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友凤
《画家与牧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课文层次清楚,内容有趣,最主要的是文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和思维训练的机会很多,比如关联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利用人物对话发挥想象……但是第一次上完课以后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总体感觉是我牵着学生走,训练机械生硬,一节课上得师生俱疲。在自己深刻反思和听取听课老师的建议后我改进了教学设计,在平行班又上了一次,结果颇为满意。以下是两次教学实录(片断)的对比。
A:学习使用关联词
第一次
师:哪些句子直接写戴嵩画画的情景?
生: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指导朗读,理解难理解词语,课件出示关联词“_____一会儿 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 。”)
师:这个关联词表示并列关系,前后两个动作或状态是连贯紧凑的。下面哪个同学也用这个关联词说句话?
(只有两三个学生举手)
第二次
(前面环节相同)
(课件出示关联词“_______一会儿______,一会儿_______。”)
师:这是个关联词,用它说句子更加清楚连贯,我准备了几个句子,谁能帮我补充完整呢?
(课件出示:语文课上,我们一会儿 _______,一会儿_____。我感冒了,妈妈很着急,一会儿_______,一会儿_______。动物园里的猴子一会儿 _______,一会儿 _____。)
(学生滔滔不绝)
师:你自己可以用上这个关联词说一句完整的话吗?
(课件出示关联词“_______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
(会说的学生明显多了许多)
【反思】
使用关联词说话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老子说: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语言训练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创设情境,补充内容就是打开关联词训练的易处,也等于给学生一根拐杖,帮助他们学会独立行走。低年级学生对于关联词运用的规律把握不是靠老师抽象地讲解,而是在语言情境中反复揣摩,直至理解运用。所以高深而枯燥的讲解是没有价值的,创设情境不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才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B:体会词语运用的丰富性
第一次
师:文中不仅正面写了画家戴嵩画技高超,还通过别人的话侧面反映出了他的画技高超。请读这两句话。
(课件出示:“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师:谁发现这两个句子中互为近义词的两个词语?
生:称赞和赞扬。
师:我们来改改这两个句子,你再读读感觉如何?(把第二句中的“赞扬”改为“称赞”)
生:感觉重复,有些啰嗦。
师:在表达相同意思的时候,我们尽量使用不同词语,这样就避免给人留下重复单调的印象,以后在写话中我们也要注意了。
第二次
(前面环节相同)
师:下面这篇短文是老师昨晚写的,你们读一读,给我提提宝贵意见。
(出示:晚上,我走在空阔的小区里,抬头看到天上的月亮,好像玉盘似的撒下迷人的光辉,让我有机会看到路旁的绿草和高树。绿草好像柔软的地毯无私地为孩童们提供运动的场所,高树好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区的安全。)
生:好几个“好像”,用词重复了,可以换成其他的词语。
生:晚上,我走在空阔的小区里,抬头看到天上的月亮,犹如玉盘似的撒下迷人的光辉,让我有机会看到路旁的绿草和高树。绿草好似柔软的地毯无私地为孩童们提供运动的场所,高树好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区的安全。
(读改动前和改动后的短文,再读文中的句子。)
【反思】
第一次执教时,我利用文本提出所含的语文知识,学生似懂非懂,感受不深,我也觉得体会得不够火候,有浅尝辄止之感。第二次从文本引向实际,通过为老师改短文这一真实活动再次体会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动力,最后再次回归文本,更深层次地体会文章用词的多样性。这样课里课外走个来回,学生对于词语的多样性理解就不再是停留于表面了。
C:初步练习把句子写生动具体
第一次
师:通过商人和教书先生说的话,我们能感受到大家对戴嵩画技称赞佩服。如果这两个句子能注意到人物的表情或者动作描写,那读起来就更生动了。你们试试给商人和教书先生加上表情和动作。
(出示:“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_______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_______赞扬道 。)
生:“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生:“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笑眯眯地赞扬道。
(学生所补充的词汇贫乏,缺乏多样性和生动性。)
第二次
(前面环节相同)
师:通过商人和教书先生说的话,我们能感受到大家对戴嵩画技称赞佩服,如果这两个句子能注意到人物的表情或者动作描写,那读起来就更生动具体了。你们仔细观察书上插图,能做做围观者的动作表情吗?
(学生上台表演,师生积极评价,课堂气氛活跃。)
师:谁来改改文中的句子,加上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
生:“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两手背后面带微笑地称赞道。
生:“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捋着胡子点头赞扬道。
生:“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摇头晃脑不住地称赞道 。
生:“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侧着脑袋瞪大眼睛赞扬道。
师:写人物时,注意到语言、动作以及表情描写,句子就会变得生动鲜活,仿佛笔下的人物一下子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一样。
【反思】
第一次执教,没有借助任何外力,学生想到的词语是有限的,因为他们生活经验和语言材料积累都是较为贫乏的,即使有积累,但是突然调动起来进行运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第二次执教,我先让大家观察插图,调动脑海中的词语进行描述,然后上台表演。学生集思广益,碰撞出许多鲜活的词汇。夸张的表演给大家带来很多乐趣,在笑声中关注人物的表情动作,在演一演、说一说中激活了知识储备,活现了一个个围观者的形象。我明显地感觉到在第二次教学点拨下,学生们有话可说,说得新鲜,说得生动,说得符合人物身分和当时的场景。
由此教例,我深刻体会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如果引导得不够巧妙,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后续的发展非常不利。所以我觉得安排低年级语言实践训练,教师除了抱着因人而异、不急不躁的心态外,还要注重梯度练习,让学生在科学轻松的训练中拾级而上,以切实提高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