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弇山小学 陈国强
依托“好问题”:落实目标,创设机会,学会学习
□江苏省太仓市弇山小学 陈国强
在新课程指导下,伴随着对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本质的思考,当下的课堂实践正处在从“学会”走向“会学”的转型过程中。“以生为本,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必然方向,“生本教育是中国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主流理论和实践模式”。然而,课堂观察发现,在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课堂实践中,却往往出现“形活神散、目标游离”等诸多问题,让实践者烦恼,也让关注者担忧。笔者认为,要实践“以生为本,学会学习”的课堂,首先要把握教学目标,其次要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不管是目标的把握,还是机会的创设,关键的载体是“好问题”。只有把目标分解到具体的问题中,才是教学目标的真正落实;只有把机会留在问题的探究中,才会发生自主合作的本质学习;只有在问题的生发中,才能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思维创新。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纲,纲举则目张。对教师来说,目标可以是抽象的、描述性的;但对学生来说,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如何把“‘抽象的、描述性的’的‘教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的‘学的目标’”呢?我们认为,实现这个“转化”的载体就是“问题”或者“问题链”。所以,在预设教学思路和方案时,教师必须梳理知识的逻辑联系、分析知识的本质要素,并把“目标”分解、落实在具体的“问题”或者“问题链”之中。课堂上,抓住了“问题”这条“纲”,就能较好地避免学习活动神散、学习目标游离的现象。
【案例1】周彩娥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数学《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第一个环节“感悟”,设计了“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这一核心问题,首先通过从“生活图片”到“几何图形”的直观演示和对比中,让学生感知、体验“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本质——大小变化、形状不变。接着让学生感知“现在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各自对应的长度比,得出放大或缩小的倍数是不变的;同时,通过实例的猜测和验证,感知“图形放大和缩小”中长、宽、周长、面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对“核心概念”有了清晰的体验和感悟。第二个环节“运用”,例4:“按2:1分别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设计了“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是什么意思?”、“你准备怎么来放大?”让学生先分组讨论,再独立操作,最后展示展讲。特别是在“直角三角形的放大”过程中,学生通过“数一数”或“量一量”,得出了先画两条直角边,再连接斜边的办法,并验证了直角边放大了2倍,斜边也放大了2倍的结论。“在现在的课堂中,其实都有两个层次的目标,一是内容目标,二是超越内容的方法或思维的目标。哪一个目标是课堂的重点目标?怎样兼顾两个层次的目标?怎样让一堂课更好地为整个课程服务?这应该是教师思考的问题,但这又恰恰是大家容易忽略的视角。”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言,包括:①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②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③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如何落实这样的教学目标呢?执教者围绕“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是什么意思?”、“你准备怎么来放大?”一组问题链展开教学活动,看似轻描淡写、平淡无奇,实则自然流畅、教学无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也是培养主体学习能力的根本途径。然而,在长期被动的学习方式影响下,当老师一下子把“学习”交还给学生的时候,却发现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往往“没话说”或者“不会说”。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些公开课中的“假合作、假讨论”。我们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本身是需要指导和训练的,其中最为基础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有话说’”。因此,一节课中以什么话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在什么时候让学生“自主合作”?这些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2】叶萍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数学《认识倒数》一课,围绕核心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首先设计了“乘积是1的两个分数互为倒数”这一命题,让学生在举例的过程中感知找一个分数的倒数的方法和规律,并通过对互质数、因数、倍数概念的回顾,理解“互为倒数”的意义,课堂气氛轻松,自我总结到位,更充分感受到了“倒”字的直观和形象。接着,叶老师把“分数”改成了“数”,抛出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呢?”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组内交流。“一字之差”的两个问题,既是对核心问题的重复,更是对核心问题的本质性探究:首先是对“分数”和“数”的辨析,数包括了分数之外的小数、整数、自然数等多种形式;其次是找一个数的倒数,在不能“倒过来”的情况下,倒数究竟意味着什么?于是,5的倒数、1的倒数、0的倒数、0.5的倒数、a的倒数等纷纷进入了孩子们探究的视野。小组讨论活跃,梳理概括科学,不仅对“倒数”意义的理解以及找“倒数”的方法有了更加全面的感悟,更重要的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了数学的趣味性和逻辑性,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
对于“核心问题”的自主探究是学生对“核心概念与基础知识”理解内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对“核心概念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灵活应用的能力也就越高。“教师在课堂中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讲课,而是组织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那个切入本质学习的学习活动的设想’。一堂课的价值并不在于它能马上解决什么,而是它促成了学生的哪些学习经历。从某一时段看,内容似乎是重要的,但从学生长远发展看,学习方式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笛卡尔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学会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所谓“不善学,虽勤而功半”,“善学者,师逸而功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呢?我们认为,应该从“学会提问”开始。课堂上,鼓励学生在思考中出现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要积极、及时地提出问题,并尽可能把相互质疑、相互交流的时间留给学生;即便课堂上没有时间,教师也应该引导并指导同学们养成课外相互探究问题的习惯。
【案例3】丁蕴珠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数学《圆柱、圆锥的复习整理》一课,第一部分“知识梳理”,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独立整理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等基础知识,并进行了小组交流。第二部分“自由空间”,出示了一个“底面直径20厘米,高30厘米”的圆柱直观图之后,抛出了“展开想象,你想提出怎样的问题”的问题,并宣布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每人提1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上台交流,最后相互评价,产生优胜小组”。把提问的权利交给每一个学生,同时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表达个人理解的机会,又激发了整个小组对最后所提的4个问题的种类、难易程度、新颖性等方面深入探究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的气氛非常活跃,也非常投入;全班交流后的相互评价更是精彩纷呈,学生自我归纳了问题的两个大类:关于面积和关于体积。关于面积的实际问题包括底面积、侧面积、或若干个面的面积;关于体积的实际问题包括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等规则物体的,还包括其他不规则物体的,但最终是要把“不规则的”转化为“规则的”来解决的。
在阶段性复习中,借助学生原有的基础,给学生留出自我提问的空间,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日常教学中“新问题”的生发,可以是老师根据教学需要预设的,也可以是在教学过程中偶发的,课堂上学生出现的独具匠心的想法、或者质疑、或者一个错例,都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辨、学会学习最直接、最生动的教学资源。《中国教师报》记者翟晋玉说“好的教学,不应该终止于所提问题的解决,而应该引发新的更深、更广的问题,应该引导学习者把课堂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科技发展联系起来,一节没有完成预定教学任务却引出学习者深层问题的课,不仅不该受到批评,而且可能是一节好课。”
课堂教学是“系列问题”提出并解决的活动过程。“问题”既是教学目标的载体,也是教学过程的支点;“核心问题”更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动力源,也是切入和发生本质学习的最佳机会;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联想并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那么他们离“学会学习”就不远了,而且反思、批评、创新的精神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生长。
[1]傅国亮.生本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主流理论和实践模式[J].人民教育,2012(3-4).
[2]张丰.站在学生身后的教师——美国课堂给我们的启示[J].人民教育,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