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静
浅议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熊静
文化导入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结构,在交际中更加准确地使用语言,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当前大学英语课堂中,文化导入尽管受到重视,却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教学方法。文章结合课堂教学实例与前人理论的成果,对当下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提出建议。
文化导入;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对二者关系逐渐深入的认识,外语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已经被各学者、教育者视为必然,其重要性已无须赘述。大学英语教学阶段,学生对基础语言知识的掌握以及较为熟练,更多的是对语言使用能力的锻炼,这就牵涉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其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便越发凸显出来。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从导入内容的选择到导入方法的确定,都需慎重做出决定。无论高校教材编写机构还是高校教师,都应当就“教什么、怎样教”这两个问题,展开思索。
这个问题在教学当中一直存在争议,“文化”这一概念,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内涵、社会风貌、历史沿革以及民族心理特征等的总和。这使得文化内容出现在课堂中时,教师难以进行取舍,究其原因,一则文化范围过于广泛,二则文化概念较为模糊,三则文化内容难以分类。因此,文化内容在课堂中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应该以哪方面内容为重,向来是引起教学者议论的焦点。
以吕必松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知识文化是“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交际文化则是在同一过程中,直接影响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和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划分,对于指导教学中文化项目的选择,有着实际意义。教师可根据“是否影响信息传递”这一点,选择文化导入的内容,制定学习项目。然而这样的划分,难寻系统的理论依据,且二者交叉较大,在许多关联紧密的文化项目上,难以划定其所属。故而教师可以其为参考,却难以以此为根据进行系统分类和教学。
魏春木、卞觉非则认为,应当将文化导入的内容分为文化行为和文化心理。行为是文化的表层,是动作的,外显的;而心理则是文化的底层,是观念的,内隐的;行为受到心理的支配,心理是行为的根源。将文化划分为行为和心理两个范畴,如问候、点餐是文化行为,谈论天气、尊重女士则是文化心理。这样的划分,对应到具体的文化内容上,确实一目了然,似乎很容易分类,以此为依据编排教学内容,也更容易明确教学目的。但缺点则是,由于文化这一概念内涵十分丰富,人们很难把所有的文化内容以这样的方式一个一个单独列举,无休无止地细分下去。
束定芳、庄智象则认为,文化导入的项目可分为词语文化和话语文化。前者指代的是在词汇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附加意义和感情色彩,尤其是其民族特有性和文化不对等性,也就是说,在词语的教授当中,引导学生不要拘泥于对等的文字含义,还要深入挖掘词语背后的文化差异和情感差异。在话语文化则主要包括不同文化中的话题选择、叙述风格、语言组织等,这些在实际的话语当中,都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过去,师生多注重对知识的累积、对文化的吸收、对交际能力的运用,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从来不是一个文化的单向输出,而是两个文化的相互交流。许多学习者在交际当中,尽管可以很好地理解对方的文化和知识,却无法用外语输出自己的文化知识,在介绍自己国家的人文历史时,变成了“哑巴”,丧失了表达能力。要想弥补这一缺失,大学英语课堂中应该适当加入“中国元素”,培养学生对本国文化的反向输出能力。
文化导入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绝非教师对文化内容的随意讲解或学生的粗略浏览就能达到预期效果,而是有其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对文化内容的导入必须以实用性、阶段性、适合性为原则。实用性要求所导入的内容必须能够为学生所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尤其可以考虑学生今后的职业需求等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和实践中产生良好的循环效应。阶段性原则,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一方面要注重所教授文化内容的连贯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另一方面则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文化水平、学习能力水平决定所学内容。适合性原则,即文化内容必须适合当前学生的需求,重点放在具有广泛实用性的主流文化知识上;教学方式也应因材施教,注意教师讲解与学生主动学习之间的适度,应让学生成为文化的主动吸收者和实践者。
其次,在文化导入中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教材编写中较普遍使用的是注解法,即编者以课后注解的方式将文章中容易引起理解困难的不同文化词汇或表达习惯对学生加以解释。这样的方式相对简便,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教材编写,但由于语言点的分布零散,缺乏系统性。另一较受欢迎的方法是融合法,即将文化导入内容和语言知识材料编写在一起,比如一篇精读课文的内容本身就是对某一文化习俗、文化现象的介绍。这样的做法让文章内容更为生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缺点是,这样的材料编写很难全部从原汁原味的目的语材料中截取,而不得不以牺牲材料的真实性为代价进行结构上的改写和编排。
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除会跟编写时一样采取注解法外,也喜欢使用实践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如听说读写等来学习和了解文化知识。英文原声影视作品、歌曲、文学作品等,往往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但这样的方法对学生的语言水平具有一定要求,且教师在材料选择上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其次,中外文化比较也是文化导入的一个重要步骤和手段。对国外文化的吸收,不能是单向的、全盘接收的、毫无思考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中外文化同一成分进行比较,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今后的使用中更加准确、恰当;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比较,形成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和学习能力。
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结合多方的研究材料,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进行了反思,现本着抛砖引玉的想法,在此说明一二。
1.提高学习动机,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为目标的文化导入
无论何种形式、何种环境、何种内容的学习,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不能从根本上对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内容产生重视,正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跨文化的交际这一事实,则难以对学习产生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就必然要对其文化加以了解,否则所学只在浅层,必将在实际使用中产生问题,更甚之引发理解偏差。唯有学生树立了这样的正确观念,有了跨文化的意识,才能在学习中主动挖掘语言表象下的深层文化含义,从而掌握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正确运用。
2.注重与本国文化的比较,以实现跨文化交际双向输出为目的的文化导入
前文已经说过,文化的交流从来就是双向,输出与吸收同样重要。而要实现双向的交流,仅仅学会对方文化的含义及表达显然远远不够,还要能够辨析双方文化的异同,在交流中适当取舍,并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进行本国文化的输出。例如,在给外国友人介绍“龙”这一传说中的生物时,不能简单以dragon代之,而应该仔细阐明中国的“龙”与西方的“dragon(恶龙)”在形象、起源、象征意义等方面的不同,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和文化输出。这样的双向比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并且能防止“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持续恶化,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着实际意义。
3.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学以致用为目标的文化导入
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实践服务,如果对文化的导入始终停留在空洞、虚无的观念层面,则学生的学习动力难以维持,教师的教学也不易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文化导入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一方面可将文化从空泛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工作学习项目,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跨越学习和实践间的鸿沟。
尽管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已经被广大教材编写者和教学实践者加以肯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学实践还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这一部分的教学都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就教师而言,在目前诸多问题尚没有取得一致的权威理论进行指导的前提下,如何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是难题所在。就学生而言,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只注重语言的功能性知识,在乎的是学到了多少词汇、多少搭配、多少技巧,而对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缺乏探究意识,不求甚解;对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和现象,通通以“固定搭配”“约定俗成”囫囵而过。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水平、教学需求、教学环境等多方条件,综合考虑文化导入的内容选择及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翁燕文,徐永军.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100-103.
(编辑:秦俊嫄)
本文系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改课题“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编号:JG2015-4)的研究成果。
G642.4
A
1671-0568(2016)20-0030-02
熊静,硕士,遵义医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