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人物史料 启迪学生心智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人物史料教学浅议

2016-03-01 15:40张丽萍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历史教学

张丽萍

(四川省成都石室天府中学,成都 610041)



巧用人物史料启迪学生心智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人物史料教学浅议

张丽萍

(四川省成都石室天府中学,成都610041)

本文主要从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角度,探讨历史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以历史人物作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倡导采用生动活泼、血肉丰满的人物史料作为历史课程开发的着力点,并提出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时代特征、贴近学生实际等作为课堂教学中史料开发的准则.通过鲜活的人物史料,联系时代背景,让学生感知历史情景、探讨历史问题、感悟历史真谛、最终感受历史价值,激发学习热情,学会学习,力图实现“育人为本”的历史教育新课改目标.

新课改史料教学启迪心智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新课改以来,虽然新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在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或教学评价里,“应试”的教学观念依然随处可见、根深蒂固,新课改的理念实则尚未真正内化为这类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如何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发展为主导、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优先目标,是“以知识为本”到“以育人为本”的新课程改革能否突破的关键.[1]

本文以历史人物为教学内容切入点进行探讨,围绕其开发课程资源,力图把枯燥、干瘪、结论式、符号化的“教科书历史”,还原成鲜活、生动、丰富、喜闻乐见的“真实历史”,让一个个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使学生了解历史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真正体会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整合教学目标,着力重难点,震撼学生心灵

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三位一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选择哪位历史人物、选择历史人物的哪段事迹等,都必须依据教学目标灵活确定,这样才能凸显学科的基础知识、核心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达成高中课程标准[2]的要求.

【案例】

阿里斯德岱斯与“陶片放逐”

阿里斯德岱斯是雅典政界的大人物.有一次实施陶片放逐法,他到现场观看,途中被一名男子叫住,说:“你能帮我写上阿里斯德岱斯的名字吗?我不会写字.”阿里斯德岱斯问:“你知道他做了什么坏事要写他?”那男子摇摇头,回答道:“我不知道.我连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只是大家都在说这人是个大人物,是正义之士,我听烦了!”阿里斯德岱斯不再言语,随即在其递过来的陶片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那年,他被逐出雅典.但没过三年,因波斯大军压境,他又被召了回来,执政官需要他的协助,对抗外敌.打败波斯后,阿里斯德岱斯当上执政官,但战争的第一功臣特米斯托克力斯又被陶片放逐法放逐.公元前417年,雅典人废除了陶片放逐法.

——[日]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3]

分析:

雅典民主政治作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起源,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此则材料一方面充分表明了雅典民主的普遍性、平等性和进步性;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了雅典直接民主的局限性:直接民主虽然动员了大多数人的参政积极性,但是不可或缺的还应有相应的政治素质.此则材料有助于学生把雅典民主政治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认识,认识其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反例】

拿破仑的死因

拿破仑失势后被困于圣赫勒拿岛上,1821年病逝.关于死因有多种说法.其一是因遗传性胃病.临死前,拿破仑告诉医生:“我几乎连续地不间断地呕吐,使我想到我的胃是我器官中最有病的一个器官,这也使我立即想起我的父亲正是患这种病——我要说幽门痛而死亡的.”其二是被谋害.1995年,法国科学家经过研究拿破仑的头发,发现其砷含量超过正常人的13倍,推断拿破仑被人谋害.其三是慢性砷中毒.因拿破仑居室墙上粘贴的是含砷的墙纸,潮湿使墙纸发霉,霉菌使砷化合物转化为挥发性物质弥散室内,年复一年,引发慢性砷中毒,使其神经系统遭受破坏.

——整理自部分课程设计[4]

分析:

拿破仑是一位关键性的、富于传奇色彩、蕴含时代特点的英雄人物,是讲解法国大革命不可错过的“点睛”人物.课程标准要求是“知道拿破仑帝国建立和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主力量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这则材料中展现的拿破仑死亡之谜虽是扑朔迷离、惹人遐想,但是其与教学重难点联系不大,并不适合当作核心案例来讲述,而且浪费课堂时间、降低课堂效率.

历史人物的选择,不能因为猎奇心理去夸大,“为了兴趣而兴趣”,把与教学目标无关的秘闻、野史、趣事都拿到课堂上.但诸如此类的材料,挑选后可以作为历史兴趣选修课上的“饭后甜点”,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证据意识.

二、突出人物特点,展现时代特征,散播人性光辉

教科书中的伟人在学生的印象里,往往是高高在上、刻板呆滞、不食烟火的“神”.实则历史上各种类型的人都有,有君子小人、忠良奸佞、书生政客、游侠流氓……“时势造英雄”,伟人们复杂性格特点的背后,往往深深印刻着时代的烙印.如果教师能成功地将伟人们从“神坛”上请下来,让其“血肉丰满”“立体多面”“个性智慧”,通过具体的、生动的事迹去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不用说教的方式强加于人,这会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内心的共鸣与震撼,体味到历史的趣味与深沉.

【案例】

赫鲁晓夫的“黑白墓碑”

1962年,赫鲁晓夫观看现代艺术展时,见到抽象派的作品,破口大骂:“这是诲淫的作品,不是艺术!”他对组织展览的涅伊兹韦斯特内说:“你的作品一文不值,一头毛驴用尾巴也能比这画得好!”涅伊兹韦斯特内直言相问:“您不是艺术家也不是评论家,您有什么根据说这样的话?”赫鲁晓夫大怒,蛮横地反驳:“我当矿工那会儿是不懂,我当基层干部时也不懂,在我逐步升迁的每一台阶上我都不懂.可我现在是主席是领袖了,难道我还不懂吗?”这种盛气凌人的权势话语,把涅伊兹韦斯特内镇住了.

一年多之后,赫鲁晓夫下台,成为一介平民.这时他开始反思,想到对涅伊兹韦斯特内的训斥,想到对知识分子的种种不公平,深感懊悔.他在回忆录里说:“我记得我粗暴地批评了涅伊兹韦斯特内,我表示遗憾.像我这样身居高位的人说这样的话,是不能原谅的.”于是,他请涅伊兹韦斯特内为自己雕塑墓碑,用这样的方式寻求和解与宽恕.涅伊兹韦斯特内用黑白分明的两色,寓意墓主的功过是非和善恶美丑.

——整理自《赫鲁晓夫回忆录》[5]

分析:

赫鲁晓夫是苏联历史上第一个改革者,他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对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改革有一定力度.但其依旧局限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决策失误贻害匪浅.苏联改革不是当前高考的核心考点,很多教师便有意无意缩减课时,对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瘦身.实则这课的学习对我们当今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极具借鉴意义,“黑白墓碑”寓意了整个苏联模式及在这一体制下每一位领导人的功过,学生在感悟人性的同时,提升时事联想及历史反思能力,从而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三、关注学生实际,呵护学生情感,启迪学生心智

贴近学生实际,除了学生的生活环境,也包括学生的思考和经验、兴趣和好奇、差异和个性等心理、生理各种实际,这些都是教师可利用、琢磨、设计的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关注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获得认知、情感、道德等多方面的更为真实的体验.[6]

【案例】

秦风的保育院生活

1938年3月,年仅12岁的秦风从家乡开封来到武汉,幸运进入汉口临时保育院.从小讨饭为生的他,认为出生后最好的一顿饭就是端午节保育院的“盐蛋粽子”.6月,战事紧急,师生们背着铺盖卷,向西逃难.无论是乘船还是步行,常常遭遇日军空袭.途中走不动的时候,大家一起唱《保育院院歌》:“我们离开了爸爸!我们离开了妈妈!我们失掉了土地!我们失掉了老家!我们的敌人,就是日本帝国主义……”

四川保育院操场周围的壁画上画着漫画“日本鬼子滚出中国去”,大门外的堡坎下写着“我们是下一代的小战士”.虽然简陋艰苦,但秦风等保育生至少可以安静学习,其课本第一课是《血!血!血!中国人民流的血!》,第二课《火!火!火!东洋鬼子放的火!》,第三课《东洋鬼子杀人放火,千千万万的难民怎样过!怎样过!》……

逢场天,歌咏组、话剧组的保育生纷纷上街演出,宣传抗日救亡;收割季,大家都要下地里做农活,帮农民收割麦子谷子;春节里,农民送来猪肉让保育生“打牙祭”……

——整理自《一册〈难童集〉》(载《成都商报》2015年7月)

分析:

历史教科书以大历史、大事件、大人物为主,那么挖掘小历史、小细节、小人物等课程资源,就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天地.这则材料介绍了抗战期间一名落难儿童“秦风”在保育院的生活、学习情况.一方面,他与课堂上的学生年龄相仿、心性相通,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代入感”,拉近学生与那段烽火岁月的距离;另一方面,天壤之别的生活境遇、反差强烈的社会状况,更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击,增进其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感慨国人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体悟国家富强、社会和平发展对自身、对社会、对民族的重要意义.

【反例】

苏格拉底的“苹果”

一天,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柏拉图最后闻,然后说:“我什么味道也没闻到.”苏格拉底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个蜡做的假苹果.苏格拉底说:“学生们,你们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就是过于信任我,没有选择相信真理.而且这么多人都跟着错,说明你们人云亦云,这是你们没有主见、放弃自我的表现.”

——来自网络

分析:

苹果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水果之一,而牛顿又使苹果成为“智慧”的象征,这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苏格拉底的“苹果”故事也流传甚广,其想通过寓言这种浅显易懂的形式,借助“苹果”这一普遍认知的事物,表现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精神内涵,寓意即是坚持独立思考、思想自由,粗看是符合本课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

但恰恰正是学生太过熟悉苹果和蜡的味道,非常容易引发已具备一定思辨能力和史料探究能力的学生的认知冲突,“蜡与苹果味道不同”等联想容易引发学生思维混乱,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所以,挑选史料的过程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自然是好,但更重要的是贴近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实际.

“历史不是僵死事实的简单堆积,而是由活生生的人创造的,历史研究中考察人的内心活动十分重要,其中‘伟大人物’的动机与行为常常影响历史进程.”[7]以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案例,能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让学生感知历史情境,感悟历史问题,了解历史环境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理解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贡献,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我们的历史教学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8]历史人物的选择、历史片段的截取、历史话语的表达等都必须服从于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突出时代特征,尊重客观事实,创设吸引学生的历史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使其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来,更好地为课程服务.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最好体现!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历史人物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人物传记;如果从来没有过一次和历史人物刻骨铭心的对话和体验,从来没有一个令他怦然心动的历史人物作为他的精神导师……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历史教育.”[9]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任世江.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聂幼犁. 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研究——案例分析与点评[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5][苏]尼基塔·谢·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回忆录[M]. 述弢,王尊贤,袁坚,等,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6]夏辉辉. 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何成刚,夏辉辉,张汉林,等. 历史教学设计[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郭富斌. 历史教学要“眼中有人”[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 (10).

(责任编辑:马玲玲)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历史教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