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研究

2016-03-01 15:05孙敏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学习者信息化情境

□孙敏

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研究

□孙敏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院校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分析了高职信息化教学水平发展现状,指出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并从教学目标、课堂组织、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分析了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信息化;教学设计;建构主义理论

一、高职信息化教学水平现状研究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衡量一个高职院校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的发展是教学领域中的一次革命,为提高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模式起到推进作用。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都在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程度。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利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在讲授“经济学入门”时采用了翻转教学的模式;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提供免费开放课程。国内方面,教育部《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第一条就指出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为导向,推动教育理念变革,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正如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所言,全国以及各地区的信息化教学比赛,还处在以比赛促进教学的阶段,信息化教学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深度运用。

高职信息化包含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素养、应用整合等几个方面。根据江苏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情况调研,目前大部分学校已经搭建了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完成了基础设施工作;部分老师上传了课程资料,包括课件、习题,制作了一些微课视频,完善了课程的信息资源,但在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目前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大部分以低水平的“事实呈现、提供示范”为主,缺乏较高水平的“创设情境”、引导“自主学习”,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还有待加强。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是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基于教学对象(特定学习者)的特征,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环境,最终支持学习者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的系统活动。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即借鉴信息技术来设计教学活动,使高职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达到学习的目标。

信息化教学设计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开始盛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从早期的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发展而来,它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教学而言,教师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不同的观点,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方式;教师应重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将其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最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影响,出现了翻转课堂、适时教学和混合学习模式,其核心思想都是利用信息化环境中的优质资源组织教学,促使学生在课内和课外的自主学习。

三、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随着全球行业的快速发展,技术革新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孤立的专业知识和单一的技能已经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技术工人必须学会应用知识和技能,具备在新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化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和学习方法;并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交流合作,共享信息资源,最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课堂组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在传统的课堂上,课程资源主要是课本和课件的形式;在信息化教学中,课程的资源更加多样化,如基于单个知识点的微课、动画、系列图片或是PDF、工程文件、网络试题库等。教师在课前就可以将这些教学资源上传到学校的教学平台,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可以利用教学平台的信息资源组织教学,小组协作完成任务,商讨方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并解答;课后利用教学平台提交作业等。信息化教学渗透到了课堂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一种高效的课堂组织方式。如“庭院水景设计”教学单元,教师利用电子教室布置某别墅庭院水景设计的任务,提供了水景形态设计的微课视频;针对课程中的“图形组织原则”难点,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动画预览的方式观看设计的水景几何形态,指出图形的组织要“统一协调且有趣味性”;同时,教师提供园林植物素材库供学生选择常用的水生植物;之后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针对方案的效果,教师提供了Sketchup、Lumion等三维软件模拟设计效果,让学生的设计方案直观化;最后通过教师评价、业主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分组作品进行评价。课程中运用了视频、动画、三维软件、电子教室、植物素材库等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学生对水景设计的“意义建构”,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高度融合。

3.教学环境:创建真实的“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这种情境可以是真实的生产、生活材料,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仿真的场景,或者通过游戏的方式创建真实的情境。如“4G传输网的设计与组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给出社区的三维模型图,要求学生在这样的场景环境中组建4G传输网,引入真实的任务情境。在“藏式传统建筑的门窗装饰”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师在模拟仿真系统中创建了三维藏式传统建筑的门窗构建,让学生自由组合搭建部件,当学生组件搭配正确时,系统就为学生加分。布鲁纳认为:“让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所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加方便有效地创建真实的情境,模拟今后工作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形象化和直观化,帮助学生实现意义的建构。

4.教学方式:问题导向、任务驱动

教育实践表明,学习者即使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也不意味着他们能够恰当地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布鲁姆将教育的认知目标分成了6大类: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记忆和理解属于较低层次的认知目标,要使学生能将习得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并能分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组织原理;创造出新的模型和结构,这是属于较高水平的认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真实问题相联系,促使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和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围绕一个具体的任务展开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利用学习资源,或是与他人合作主动寻找资源来分析解决具体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与人协作的精神。任务可以包括总体任务和阶段性任务,任务的设定既要和已有知识相连,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以满足高水平学习者的需求。

5.教学评价:多元评价

传统教学中,一般注重教师评价和期中、期末的总结性评价。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的每次作业或完成的任务都可以上传至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平台上相互评阅,便于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生生互评,或是校企合作人员进行评价;在评价标准上,可以从任务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程度、学生参与程度、学习态度、汇报次数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将评价规则事先公布于众,通过多元的评价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完成任务。

信息化教学设计从确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开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组织教学,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多元评价。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寻找利用资源解决新的问题,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王欣,杨泽伟.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4,(5):76-78.

[2]王寅龙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6):15-18.

[3]李明洁.元认知和话语的链接结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编辑:秦俊嫄)

本文系2015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研与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以建筑动画项目实训课程为例”(编号:YS20150811)的阶段性成果。

G712

A

1671-0568(2016)20-0015-02

孙敏,硕士,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学习者信息化情境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