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技巧透视

2016-03-01 23:14□罗
新课程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思维语文课堂教学

□罗 思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技巧透视

□罗思

课堂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师生互动,即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双方就某一学习主题进行对话的动态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的关键表现就是课堂提问,有效的提问具有以下作用: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②推动学生思维发展,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④加深师生感情,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把握有效提问的技巧,善于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创设情境,恰当设疑,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技巧

提问这种教学方式可溯源至孔子的 “问答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传达给学生,而学生的反馈亦可作为教师检测教学成果的一种参考。那么,什么是有效提问呢?有效提问是指 “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生成适切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质疑和对话,全面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并对提问及时反思与实践的过程”。提问就像是教师给出一块跳板,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攀登至新的高度。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大多数教师仍采用 “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提问多限于认知记忆层面,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其思维发展也受限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填鸭式”教学只能提供 “鱼”,却不能保证学生每顿都有 “鱼”吃,因而学生应掌握 “捕鱼”技能。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勇于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窠臼,结合当下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时代特征,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以 “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思考的习惯,积极充当学生学习路途中的引路人,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创设情境,高屋建瓴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千百年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正是语文的人文性铸就了千年文明的内涵,因而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对民族、对国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最基本的课本知识与技能外,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是优美的,这种美不仅体现在字、词、句的构造组合中,还体现在白纸黑字背后的无穷韵味里。因此,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与审美水平,通过自己的表述与传达,让学生感受、体会到语文的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与价值观。

“语文学习注重自我的感知和体验,因此,在课堂上,师生的有效参与、互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对语文的感知、体验,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提问前,应准备好充分的课前设计内容,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好的情境设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迅速将学生带入学习思考的氛围。抛出问题时,教师应当高屋建瓴,立足文本,围绕教学目标,结合重难点与学生的喜好,总体上形成系统性的规划。

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中国哲学向来讲究意境,即要留有一定想象空间,因而造就了中国人含蓄的性格与委婉的表达方式。这种意境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书法中讲究留白、园林设计中讲究迂回曲折,表现在教育中便是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便是启发式教学的滥觞。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继承传统优秀教育思想的同时也应顺应时代潮流,“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原则,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 ‘双边互动’,提高问题的启发性,深化问题解决形式的探究性,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不能一股脑儿地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倾倒出来,否则只会助长学生的惰性;同时,提问面对的是全班学生,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语言表达也应契合学生所在的年龄段。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提问效益,教师“要为学生搭置一些合适的台阶,让学生循此台阶拾级而上,只有在学生思维和记忆的最近发展区内,才能使学生进行类推、联想进而获得答案”,这样才能够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思考,而不是被动等待答案。

三、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当时刻关注课堂发展动向,并据此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比如,因为一个问题的提出,学生拓展至另一个有趣的问题,若与课文相关则可适当延展,若与课堂无关则应果断阻止话题的继续,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课堂。课堂提问虽然面对全班学生,但在一视同仁的前提下还应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

比如,有的学生不喜欢站起来回答问题,那么可以让他坐着回答;内向的学生不喜欢被提问,那么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他在小组内发言,然后逐步扩大至在班级发言;还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时容易紧张,教师应当缓解学生情绪,同时循循善诱,直至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与习惯培养的关键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大致了解,在知晓其性格与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学习上的引导。

四、发散思维,质疑权威

在语文教学中,主观性问题常常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因为个人所处的立场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亦有差异,所以答案千差万别,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也是拓展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好时机。因此,教师需要把握时机,抓住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动大脑、发散思维,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乃至教师都被所谓的标准答案 “绑架”,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思维陷入僵化。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权威,对于有疑点的地方要大胆指出,大胆说“不”,教师自己也要做好榜样,如此学生才敢于质疑,而“学生一旦意识到质疑、释疑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件责无旁贷的事,就会自觉地去学习,他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

五、及时反馈,鼓励为主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灵活应对,听了学生的回答后及时点评,且以鼓励为主。学生的答案不可能尽善尽美,对于正确的部分要予以表扬,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于错误之处,则要加以纠正,辅以针对性的问题,防止再次出现类似错误。点评方式也可以采取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积极评价,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教师应掌握课堂提问技巧,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的主动性,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也有一定帮助,更能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1]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0,(4).

[2]路秀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互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3]杨惠精.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16).

(编辑:易继斌)

G623.2

A

11671-0568(2016)09-0057-02

罗思,江苏省昆山市花桥国际商务城花溪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思维语文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