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视角、凸显细节、再现历史
——《人民斗争的胜利》创作感言

2016-03-01 00:26顾志成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期

顾志成

(作者单位:南通广播电视台)



人文视角、凸显细节、再现历史
——《人民斗争的胜利》创作感言

顾志成

(作者单位:南通广播电视台)

摘 要:文献专题片的拍摄必须充分挖掘、掌握第一手的史料,同时,注意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个人经历相结合,寻找恰当的角度和切入点够带领观众去走近历史,认知历史、思考历史。同时要尽量凸显历史细节,追求震撼性效果,使历史性、艺术性做到有机统一。

关键词:抢救式采访;宏大叙事;历史细节;人文视角

1943年春,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战略方针,在继苏南“清乡”之后,跨过长江,开始对南通地区实施“清乡”。为了保卫根据地,南通苏中四分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日伪展开了一场极其尖锐、残酷的生死大搏斗。因此,为隆重纪念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同时也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从去年开始,我们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着手拍摄五集文献专题片《人民斗争的胜利》,将70年前300万江海儿女同仇敌忾,以血肉之躯誓死保家卫国的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历史画面,以电视艺术手法,再一次实实在在呈现于世人面前,取得了震撼性的播出效果。

首先,搜集、深挖、剔抉相关档案资料,进行抢救式采访,以第一手史实,夯实专题片基础。要想再现70年前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首先是要尽可能去寻找旧址,深入挖掘关于那段历史的现存文字、照片、文物等相关史料,尽可能多的去寻访那段历史的亲历者、见证人。为此,摄制组远涉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行程上万里,先后采访了薛驹、王家扬、姜守仁等30多位70年前参加过那场反“清乡”斗争的新四军老战士、民兵自卫队员及当年的区、乡干部。另外,我们还到档案馆翻阅、拍摄了上百卷日伪当年来不及带走的“清乡”档案及18份当年实时报道过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的延安《解放日报》,寻找到当年民兵喝齐心酒的碗等30多件反“清乡”文物,同时,拍摄了20多个反“清乡”斗争纪念地、纪念馆,搜集了300多张相关老照片。在南通市档案馆,我们几经周折,拍到了一套日伪当年绘制的启东及如皋“清乡”特别区的逐区地图。在这套地图中,日伪“政治清乡”的第一个重点区——启东特别区各个乡的名字都作了统一规划,第一区统一以“正”字开头,如正义乡,正诗乡;第二区以“信”字开头,如信言乡,信友乡;第三区以“中”字打头,如中和乡,中南乡;第四区则为“和”字头,如和靖乡,和韵乡;第五区“平”字头,如平静乡,平准乡等,每个特别区的公署、特工站、警察署、区公所、乡镇公所,以及政工团、清乡队、警备队等,地图上都标得清清楚楚。通过这套图,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日伪试图通过强编保甲,建立地方政权,实行其伪化奴化的殖民统治,从而将长江入海口这一富庶之地,变成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战略大后方的计划。

在南京军区总医院,我们采访到了时任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教导队队长的秦镜(现已去世)。他给我们讲述了1944年6月发生于如皋耙齿凌一场血战的情况。他说,那场跟日本人的遭遇战,基本上是靠拼刺刀拼下来的,战斗结束打扫战场时他们发现每个日本兵背后,都背着一个小方包,里面都一块小木牌,这是他们家的老祖宗的牌位。我们在上海采访时任《江海报》记者的高宇,见到他保存的当年反“清乡”期间攻打南坎据点时缴获这种小牌子的照片,上面写着“福冈西公园,光云神社,御守;筥崎宫,武运长久,御守护”等字。日本人上战场靠老祖宗保命,但是老祖宗还是没能保得住这些侵略者的命。耙齿凌血战,有很多日军士兵尸体的腰带上插满了刚刚砍下来血淋淋的手,他们本来是想把那些刚被打死的同伴的手砍下来带回去,结果连他自己的手也拿不走了。这些采拍过程中获取到的实物与细节,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那场反“清乡”斗争短兵相接的残酷激烈,以及我方将士勇猛顽强之必胜心态,其感染力与震撼效果,胜过任何语言描述。

其次,我们还注意运用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个人经历相结合,尽量去关注战争中人之命运、心态与情感。尽量从现实生活切入,以记录、调查、探寻、重构等方式,通过真实鲜活的影像、人物、故事,带领观众去走近历史,认知历史、思考历史。

躺在病榻上的秦镜一听说反“清乡”三个字,顿时激动起来,以至于后来的采访不得不停下来四、五次。当讲到耙齿凌遭遇战中他一枪打死日军加藤大尉时,老人更是手舞足蹈,绘声绘色。陪伴在旁的老人的女儿说,好久没看到父亲这么激动,这么开心过了。我们拍摄制作本片时,尽量做到去以小见大,“以人为本”,大背景,小故事,以战争中的人为主角,通过讲述他们的反“清乡”经历,他们的坎坷命运,他们的喜怒哀乐内心感受,来反映时代风云,凸显抗战主题,使专题片具有一种震撼心灵的艺术效果。在北京,我们采访一位桂蓉阿姨,当时她担任如皋县抗日民主政府会计,她说,反“清乡”期间,三天两头就要转移,她用一块布包扎好钱款,账目簿,到一个农户家,找点稻草,地上一铺,自己弄个被单一放,就睡觉了。有一次夜里乘船转移,由于走得急她掉进了河里,被捞出来后连换衣服的地方都没有,但她从来就没觉得有多么苦,

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怀揣一颗救国救民的心,身上都有一把火,再苦再难都不会觉得。

我们在上海图书馆,拍到1944年5 月23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一篇长篇通讯《人民领袖白桐本》,文章中说,如皋掘马南区区长白桐本牺牲以后,人民喜欢谈白区长的故事,当做神话传颂着,有的人甚至称他为“白老爹” “白包公”。农民说:“ 我们虽然穷,也要烧些纸钱给他,好让他在地下知道我们没有忘记白区长。”在南通博物苑,我们发现白桐本写给农抗会的一封信,信中他严厉批评了一些人在征缴公粮时一些不恰当行为,从保障人权、财权、产权的高度,要求立即停止“充公”、“强征”等做法。时任白桐本通讯员的顾明也给我们讲了一个原如皋县银杏乡陆老太端出一个黄铜盆,对敌人说“我家里只有黄铜盆,没有白铜盆(白桐本)”的机智掩护白桐本的故事。白桐本牺牲后,三位奶妈东躲西藏,历经千辛万苦,抚养着他的儿子。我们讲白桐本的故事,没有刻意将其英雄化,而是一位舔犊情深的父亲,视人民如父母的区长这个角度,讲述白桐本为人父为人子,又作为反“清乡”期间一个区长的普通人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观众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去感知那段历史,更真实而丰满地去体味战争环境下人之生存状态与内心世界。

同时,以历史与现实相交错的叙事方式,以实证手法,以电视影像语言,凸显历史细节,追求震撼效果,做到历史性、艺术性和教化性的有机统一。

70年日月如梭,70年岁月无痕。要想生动地再现70年前那段历史,离不开一个个细节的艺术凸显。在南通市档案馆,我们拍到“清乡”公署1943年6月的一份《没收物资月报表》,上面记载过竹篱笆时所没收的物资,从烟土、肥皂到药品、颜料,从火柴、铜元到丝绸、洋袜,从黄豆、食盐到小苏打、沙糖,多到数件数斤, 少到一钱一枚,一一列出。凸显这样一份表格,敌人当年经济封锁的严密性与残酷性,一目了然。

我们还拍摄到1944年4月30日延安《解放日报》一则报道:敌人提出军事服从政治的口号,划定防区,分区负责,小股敌人天天出动逮捕民兵,强编保甲,到处杀人放火,被捕者有的让狗咬,有的把肉割开用盐腌。通过特技凸出这一段文字,观众不难想像当年日伪强化编查保甲之凶狠残暴。在1944年4月30日延安《解放日报》的一篇《数万群众反清乡游行》报道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些地区的人民,每家卧室的墙上都挖了洞,夜里有一根绳子穿着,每个人睡觉时,脚都套在绳子的圈子里, 一有敌情放哨的民兵把绳头一拉,全村的人便起身转移,我军即从外围予以痛击,这样使敌寇处处扑空和挨打。通过特技效果,将这些珍贵史料的凸显出来,透过这些文字,当年反“清乡”斗争中我方灵活机动的斗争策略与斗争艺术,也就得到了形象化的表现。

在日伪清乡档案中,有一份《各区乡镇编查委员等被匪掳劫及保甲表册被毁情况的报告》,记录的是各地报告的保甲表册,户口本被我民兵游击队焚烧的情况,也同样是采取特效手段,凸显出户口等调查表式及一切公文当场焚毁;搜劫保甲表册,全部烧毁,功败垂成,殊堪痛心;掳去罗祖乡参加工作人员,各乡户口门牌及户口简表亦被撕去;各项册籍今全为匪军焚毁,对于清乡工作进行绝无依据等等内容,这就借日伪资料,借对方之口,生动说明当年如火如荼反“清乡”、反保甲斗争之辉煌成果,其表现效果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