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共同体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6-03-01 14:25海南省三亚市教师进修学校黎海珍
新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研训教研组校本

□海南省三亚市教师进修学校 黎海珍



区域共同体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海南省三亚市教师进修学校黎海珍

校本研训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制度。校本研训是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为贯彻省教育厅《海南省2009年-2013年度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精神,根据《海南省2009年-2013年度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分层培训与考核指导意见》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各中学开展“校本研训”的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我们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推进新课程改革;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重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为内容,以课堂教学课题为载体,以中学各学科各年级集体研习掌握备课、上课、命题、辅导、评价等教学基本功为核心,切实提高中学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以各学校为共同体成员、以年级任课教师为研究主体、全员参与研究,以校本培训先进学校为首席、辅以专家引领,以科研为手段,把研训结合起来,通过同课异构、交流、研讨等形式,牢牢把握“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三个核心要素,扎实开展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工作并初见成效。

一、领导重视、制度保障

为加快实施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发展规律的步伐,我们成立了市级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工作指导小组,建立了一系列校本研究工作制度,出台了《三亚市中学教师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运行方案》,努力为学校实施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规范工作制度。为了确保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工作的顺利推进,我们采取了“机制制动、骨干带动、上下互动”的措施。机制制动:我们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成立了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指导小组。骨干带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中的作用。上下互动:从教育局到学校、到教师,对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工作形成共识并付诸行动。

——联络员制度。建立了联络员制度,由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和教研室教研员自带课题,分工负责,落实到校。进修学校教师和教研室教研员不是作为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培训者的身份参加课改,而是与教师一样,上“下水课”、“研究课”、“示范课”,送课到校,带课到校,与教师一起进行扎扎实实的校本研究。

二、共同协作,推进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

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分以下几个阶段向前推进:2009年9月,我市教师培训机构召开10所有代表性的中学校长参加的校本研训研究动员会;2009年12月召开全市中学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启动大会;2010年4月在市第二中学,政治、体育、音乐等学科做全省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备课基本功研训活动观摩,由省中学教师培训中心组织全省各市县教师培训机构和部分中学校长参加观摩,并进行研讨交流;2010年8月,在教师进修学校和4所首席学校开展了“正确把握教材,提高备课教学技能”学期主题研习活动。推进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1.召开协调会议。由于涉及到4所学校联动,由4所学校的教导处负责协调,组织各校相关教研组组长统一策划,制订出相应的活动计划和操作方案,为活动的顺利展开做好充分准备。

2.各校相关教研组独立开展准备、实践探讨阶段活动。先开展以“正确把握教材,提高备课教学技能”为主题的资料搜集和学习活动,统一组员思想,明确活动主题和目标,并进行分工。然后,各组员以个人或几人合作方式,分头进行备课设计、课堂实践。最后,组内交流,形成本校教研组的集体教案。

3.合作组联合开展“备课教学技能”课堂教学现场研讨活动。由4所学校合作,用半天时间,在一所学校集中展开相关学科的“备课教学技能”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完成现场研讨与对话交流任务。承办学校还必须做好相应学科组整个现场活动的会议记录、讨论记录,以便于后期反思研讨活动的有效跟进。

4.各校相关学科组独立完成活动反思与小结。结合活动的实际情况,各校相关教研组老师在现场合作研讨后,再利用1-2周时间进行分组反思与小结,并结合个人体会撰写相关学科论文或活动心得,组长则负责完成本教研组的活动小结。承办学校相关教研组组长负责完成本次活动的总结,并分发给相关合作学校的教研组备案。

三、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的几点启示

以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为特征的新的校本研训活动,由于涉及到多所学校,必须更注重发挥各校间合作与联动的特性,更多强调相互间的密切合作,携手共进。因此,其活动特点、活动形式、活动价值都值得我们去加以认真思考并逐步完善。

1.活动特征。

(1)活动具有区域联动性。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从其本质上看,它具有“跨界学习”的特质或运作机理,校本研训不是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作为教师的一种学习与工作方式,不断地和社会的其他方面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的,其表现是相互的、双向的。这种相互依赖主要表现为:彼此之间对合作的重要意义达成共识;能够高效及时地获取和相互传达信息;能够以共同关心的问题为导向,在一个平台上,各种观点、方法充分地碰撞、交流;能够开辟实质性合作与协调的可能途径,变潜在的资源优势为可利用的资源,等等。它突破了过去研训思维狭隘观的束缚,也与单纯的帮扶式的校际结对有着明显的区别。以往从“校内”走向“校外”的交流,往往呈现出“‘强者’向‘弱者’的输出”,或“‘弱者’向‘强者’的汲取”,“我教你,你学我”和“你帮我,我学你”,说到底,这属于一种“输出——接受”式的单向交流方式,双方的地位很不对称,无法真正发挥其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功能。正因为如此,本次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突出了“区域”、“合作”和“联动”特性,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合作中的“对话”成分进一步增强。将合作体成员在联动过程中参加的业务竞赛、教研组建设评优等作为一项联动效果来进行动态考量,也促使各成员相互间配合更加密切,责任意识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2)活动具有互利互惠性。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所拥有和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很难完全满足教师开展校本研训、实现专业发展的需要。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能为跨界学习提供充足的、丰富的资源,由于其“对话”群体的不断扩大,“对话”成分的进一步增加,相互配合的日益密切,参与各方都能从思维的相互“碰撞”中汲取更多的经验,得到更多的启发,因此,它是一项能够获得双赢甚至是多赢结果的活动机制。

(3)活动具有时代性。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研训机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市大力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进程的形势下提出并确立的,它是我市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的一项重大举措。“校本研训中的跨界学习的发生有利于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解决区域与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不同学校之间的不平衡问题。这能使相对落后区域或区域内相对弱势学校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扩大,同时又能使之共享或利用先进区域或学校的人力、物力等有力资源,大大加快其发展速度”。这种多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方式是当前大范围提升师资整体素质、尽快缩小城乡师资差距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与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相一致,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的烙印。

2.活动形式。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其展开形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教学沙龙、“同课异构”教学展示、师徒结对互动交流、网络交流等。

教学沙龙一般适用于以主题确立、理念的交流、观点的碰撞、相关理论资料学习为主要任务的活动;“同课异构”教学展示一般适用于实践交流阶段,有利于借助课堂教学这个平台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像组内实践准备和校际实践交流一般都采用这种形式;师徒结对主要包括传统的个体结对和教研组集体结对两种形式。前者比较注重个体的专业发展和培养,后者在关注组员个体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教研组整体的建设和发展;网络交流是一种全方位的交流方式,可以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它是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机制的主要活动模式,值得进一步加以推广。

3.活动价值。

(1)它丰富了校本研训的内涵,延伸了其外延。以“对话”为本质特征的研训活动,它需要在更大范围的“学习共同体”中进行。活动模式的推行,不但使人们对校本研修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客观上也促使传统意义上的教研组这个研训团体得到了“扩容”,研训空间和交流层面进一步扩大,研训方法途径也自然更趋于丰富性和多样性。这实在是一种校本研训文化创新。

(2)催发了新的研训动力。关于校本研训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各学校校本研训活动的发展不是很均衡。究其原因,除了部分学校由于规模相对较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业务“领头羊”、难以有效形成研训氛围等客观因素外,大家对那种因校本研训的认识疲态而引起的负面影响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对于师资力量相对雄厚的城区学校来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取得一定成绩后,或多或少会出现一段自身专业成长发展的“沉寂期”。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机制的实施,从某种程度上唤醒了他们的“沉寂期”,重新催发了他们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动力。

(3)加快了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进程。校本研训活动的最终指向是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的发展和学校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学习共同体”,无论是进修学校相关部门,还是各校的领导以及参与其中的教师,都会比以往更加重视校本研训的过程,尤其是更加关注“对话”的次数和质量,这自然也会促使参与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个体的努力会促使教师群体研修质量的提高,逐渐形成“群体效应”。这种“群体效应”对形成良好的校本研修氛围,加快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进程是十分有价值的。

四、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的几点建议

尽管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其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有些问题可能还需要我们加以进一步的研究解决。

1.活动的参与面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各合作组往往采用各校轮流承办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集中研讨阶段任务。由于学校现有条件的限制,承办学校的场地和设备往往难以保证,客观上也造成其他合作学校参与教师人数受到限制,影响了活动参与面。建议合作体各校以学科为单位,分别同步承担相关集中研讨任务,让相关学科的所有教师都有机会参与,从而有效提高活动的参与面。

2.专业引领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的联动基本依靠各校现有的力量,专业引领的力量显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建议各校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网络资源进行业余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3.活动经费有待进一步保障。联动体活动次数的增加,参与人数的增加,活动地点的增加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予以保障。由于义务教育段各校的办公经费普遍拮据,有时也难免会影响其组织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尤其是举办较大规模的活动,专家邀请、工作就餐等开支还是比较大的,很多学校在经费承受上有困难也是难免的。

区域校本培训共同体活动机制的实施,尽管还面临许多困难,但它深化校本研训改革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已经成为当前有效提升校本研训质量,加快教师群体发展的催化剂,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完善。

猜你喜欢
研训教研组校本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