精彩的实验课后,所有成员便进入评课、研课环节。
数学老师指出了直线与射线的区分,更体现理科的交互性与严谨性。英语老师也补充物理学科中符号的表示可以渗透英语单词,如本节课重力的表示为“G”,则可以跟学生强调单词“gravity”的缩写。语文老师则用现实主义流派和浪漫主义流派分别点评了两位老师的课,提出“高效”的本质是学生在一节课中能接纳、能吸收,学有所得。历史、老师则强调了自然学科的真实性,正好与人文学科进行了互补。
正是因为跨学科的团队,才有了内容精彩丰富而又颇具启迪意义的教学研讨。2016年3月,校长马莹和副校长韩才孝为我校实验团队成员奉献了两节学科迥异却同样精彩的示范课。马校长的《黄河颂》带大家回到那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让师生领略伟大而又坚强民族精神;韩校长的《弹力 弹簧测力计》又将大家引向那奇妙无穷的物理世界,以“那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和“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幽默设计阐释物理学原理。听课教师在享受人文美的同时也体验到了自然之美。
3.跨学科教研活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定期举行的教研论坛,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论坛上他们围绕主题各抒己见,相互争论,时而迸发出的思想火花,为思想敏锐者提供了研究的线索和方向。学校教导处组织过一次题为“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研论坛,活动以“学生课堂需要”为切入点,首先由心理老师从心理学角度介绍学生在课堂上有获得知识的需要,获得快乐的需要以及获得成就的需要。并且从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两方面阐述了如何用有效的课堂活动满足学生的需要。之后各学科老师围绕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学科特色内容,分享教学实践经验。
4.跨学科教研活动有助于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每学期实验团队成员都要组织“同课异构”活动,让不同的老师就相同的课题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依托名师工作室平台,工作室领衔名师韩才孝副校长与工作室成员兰州市三十五中王晓波老师以《变阻器》开展同题会课活动。王老师的课注重思路,从一个简单的能调节亮度的小台灯入手引入了变阻器的概念,然后层层递进,抽丝剥茧,一个又一个有趣的试验和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探究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时,王老师让学生分组试验,体现了“做中学”的思想,在练习时,王老师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消化这一节课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困惑,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难题,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韩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核心理念,韩老师在引入的过程中,把变阻器藏在电路板后面,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一种科学家、发明家的感觉,当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电学原件时,韩老师巧妙地运用了语文学科中常见的说明问教学方式,提出滑动变阻器的盒子里面缺一个说明书,那我们能不能通过探究,自己写作一份滑动变阻器的说明书呢?这个问题一下子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同学都积极地收集资料,进行实验,努力完善自己的“说明书”。然后,学生以简单的思维,朴实、有趣的语言,让大家在很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知识,而韩老师站在一定高度进行补充、概括、总结,借鉴了语文学科的说明文写作的生动体验,使得整节课丰富、完整、高效,最后通过大家的一起努力,终于为滑动变阻器制造了一份完美的说明书。课后,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发出了“原来物理还可以这样学”的感慨。
5.跨学科教研活动有助于提升管理团队整体水平。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团队成员能够深入了解学情、班情以及教师的教学情况,获取准确信息为后期工作安排提供必要参考,同时通过参与听评课可以极大完善管理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教研实践,我们看到了跨学科教研活动让教师跳出自己的学科圈子,听听看看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不仅重温自己曾经学过的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其他学科教师浑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的课堂机智,闪烁的人格魅力,巧妙的教学设计等都值得不同学科间教师相互借鉴学习,取他科之“石”,攻本科之“玉”,老师们“跳出学科看学科”,从而达到了丰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知识、拓展教学领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