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丽媛
基于同伴辅导的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伍丽媛
在分层教学法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将学习者分组进行教学,有利于改变原来班级集体授课制的“一刀切”的弊端,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但教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关注照顾到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文章探讨将同伴辅导教学法与分层教学法结合起来,提出基于同伴辅导的分层教学法,并在“二维动画制作”实验课程教学中应用,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对同伴进行辅导,不但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同伴辅导;分层教学法;“二维动画制作”课程
班级授课制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计划地做好学校工作、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这种模式往往是以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代价的,常常出现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现象。分层教学法就是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等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求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的一种教学法。然而,目前的分层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教师精力不足、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那么,如何改进当前的分层教学法呢?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基于同伴辅导的分层教学法的产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渐渐发现使用分层教学法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有时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总有一些热心的学生愿意帮助同学。在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中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的概念,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多少内容。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它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通过查阅文献,此种方式称之为同伴辅导教学法,是通过培训一部分优秀与热心的学生,使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知识,并运用它们帮助自身和其他同伴解决问题,是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和补充方法。如果将同伴辅导教学法与分层教学法结合起来,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负担,完善分层教学法。
2.基于同伴辅导的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由于在这方面的参考研究文献较少,并没有基于同伴辅导的分层教学法这一概念的准确定义。笔者通过对分层教学法和同伴辅导的分析,认为基于同伴辅导的分层教学法是将分层教学法和同伴辅导两者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并在每一层次中确定同伴辅导者,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帮助,从而改善目前的分层教学法。
1.学生分层分组
在对学生有了全面的把握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按照同层施教、异质分组的原则,将学生分为A、B、C三层,分别是基础层、提高层和巩固层。分层时教师要注意方式,安抚学生的情绪,告诉他们分层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和学习,并不带有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让他们知道现在的分层是暂时的,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同伴之间的合作辅导和竞争来达到更高的层次。
2.确定同伴辅导者
学生分层后,首先要确定同伴辅导者,在寻找辅导者时要对整个班级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不单单是学习成绩方面的,还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个性特点等多方面的结合。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展前对学生进行一次测验来作为参考,甚至可以通过单独谈话等方式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选择那些不仅有能力而且有意愿去帮助他人的学生作为辅导者。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的是辅导者并不是固定的,会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是动态的。
3.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需要在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明确哪些教学内容是基本的,是所有层次的学生都应该把握的,哪些内容属于进阶内容,是B、C层次要掌握的。在备课过程中,着重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好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基础,处理好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要时刻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且知道应该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
5.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是实现分层教学法的核心,此时要充分发挥同伴辅导者的作用,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辅导:第一种方式是在同一层次中确定辅导者辅导本层次的学生,这可发生在不同任务同一层次的协作中;第二种方式是高层次的同伴辅导者辅导低层次的学习者,这可以发生在综合任务和不同层次的合作中。
6.分层评价
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评价体系,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采取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的评价体系,这样就能比较全面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了。另外,不用局限于教师的评价,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等多方面的评价。这种全方位的评价体系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
笔者将以上研究成果运用到“二维动画制作”实验课程教学中,选取2014级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而分析其有效性。“二维动画制作”实验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以Flash的操作运用为主。而本门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大一下学期的学生,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省份,有的学生在中学就接触过Flash软件的操作,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此软件,如果还采取“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法,势必不能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需求。同时,在教学中发现总有一些基础好又乐于助人的学生愿意帮助同伴共同进步。这为采用基于同伴辅导的分层教学法提供了可行性,具体的实践过程如下:
首先,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Flash软件掌握程度的前测,并结合学生上学期已学科目“计算机基础”和“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程的成绩分别按照 60%、20%、20%的比例得出加权平均分,并根据平均分的高低对学生进行排序。发现两个班的平均学习基础相当,可以进行对照试验。本实践中将1班设为实验组、2班设为控制组,从而分析实践的有效性。
接着将实验组42位同学按照成绩排序分成A、B、C三层,即基础层、提高层和巩固层。每个层次14人,并在每个层次选取2位成绩靠前而又愿意乐于助人的学生作为本层次的同伴辅导者。
分层授课与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核心,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需要设定分层目标。对于A层学生,以强化基础、巩固技能为主;对于B层学生,重点在调动其非智力因素上,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学会多观察、勤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刻苦钻研上下功夫,通过任务解决,诱导他们向C层学生转化;对于C层学生,则设计一些应用性、探索性强、思维量大的内容。以知识点“遮罩动画的制作”为例,设定教学目标:A层:理解遮罩动画中遮罩的含义及原理,学会遮罩图层的建立和遮罩效果的实现方法;B层:能够举一反三地独立制作遮罩动画;C层:能够熟练掌握遮罩效果的实现方法,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在授课之前,教师准备了遮罩动画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视频,上传至QQ群,并让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预习。同时让每个层次的同伴辅导者进行监督并收集各层次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按照分组安排学生座位。首先,针对同伴辅导者收集的问题进行答疑,之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对于A层的学生,要求在不看教学视频的前提下,能够独立地将视频中的案例操作一遍。对于B层的学生,要求制作“放大镜”动画,这是依照遮罩动画原理的另一个动画。对于C层的学生,给定素材,要求他们发挥想象,自由创作。在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各层次的同伴辅导者发挥各自的作用,而教师则监控整个教学,并观察同伴辅导者工作执行情况,对于不能胜任这个角色的辅导者,教师则必须介入充当临时的辅导者,并在辅导的过程中寻找新的同伴辅导者。在各层次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布置综合任务。通过综合任务的分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协作。高层次的学生在辅导低层次的学生过程中巩固了基础,在为组员“排忧解难”的同时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低层次的学生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学习问题,而且会激发他们向高层次转化,这样各层学生都为各自的“最优”做出了努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最终的作品考核中实验组的平均成绩比控制组高6.5分,并且实验组的学生普遍比控制组的学生更善于思考,更愿意与同伴进行协作,创作的作品更具有技术性与创新性。
总体来说,基于同伴辅导的分层教学法不但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但也存在某些问题,如在一个班级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进来,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不太准确,对教师的层次划分不满意,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消极的情绪。另外,如何动态调整同伴辅导者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蒋邓鋆.同伴辅导策略的理论解释及其在融合教育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李群.运用“同伴辅导”模式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研究[J].网络科技时代,2008,(8):23-23.
[3]杨俏炜.分层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5):164-165.
(编辑:秦俊嫄)
本文系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同伴辅导的分层教学法在‘二维动画制作’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批准文号:湘教通〔2015〕291号)的研究成果。
G642.4
A
1671-0568(2016)26-0055-02
伍丽媛,硕士,湖南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