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高桂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析共生作文教学中随笔写作的必要性
□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高桂萍
“‘共生’原本是生物学概念,指不同种属的生物(动植物)互相利用对方的特性和自己的特性互相依存一同生活的现象;各种各类生物之间以及与外界环境之间,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建立密切而和谐的联系。”(《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第3页)黄厚江老师据此提出共生语文教学的主张,显然,这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发明,而是一个从隐性到显性的发现,这个发现的重大意义在于它还原了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用作文本身所特有的规律来指导作文这一实践性、主观性很强的学习。而随笔写作的坚持为这一学习活动的能顺利开展,并能向深度开掘,准备了精神的和物质的前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笔写作“就是要在感悟语言、解读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伟大的情怀”。(《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第5页)不断传来的学生自杀事件、学生弑师事件当然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深层次原因,但也不可避免地促使所有人都来反思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全国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我们常常抱怨现在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压力的来源越来越多:就业,家庭,孩子,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等。孰不知,在我们眼中本应该无忧的处于幸福花季的孩子,其实也有着不比我们少多少的压力。翻开每一个学生的随笔,都能找到不少的诉说生活烦恼、交友困惑、考后忐忑的文字。试想,如果这些烦恼都郁积在心里,找不到合理的发泄途径,该有多少学生会不可避免地患上心理疾病呢?只有当学生在精神和心理上是一个健康的人,共生作文教学才能真正调动起每一个学习过程中孩子的参与热情。
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有着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超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又使他们敢于尝试。只要给他们一点创作的阳光,点燃他们创作的激情,他们的笔下就会流泻出灿烂的文字。新课标更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如果不给学生一双发现生活之美的慧眼,生活的泉源就会白白地流淌,生活中的快乐和宝藏也会因为疏于发现而被埋葬。随笔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仔细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的契机。学生一旦养成写随笔的习惯,很多平常因为过小或过于平凡而遭到忽视的事情都有可能成为他写作的一个素材。如班上一个学生因为国民党主席江丙坤的访问大陆,台海局势的缓和,想起了她一位在台湾的远房爷爷,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令人辛酸但文采飞扬的文字:“他已在台湾居住了五十年,不短,乌黑的头发如今已双鬓斑白,昔日炯炯有神的双眸早已布满了岁月沧桑;但也不长,老人依旧操着一口吴侬软语,依旧坐在摇椅上向儿孙们细数着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老人爱做梦,因为他说只有梦里才有儿时的家,儿时的笑……”由安徒生的诞辰200周年,一学生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她对安徒生童话作品的认识:“如果有人五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就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十五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就少了一道风景;如果有人二十五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就少了一份精彩;如果有人三十五岁了,还没有品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就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四十五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就少了一点慰藉;如果有人五十五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就少了一分悠远。”
首先,在随笔写作中,学生能更容易地体味成功。随笔究其实质,其实是不限题目,不限体裁的作文。由于很少束缚和限制,学生往往能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按照自己的爱好安排文章的结构,选择想写的材料。“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了真情实感,学生写出的文字就会充满灵气,一向害怕作文的学生能用洋洋千言记录思想火花瞬间的闪耀,一向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能写出如“听着自己的叹息在明晃晃的阳光里隐隐碎裂”一般空灵的语言。这种成功的体验无疑增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快乐,对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有着巨大的力量。
其次,新课标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而随笔可以成为学生广泛的阅读活动和自己情感体验相糅合的桥梁。有了随笔的积累,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的外来信息更容易转化成内在的创作灵感,而这种灵感的频繁降临自会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学过《林黛玉进贾府》之后,班上掀起了一股看《红楼梦》的热潮。有一天,班上一个一向文静的女生走进了办公室,异常兴奋地要和我讨论一下她最近的随笔写作,她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说最近灵感不断,随笔写作也有如神助。原来她最近不仅细读了《红楼梦》,而且将其中的很多诗歌熟读成诵,于是就有了她最近随笔中诗化的语言和诗意般的意境。巴斯德说过:“灵感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在这位学生的学习经历中,随笔是在进行充分阅读后思想的结晶,是刹那出现的灵感的外在表现。清人袁枚说过:“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酿者蜜,非花也。”随笔中获得的这些灵感体验可以说是由桑变成丝,由花酿成蜜,最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最好的催化。
“语文共生教学就是针对语文教学的结论化和过程缺
失,在丰富的课堂实践和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共生理论总结提出的教学方法。”(《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第1页)随笔写作更丰富地补足了语文学习的过程。“在阅读中教阅读,在写作中教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写作体验,在写作中掌握写作方法,在写作中形成写作经验,在写作中培养写作能力”(《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第5页)是共生教学的核心纲领之一,随笔写作是对这个纲领的最好践行。吕叔湘先生说:“如果说教学法是一把钥匙的话,那么在所有的教学法之中还有一把总的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随笔写作赋予共生作文教学丰富的“活”的内涵:活的内容,活的方法,活的过程,活的结果。有了坚持不懈的随笔创作,写作的河流才能真正长期保持应有的清澈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