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与《张迁碑》比对浅析《爨宝子碑》隶书遗韵

2016-03-01 02:06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遗韵汉隶书体

彭 瑶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通过与《张迁碑》比对浅析《爨宝子碑》隶书遗韵

彭 瑶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爨宝子碑》是东晋时期罕见的碑刻,又处在书体变革的特殊时期,因而衍生出阶段性的楷隶杂糅的独特的艺术风貌。本文主要列举《爨宝子碑》中含有隶书遗韵的石刻单字和《张迁碑》中特征明显的刻字进行对比,并以多样化的视角进行分析,提供例证并归纳总结。

爨宝子碑;张迁碑;隶书;用笔;结体;比较

1 引言

本文主要摘取《爨宝子碑》中蕴含隶味的部分与《张迁碑》进行分析比较,从隶书的视角去研究《爨宝子碑》的艺术格韵。

《张迁碑》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石刻,不同属一个时期,也不属于同一地域,为何要将它与《张迁碑》进行比较,原因有二:第一,从艺术角度来说,《爨宝子碑》处在书体演变,新旧书风的转化的时期。《爨宝子碑》既吸收了隶书的养分,又滋生出新的血液,呈现出楷隶相参的独特姿容。撇开爨碑中楷化成分,它与《张迁碑》的用笔技巧如出一辙,不难看出,里面保留很多汉隶的元素,可以说是与汉隶一脉相承。第二,为何不与其他汉碑作对比,例《鲜于璜碑》来说,它与《张迁碑》书风相近,同属一派,但是《鲜于璜碑》(东汉延熹八年 公元165年)比《张迁碑》(东汉中平三年 公元1 8 6 年)早21年,从年代来说,《爨宝子碑》与《张迁碑》更为接近,因此选择以《张迁碑》为参照体更具有说服力。

2 《爨宝子碑》与《张迁碑》结体分析

观看《爨宝子碑》与《张迁碑》,有很多雷同之处,追根溯源,是由于楷书由隶书发展而来,在隶楷之变的过程中,楷书尚未成熟,遗留了很多汉隶元素。

2.1 大小。两碑在字形大小安排方面错落有致,突破定势,摆脱匀称,增添格调。

2.2 长扁

除了大小之变,字形在横势纵势方面也很有变化。

2.3 正欹。孙过庭书谱说:“既得平正,须追险绝”。单字看似整个字歪不横楞,却是不离重心,平和稳健,率真颠逸,跨越法度,却又不苟然。

3 《爨宝子碑》与《张迁碑》用笔分析

3.1 横画。《爨宝子碑》中很多横画波磔鲜明,含有隶书韵味,隶楷结合,有独特风韵。与《张迁碑》横画作对比,极其极其相似。

3.2 竖画。在收笔处有明显的顿势,呈三角形状,与《张迁碑》竖画用笔相同,收笔处向上轻挑,很有体态。

4 从隶楷之变看《爨宝子碑》的艺术价值

本文通过对《爨宝子碑》中留有隶意的笔画进行分析,从点画的变革中穿越时空去摸索,能更清晰地看到隶楷之变这个蜕变的过程,从而审视其艺术价值:第一,体悟出《爨宝子碑》并不是在一个遐方绝域的地区粗制滥造,随意发展的,而是秉承脉络,一点一画都是有源可溯的;第二,不能仅从地域方面带有色眼镜,《爨宝子碑》虽偏安一隅,但它不仅承袭汉隶,而且继而改之,并不逊色于稳居中原的《张迁碑》,它的用笔奇谲,钩挑明媚的感觉,是《张迁碑》的浑厚与稳健所不可企及的,这不仅是云南一枝独秀的特色,更是魏晋时期书法蓬勃发展,文化繁荣百花齐放的真实写照。第三,《爨宝子碑》在书体演变的历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这一点进一步提升《爨宝子碑》的艺术价值,更加稳固了《爨宝子碑》在书法长流中不可更迭的重要的关键的特殊地位。

5 结语

本文对两碑笔画结字进行解体,分析两者的异曲同工之处,剖析两碑之间的传承脉络,解读其从汉隶中吸取的用笔技巧,进而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对于两碑的比较,有助于学习《爨宝子碑》的学者更清晰地认识此碑。学书者可以不单从一个角度去临习《爨宝子碑》,而是可以站在隶书的视角,诠释爨碑中隶意的部分,体会并还原当时的镌刻状态,更好地理解并书写创作。

第二,分析具有特点的《爨宝子碑》,能够从由隶到楷过渡期放大视角看书体的演变,也可以由点到面以同样的方式去审察同时期或同风格的作品,为当代隶书或楷书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提高审美情趣。

第三,通过与典型性隶书作对比,对于《爨宝子碑》沿袭汉隶的渊源愈加明晰,使其有根可寻,有案可稽,进一步认可它在书法史上承上启下,非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 傅如明《中国古代书论选读》,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84页

H124

A

1672-5832(2016)06-0173-01

猜你喜欢
遗韵汉隶书体
老子出关、古台遗韵
古城遗韵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清代碑学的最高成就:两个人,四种书体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
汉碑档案
论书法中金文和汉隶的重要性
浅析龙岗秦简的书风与章法
陈升起·水粉《洞庭遗韵之三》
什么是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