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艳
以问题为媒介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鲁艳
【摘要】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主动思考的价值,并逐渐利用问题为媒介开展教学活动。文章结合教学经验,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应以问题为媒介,以设置难易适当的问题为前提,以历史隐性问题利用为条件,以史料内容牵引问题为纽带,以探究教学难点问题为途径,以自主合作探究问题为手段,探讨高中历史问题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问题媒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更是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历史教学应促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更好地学习和内化历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放弃以往那种单靠死记硬背识记知识的教学方式,注重利用问题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高中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迁就低水平的学生,历史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常常有意降低问题难度,提出一些诸如“商鞅变法在哪一国进行?”“瓦窑堡会议召开时间?”“美国卷入太平洋战争是在哪一事件之后?”等浅显问题,随堂测试并巩固这些知识点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地设置这样简单的问题,那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很难调动起来,也难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
相反,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过于复杂、深奥,学生就会感到迷茫,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解答,久而久之就会打消学生的学习信心,不利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依据,适当调整问题难度,注重问题的梯度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进而逐步提升学生分析、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进行“开创外交新局面”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围绕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设置系列问题:“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缘何得以改善?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国、美国以及世界形势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问题的难度逐步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也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会努力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在思考适当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在传统教学中,对于书中的重要知识点和结论性文字,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通过背诵的方式强制记忆,这不利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同时也会阻碍其历史思维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巧妙设置问题,充分挖掘结论性文字背后所隐含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清晰的历史知识脉络。
比如,在讲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内容时,教师可根据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国际贸易体系和世界货币体系两大知识点,向学生提出激励性的问题:“二战后,美国占据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你们知道这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吗?”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确立,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大家分小点加以思考。”这样,学生会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利用倒推的方式分析历史结论,能够有效降低问题的难度,使得整个思考过程更加充满趣味性,帮助历史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显著增强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近年来,高考历史很多都通过列举史料、创设问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在历史史料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历史史料是基础,核心是以史料为依据,创设出具有一定深度、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究,找出历史史料背后隐含的历史知识,深入理解历史知识。比如,在讲授洋务运动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史料创设探究问题:
史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史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造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问题:①史料一中的“剿发捻”“勤远略”分别指称什么?“剿发捻”“勤远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②为了达到预定目标,曾国藩都有什么作为?③根据史料二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通过创设具体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一直在被动地接受,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较低,基本不会主动去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新课改实施之后,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但是,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突出问题的媒介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过多的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而用于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时间则非常有限,这样会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以问题为媒介开展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重难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不是无止境地提出和解决问题。比如,在对“辛亥革命”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笔者没有过于急迫地将教学问题抛出,而是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讲出心中的疑问。有个学生就提出了:“同盟会也没有提出要反抗帝国主义啊,而且孙中山也获得过帝国主义的支持,那为什么还要说反对帝国主义是辛亥革命的一个特点呢?”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笔者鼓励学生合作探讨,积极发言,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不一会儿就对辛亥革命有了新认识。又如,在讲授“儒家思想”相关知识点时,笔者相继抛出了:“儒家思想产生的因由是什么?期间发生了哪些演变?发展趋势呈现出哪些特点?我们应怎样进行评价?”等一系列重点问题,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逐渐梳理出课程知识体系,并且增强了问题意识,顺利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内容。
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和提升学生思考、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上,而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最有效的是问题教学法,通过问题的创设能够带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他们自主选择预设问题,引导其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将资料汇总之后进行小组讨论,指导他们找出问题答案,完成探究任务。比如,在讲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时,可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在分组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娱乐、服饰、器物、交通等方面自由选择一个主题,鼓励小组成员自主收集文字、影响和图片资料,并引导和帮助学生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制成PPT课件,由小组派代表进行演示和讲解,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总之,高中历史课应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注重设置有效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且注意问题的难易度,根据实际教学需要,不断思考问题教学的新方法,让问题成为激活历史课堂的主要媒介,从而更好地推动高中历史教学发展,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莫尔攀.论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界,2012, (28).
[2]赵菊梅.有效教学之问题教学法初探[J].学周刊,2011,(26).
[3]鲁晶.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教学法浅谈[J].速读(中旬), 2014,(6).
(编辑:朱泽玲)
作者简介:鲁艳,湖北省武汉市第十六中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6-00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