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杨健
摘要:新常态下,大学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政策层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导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一种新旧矛盾交织的状态。校园文化面临多种因素的冲击,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混沌的困境:传统优秀的校园文化和创新文化之间的矛盾,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矛盾,远离都市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国内外联合办学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国外留学生带来的国外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冲击等。要化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多种矛盾,实现大学校园中多元文化之间的和谐共融发展,发展特色校园文化,就需要包容多元文化共存。特别要给予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共同传承、宣传和创新大学校园文化。
关键词:新常态;校园文化;文化建设;新媒体;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254(2016)01-0101-08
Predicament, Way out and Communication Mode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in the New Normal
CHEN Yangjian
(Graduate Schoo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 Yunnan,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carried out many policy reform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culture, leading to a complex situation in which the new and the old contradict with each other. Campus culture is faced with the impact coming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presents a dilemma of chao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ampus culture and innovational cultur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multiple university campuses build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the plight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es which are far away from the downtown, the influences of Sino-foreign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programs, cultures brought into by the overseas students' and the new media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To resolve these contradictions, realize the multicult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n campus and develop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t is necessary to be tolerant with the multicultural coexistence. In particular, it is imperative to show humanistic concern to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o are the main body of constructing the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Through joint work, the campus culture can be inherited, publicized and innovated.
Keywords:new normal; campus culture; cultural construction; new media; cultural conflict
大学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摇篮,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也是服务社会的场所。优秀的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全校师生的影响很大,能潜移默化地激励一代代师生奋发图强,始终指引着师生向学校既定的目标前行。一所优秀的大学,一定有一种优秀的校园文化。优秀的校园文化就是一所大学的品牌,是一所大学的实力,是吸引未来学子的最好招牌。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办学格局等政策层面上作出重大调整。大学校园文化在内外多种因素的驱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校园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矛盾,出现了很多困境。这些矛盾困境始终困扰着广大师生。很多学者对校园文化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给出了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力图破解目前的矛盾和困境。刘衡宇[1]从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与文化价值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下大学校园文化多元化及文化冲突的成因,并给出了解决校园文化冲突的建议;尚大军等[2]分析了多校区办学格局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作用、优势和难点,并提出了对策;李树芳等[3]指出了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建大学校园文化重在理念、机制和内容创新;张朱博[4]从新媒体视觉下分析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并提出了对策;柳礼泉[5]等从文化自觉的视角出发给出了新常态下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校园文化进行了研究,更多是从校园文化的功能、构成、核心价值、建设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集中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诸多冲突而引发的困境,并寻求解决破解困境途径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呈现出多种矛盾交织的格局,大学校园文化是多种文化交织下矛盾的综合体。各种矛盾既有冲突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有必要将多种矛盾放在一起综合分析。笔者试图从引发大学校园文化冲突的驱动力、数字化传播模型分析入手,寻找能够破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的方法和建议。
一、新常态下大学校园文化的新内涵
2014年5月,习近平考察河南时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6]虽然说的是中国经济从一种常规状态跃入新的经济发展常态,说的是经济建设中的问题,但对于我们将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变换后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同样适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国家的发展同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大学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与日俱增,大学的办学格局和办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校园文化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局面,并已经赋予了很多新的时代内容,不再是以前继承与保留下来的单一的校园文化。它不但继承了以前的优秀校园文化,而且还结合社会的时代特征、学校的发展目标、师生的诉求,演变为一种既保留了传统的校园文化,又向前融合了结合本校实际的新内容的校园文化,这就是校园文化的新常态。校园文化由一种文化常态变迁到新的常态,这是高校发展与改革的需要,也是符合时代的需要,其本质就是需要赋予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性的内容。创新与发展已经演变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校园文化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内因是师生对科学技术进步下创新校园文化的渴求,外因则是教育大坏境的改变。客观上,大学校园文化已经由传统模式进入到了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模式,创新校园文化应运而生,校园文化的和谐共融发展变为了新常态。
耶鲁大学校长Richard C.Levin 认为大学的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有形资产,二是人力资源,三是文化内涵[2]。这里已经将校园文化作为一所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中也包含有校园文化的成分,如有形资产中的校园建筑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校园文化的内涵丰富,外延广泛,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吴云志[7]认为大学校园文化特指以大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大学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是对大学校园文化概念的解释,而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应该是学校创建以来由教师、学生共同在教学、学习、科研、校园生活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逐渐累积形成的一种依附于校园的群体文化,既有有形的部分,如校园环境、建筑等,也有无形的部分,如特有的校园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大学校园文化可以慨括为一所大学、一种特色、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和一个特定师生群体。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基础。
一所大学的精神特质是通过自身优秀的特色校园文化来体现的,代表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大学文化的构成有多种多样的看法,归纳起来不外乎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实际上,经过很多学者的研究,最典型的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8-9],如有形资产中的校园环境风格、学校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学校风气、师生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等,都将凝结到一个高度代表校园文化的校训、校徽、校歌和校规之中。校训、校徽、校歌和校规最能体现一个高校的文化精神内涵,也是校园文化符号化的高度浓缩。
二、新常态下大学校园文化传播模型与基本功能
(一)数字化校园文化的传播模型
校园是大学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校园文化传播的空间。大学校园文化从时间节点和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前辈留下的优秀的校园文化,需要后生继续宣传与传承;还有后天创新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需要不断用扬弃的方式筛选。两种文化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传播源。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又是传播者,还是校园文化的继承者。大学校园、课堂、各种活动场所、校园网和新媒体等就是最佳的传播媒介。这就是新常态下大学校园文化的最新传播模型(见图1)。只是和以前模型的最大区别在于新模型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在于各种媒介之上,更易于传播。在该传播模型的作用下,校园文化得以快速传播。该传播模型的驱动力为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和教师对校园文化的需求。通过内外驱动力,靠教师和学生一代一代往后宣传和传承,并赋予新时代的创新性内容,校园文化得以继承并完善。从该模型可以明显看到,每个教师和学生都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总是将优秀的校园文化不断往下一代传播,往复循环,不断累积。学校办学时间越长,更容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吸引后来者。后天的校园文化经过不断的检验、筛选,形成了后天的创新校园文化,若经过长时间的传承,这部分校园文化也可以变为前辈创造的校园文化。不得不提的是,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之一的教师,由于在校工作时间较长,他们是忠实的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特别是为人师表形成的精神特质是校园文化中的闪光点。
新常态下,校园文化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数字化校园文化传播模型可以看出,由于传播媒介的技术创新,校园文化传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常规的传统媒体,新媒体加快了校园文化的传播速度,但同时也带来了多种冲击校园文化的内外因素。由于媒介传播速度的加快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势必需要从传播源头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色,才能满足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的需求。为了能够让学生享受新媒体带来的快捷的信息,有必要对新媒体的入口设置过滤关口,保证流入校园的媒体信息健康和安全。
(二)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
优秀的校园文化的作用是强大的,能够引领学生和教师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李丹[10]认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和重要教育手段,就是要在新常态下传播高校正能量,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贺宏志[11]认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功能、创造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控制功能。笔者认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道德素质引导功能、励志激励功能、专业技能培养功能、科学研究方法导航功能和创新意识培育功能。教师应该做出榜样,道德为先,依靠校规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良好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踩着前辈的足迹不断学习探索。前辈留存的校园文化中励志文化不断激励下一代,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校大学生,不但需要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实践经验,成为一个准专业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但是,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在大学中所学的专业知识是十分有限的,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的方法,无论学生走到哪里,学校传承的方法一定管用。创新教育永远是大学教育的经典理论,通过专业实践,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理论创新、产品创新、思维创新,这种创新意识是校园文化功能的重要一环。这是大学校园文化传递的一种哲理,也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作用。
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
新常态下,从数字化校园文化传播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校园文化从传播源头开始到教师和学生的整个传播过程中存在很多矛盾,这些矛盾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解决好这些矛盾,才能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一)新常态下大学校园文化继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
1.继承优秀的传统校园文化并不排斥校园文化的创新。大学校园优秀文化具有积累性和继承性。厚重的校园文化是经过很多前人逐渐累积下来的,是前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获得的。这种优秀的校园文化需要后辈发扬光大,担当起传承优秀校园文化的责任。其中,某些优秀文化已经定格了,演化为一个大学的特色文化,这种特色文化离开固有的校园就不复存在,紧紧依托于固有的校园。这种优秀的特色校园文化具有无限的激励作用,激励后代学子不断奋发向前,这就是这种校园文化的魅力所在。大学办学历史越久,累积的优秀文化越多,底蕴就越厚实。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不断累积优秀校园文化,经过纵向和横向比较,逐步提炼、升华,升格为学校独有的校园文化,成为大学的文化精髓。这种优秀的文化随着时间的向前发展显得更加珍贵。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时间的不断检验,遗留传承下来的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精髓。这种累积并提纯出来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大学的文化特质,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代代学子永远继承。
2.新常态下校园文化需要赋予创新文化内涵。大学校园文化不但需要继承前人累积下来的优秀校园文化,而且还需要不断创新,赋予校园文化新的时代内容。大学并非独立于社会之外,它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与时代发展同步,具有时代性。社会发生了改变,学校办学格局和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也在不断变换,创新的文化补给就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主要来源。这也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表现,校园文化的创新能够带来和谐,满足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
新常态下,推动校园文化变革与创新的外因逐渐在变更,特别是新媒体的出现,校园文化的创新显得更为迫切。外来文化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冲淡校园文化地域性特点,向多种方向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也会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出现分歧,甚至导致多种文化思潮对校园文化的冲击。新兴的高楼林立的校园,甚至有的矗立在荒山野岭中的新建校园由于缺乏历史的厚重感,校园文化往往显得单薄。在此情形之下,在新常态下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3.新时代大学校园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对新时代的校园文化,我们应该有正确的态度。不是一味地完全继承历史文化,也不是让新时代的校园文化完全取代传承下来的校园文化。对待以前累积下来的校园文化,我们需要秉持扬弃的原则,理智的批判与合理保留成为重中之重。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性,是多种文化的大熔炉,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有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等。多种文化能够得以在校园中合理共存,浓缩为具有自身特质,具有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质文化,这才是一个大学独有的文化。
(二)多校区与联合办学格局下校园文化的多样化
1.多校合并下优秀校园文化的取舍。有不少大学是多所学科属性相似或者具有某种历史渊源的高校合并而成的,是以强并弱,还是压缩饼干式的合并,都会对校园文化的继承或多或少产生破坏或割裂。关于合并的方式,潘颖等[12]概括为强强联合型、强弱互补型和弱弱增强型三种。不管是哪种合并方式,合并前各个高校的校园文化背景千差万别,各有特点。合并之后校园文化究竟以哪所高校为主,这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伤。以强并弱,就会形成被合并的高校校园文化的终结,以至于以前的毕业生回到合并后的学校,几乎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找不到以前自己学校的文化影子。压缩饼干式的合并同样会导致被合并学校多种文化的冲突。究竟以哪所学校的校园文化为主难以取舍,往往会导致校园文化在日后会逐渐形成自我风格的校园文化,但可惜的是丢弃了以前各高校的校园文化,这种做法实在可惜;最幸运的合并方式就是以一所实力最强的高校为主,合并后不但继承该高校的所有校园文化,而且还兼收并蓄被合并高校的优秀文化,并发扬光大,这才是最佳的合并方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忘却教职工,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也往往背负着校园文化情结,学校被合并之后,其对新的政策和工作模式变化之后往往显得无所适从,不得不丢弃以前的一些文化元素来适应合并后学校的工作。正如赖莹莹[13]倡导的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的两大原则那样: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坚持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2.多校区办学格局下的校园文化的一致性矛盾。中国高校的扩招,导致了一个学校拥有多校园(区),甚至有的校区离本部很远,处于郊区。有的属于分校,教师上课不得不靠交通车或校车。每个校区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不一样,建筑风格也各异,甚至配备的教师素质也千差万别,学生的素质也参差不齐。由于每个校区的特殊性,也会导致规章制度都会有差别。有的高校每个校区设置不同专业的学生,设施一应俱全,仿佛每个校区就是一所独立的大学,差别无非就是挂了同一所大学的牌子而已。很明显,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割裂了整个大学的完整性,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难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会形成不同的风格。每个校区校园文化的冲突是明显的,每个校区都会形成独立的校园文化。整个学校能以形成主流文化,分散的多元校园文化成为了主流。
为了化解多校区办学格局下校园文化的多样性的矛盾,许欣等[14]建议多校区大学可以通过完善校园网络和刊物建设,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新声来实现校园文化的联通。但笔者认为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从顶层设计和政策途径上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完全融合。
3.联合办学模式下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有的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为了争夺生源和满足不同学生的某些需求,往往采用联合办学模式。有的是在国内联合办学,而有的则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为此,交换生应运而生,满足了学生在不同大学学习的要求,感受到了两所大学不同的校园文化。国内外的校园文化差异很大,教学方法、校园环境文化、历史文化、学校制度、精神特质差异是很大的,容易导致学生和教师丢弃了对自己的校园文化的坚守,而更多地去迎合国外的文化。张漾滨[15]认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制度和精神文明建设。长此以往,会导致校园文化的迷失,容易走入迎合外来文化的极端。联合办学应该以一方的校园文化为主,兼收并蓄另一方的优秀校园文化,剔除不良外来文化的冲击,但做起来很困难。
4.国外留学生带来的外来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高等教育至关重要,中国是国际高等教育主要的增长引擎。2014年,共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8万名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大学学习。其中,56%的外国留学人员参加的是没有学位的短期项目,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16]。2014年,近600所中国大学与外国大学联合推出了上千个学士、硕士和博士合作项目[16]。2010年,中国教育部推出了“留学中国”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吸引50万名国际学生来华留学[1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留学生将国外文化一并带到了中国高校来,势必对校园文化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国外留学生,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优秀校园文化吸引了他们,另一方面,一旦他们到来,他们又变为我们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之一,他们带来的海外文化会影响到在校教师和学生。我们有必要给予他们带来的优秀文化一定的生存空间,并使之融入到我们优秀的校园文化中。事实证明,不同特质的校园文化会吸引国外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包容的多元校园文化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外留学生,这就是优秀校园文化的魅力所在。但同时,对于国外留学生带来的不良文化一定要坚决抵制,以防弱化校园主流文化,保证校园文化始终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特色校园文化宣传阵地的沦陷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被《时代》周刊列为当代最重要的未来学家之一的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预言互联网的未来,如今已成现实。该书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必然将改变人类的工作、学习、娱乐方式,即人类的生存方式。之后,他关于手机的发展方向等多个论断也大都变为现实。新媒体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如果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与时俱进,势必导致校园文化建设让位于其他网络思潮。
新媒体具有传播主体多元、传播层级消减、传播手段多样性、传播内容分众、传播时效增强等特点[4]。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点,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新媒体主要包括各种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数字广播媒体等,控制源头成为传播的关键。要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对流入校园信息流的过滤和人工监控成为了关键,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新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很大,我们有必要把握新媒体的特征,认识新媒体,利用新媒体,依托新媒体的优势,建设数字化校园文化,继续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
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极大地冲击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张镜怀等[17]认为网络多元文化带来多种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对健康的高校校园主流文化和原有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进而影响到整个精神世界。新媒体几乎充斥了大学生活的整个过程,占据了大学生活的很多时间,耗掉了学生的很多精力,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综合症,甚至有的学生在虚拟的新媒体世界中迷失自己。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网络平台的无边界性彻底打破了大学校园有限性的地域空间概念。除了生活和上课在校园中之外,更多的交流却在各种虚拟的数字化平台之上。知识的来源、观点的交流不再局限于老师和书本,新媒体成了学生获取课外知识和获取各种观点的重要快捷渠道。新媒体时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容易趋于无序状态,校园文化的宣传、继承和创新就会大打折扣。
新媒体成为大学生与外界交流的数字化通道,在虚拟的媒体世界中,各种舆论观点充斥其中,容易主导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失去方向。新媒体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破解这种冲突性的关键在于管控好各种数字网络出口,合理利用新媒体,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宣传的阵地搬上各种数字网络。可是,管控这条通道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对大学生的自律行为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校园文化宣传要深入学生。首先,要紧紧把好校园网的出口,监控不良信息出入,杜绝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舆论;其次,要搞好校园文化的正面建设,通过校园网的宣传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力求组织多种形式下的师生之间的讨论群、学习群和校园文化建设群等,将学生利用新媒体的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再次,可以将大学生紧紧停留在各种信息的浏览的生活、娱乐方式,以合理的方式引导到媒体技术的研发上来,成为新媒体技术的建设者。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正如薛波、王凤等[18-19]认为的那样,要有一支强有力的专业技术队伍,切实解决新媒体技术在实际应用和管理中的问题和困难。
如果不能有效规范、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的行为,势必导致校园文化的失落。这是典型的在新时代新媒体之下校园文化宣传阵地的沦陷,各种数字化媒体平台更容易抢占校园文化的宣传阵地,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承将会受到极大影响。
(四)教师绩效考核机制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弱化
如今,高校为了提高社会影响力,提升大学排名,扩大优质生源,申请各级科研基金项目,学校从顶层设计上不自觉地调整了政策和工作重心,将科研提升到更高的战略位置,甚至将科研提到了第一的高度。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之一的教师群体,他们既是教学的主力,又是科研的干将。学校为了完成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对教师的劳动成果进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实现了对劳动成果的细化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劳动报酬直接挂钩。而在考核指标中,科研绩效相比较教学绩效占据更大的权重,教学绩效不得不居其次。这种政策导向导致教师为完成绩效,不得不将精力转移到考核指标权重较大的科研绩效中。这种科研绩效考核方式进一步导致了大学高校教学质量的滑坡。除了各级领导和辅导员之外,很少有教师再愿意承担学校公共事务,除了完成额定的教学任务之外,不再愿意承担其他事务性工作。
高校的绩效考核政策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与传承的冲击是巨大的。在绩效考核政策之下,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明显下降。原来由任课教师组织的很多课外活动很难见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明显较少。从校园文化的传播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校园文化的传承是需要宣传的。由于教师参与的各类活动减少,没有了教师的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的传播效果势必会受到削弱。直接导致的结果学生将以其他文化武装自己,缺少了校园文化的滋养。优秀的校园文化由于缺少宣传,很难由教师传承到学生,再由学生传递到后续的学生中。
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出路
(一)顶层设计决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未来走向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驱动力中,国家政策、社会需求为最直接的力量,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和教师对校园文化的需求为学校内部的驱动力量。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为最顶层的设计,这种顶层设计直接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未来的最终走向。所以,学校领导层的方针决策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正如万美容等[20]认为的那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机制要加强领导,全员共建。基于此,学校有必要作出一种远期和近期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措施,依据规划逐渐推进校园文化的有序建设。而要实现远期和近期目标和措施,就应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始终如一地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步骤一步一步向目标推进。顶层决策的合理性将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有必要对决策实时修正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保证决策的长效性,始终如一地依章执行,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不变形。
(二)培植多元文化共存模式下的个性特色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有来自少数民族的文化,有来自其他大学的校园文化,有来自国外不同国家的文化,还有先辈留存下来的古文化等,都可能共存于大学校园之中,处于共存甚至局部融合状态。我们首先要承认合法的多元文化的存在价值,进而为其创造生存的空间;非法和不健康的大学文化需要坚决取缔,不留存在的任何余地。大学校园文化的精彩和魅力也在于共融了多元文化,使得多元文化在校园中得以生存,并不断互相影响和借鉴。其次,我们要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其他文化的优点,培植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正因为多元文化具有各自优点,校园空间就使得多元文化在共存的过程中相互借鉴和吸收优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创造出优秀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再次,一旦发现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的校园文化,应该加以保留并往下宣传和传承。
(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牢牢把握住新媒体平台的优势
校园文化数字化已经变为现实,网络平台和基于移动信号的平台是校园文化生存的空间和传播介质,我们应该合理应用这个数字化的空间,保证传播通道的畅通。学校应该主动为多元文化开辟数字化空间,承认多元文化数字化生存的合理性,并加以科学引导。学校应该利用好新媒体,积极扮演好新媒体的建设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把住传统网络和移动网络的入口,监控流出入信息的安全与健康。另外,校园网承载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要做好宣传和传承的工作。基于移动信号的微信平台也应该承担起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重任。
(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呼吁绩效改革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
学校实行绩效考核,在严格遵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上,要充分考虑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参与学生组织的活动,共同建设校园文化的有益行为。绩效不能搞“一刀切”,不能仅仅考虑教学绩效和科研绩效两部分,还要考虑参与学校公共事务部分的绩效。学校出台的各项政策应该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特别是校园文化活动行为应该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绩效考核政策的失衡,首先将会迫使教师精力的转移,不得不减少或拒绝参与各种学校公共活动,将会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失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倡导郭春宁[21]总结的中国人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以人为本”和“文化育人”。
(五)科研与特色专业教育发展并重下的多元化校园文化建设
科研和教学是一所大学的两大主要任务,也是评价一所大学办学成果的重要评价指标。同时,科研和教学所创造的特色校园文化占校园文化的主要权重。但是,完成科研和教学任务的主要是教师,他们是主力和策划者。对科研和教学结果采用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估,考核结果与教师的收入直接挂钩。但令人遗憾的是,如今很多的大学绩效考核政策重科研、轻教学,导致教学质量有下滑的趋势。很多教师为了完成绩效考核指标,不得不将主要精力转移到科研。大学特色专业的教学难以保证,更谈不上特色专业的培育。时间一长,将会导致专业教学质量严重下降。教学过程直接将教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的教师将精力转移到科研上来,对学生专业教学上分摊的精力会大大削弱,与学生之间的专业教育互动机会减少,专业教育将会受到影响。特色专业教育和科研就难以齐头并进,校园多元文化由于教师的参与机会减少,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衡宇.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冲突及解决路径[J].教育与人才,2011(3):55-58.
[2]尚大军,张延超.多校区办学格局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4-28.
[3]李树芳,张宏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2(1):90-93.
[4]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5-130.
[5]柳礼泉,胡港云.新常态下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基于文化自觉的视觉[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4):10-14.
[6]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EB/OL].(2014-05-11)[2016-01-05].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4-05/11/nw.D110000renmrb_20140511_2-01.htm.
[7]吴志云.大学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实现途径研究[J].教育科学,2005(6):34-36.
[8]张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初探[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3):118-120.
[9]朱京凤.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J].中国成人教育,2010(4):34-35.
[10]李丹.用正能量建设高校文化新常态[J].理论观察,2015(4):152-153.
[11]贺宏志.大学校园文化的结构和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1993(3):44-49.
[12]潘颖,徐跃进.合并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4):372-375.
[13]赖莹莹.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7):59-61.
[14]许欣,查文中.拓展型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14):60-61.
[15]张漾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文化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8(6):172-173.
[16]拉胡尔·乔达哈.中国引领全球高等教育增长[N].参考消息,215-10-15(15).
[17]张镜怀,姚株灿.网络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究[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24(3):85-88.
[18]薛波.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人民论坛,2012(9):194-195.
[19]王凤,李英.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学周刊,2015(11):222-223.
[20]万美容,徐振珍,明月.大学校园文化机制及其建构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5):18-21.
[21]郭春宁.“以人为本”和“文化育人”——中国人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6):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