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虹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4)
元杂剧对外传播的价值及传播障碍探析
张翔虹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4)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戏曲的对外传播不仅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更能促进戏曲艺术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元杂剧作为戏曲跨文化交流中的著名案例,有着独特的传播过程和价值。本文以元杂剧的对外传播为研究对象,探讨它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和地位,同时总结其传播过程中的障碍及问题,以期对今后中国戏曲的对外传播提供借鉴。
元杂剧;戏曲;对外传播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自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1]元杂剧形成于宋代末年,繁盛于元代大德年间,是用北曲演唱的汉族戏曲形式。它的形成是中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元杂剧之所以在后世实现对外传播,与其独特的艺术性紧密相关。
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收获。成熟的叙事艺术,是元杂剧区别于唐诗、宋词的重要标志。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戏曲艺术的真正成熟却在宋元时期。此后,戏曲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塑造着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面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元杂剧以特有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中国戏曲文化的多样性和博大精深。
元杂剧熔唱、念、做、打于一炉,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表演方式都映射出了中国文化。结构上,“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的形式,以及北曲唱腔、身段科介都可谓凤毛麟角,是戏曲不同于西方戏剧的重要部分。内容上,元杂剧“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2]例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阐释中华民族“道”和“义”的理念;《窦娥冤》弘扬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汉宫秋》讲述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这些经典剧目均映照着中国历史及文化观念。
20世纪的中国,有近一半的时间处于战火中,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了剧烈碰撞。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文化扩张和渗透的外来威胁与中国文化存在的内部问题的相互交错和共同作用,造成了中国深层次的文化安全危机。软实力中的文化软实力更是处于被西方文化主导的格局中。[3]如何在开放的世界中,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特性,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是一项紧迫而又现实的任务。[4]中国戏曲的对外传播是保护与推广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举措,戏曲中蕴含的中国元素对宣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真正的文化自觉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文化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接下来的几百年里,儒家思想渐渐成为主流。20世纪,伴随着政治独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占据主流地位,儒家思想逐渐被压制。中国发展至今,思想日趋多元化,制作属于中国文化的名片已成为迫切的任务。毋庸置疑,传统文化能够担此重任。而戏曲作为独特的艺术样式有其完整的发展体系,便顺理成章地充当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使者。元杂剧的地位即与戏曲在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定位相当。从整体上观照元杂剧,它呈现出成熟的艺术态势、完备的规模体系等特点,它的出现不仅是元代社会面貌的折射,亦是中国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审美情趣的反映。元杂剧一面呈现戏曲样态,一面蕴含文化取向,这一双重身份使其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上,拥有独特的历史规定性。
《赵氏孤儿》是最早传至欧洲的元杂剧作品。它阐发了中国文化中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准确反映了中国的悲剧文化精神。1732年,法国传教士约瑟夫把《赵氏孤儿》译成法文,他将剧中的唱词和念白全部省去,只留下了故事情节,题名《赵氏孤儿:中国的悲剧》,并采用舞台剧形式进行表演。由此引来了欧美各国翻译元杂剧《赵氏孤儿》的热潮。1748年,意大利作家梅塔斯塔齐奥翻译《赵氏孤儿》(名《中国英雄》);法国伏尔泰于1753~1755年将《赵氏孤儿》改编成新剧本(名《中国孤儿》),开始在巴黎各家剧院上演,盛况空前;1783年,歌德将《赵氏孤儿》译为德文(名《埃尔佩诺》);1870年,又出现了朱利安译为法语的《赵氏孤儿》;还有俄文版本的《赵氏孤儿》。
在众多的译本和改编版本中,虽然保留了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故事框架,但对于“舍生取义”的中华民族大义却没有明确阐释。例如,在伏尔泰的《中国孤儿》中,将原著中的角色进行了彻底的更换,剧情也完全翻新,将中国传统的仁义思想进行了修改,改为了在欧洲君主制度下,人们对自由与平等精神的追求。这种将欧洲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故事相结合的方式固然有其精妙之处,但对于中国古典戏曲元杂剧的传播却是无益的。它只限于告知西方观众“元杂剧”这一词的概念,实际上并没有把元杂剧的思想内涵以及表演形式呈现给西方观众。
元杂剧《西厢记》《汉宫秋》《窦娥冤》现都已有多种译本,译者们根据自身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或遵循原著精神,或有新的解读。然而,这些海外演出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5]例如,如何将元杂剧的精髓传达给西方观众,如何使西方观众接受并乐于欣赏元杂剧这一戏曲形式等。
此外,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元杂剧也面临着一些传播困境。例如,传播媒介过于单一、传播内容过于浅显、传播受众缺乏分析、缺乏元杂剧对外传播方面的人才、异质文化使西方观众难以接受等问题。[6]元杂剧作为戏曲传播的一个典型案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中面临的迫切问题。单就元杂剧来说,将艺术形式的本质置于传播视角下进行分析研究,或许能为其解决发展困境提供方法。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1.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3.
[3]吴瑛.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战略[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
[4]于炳贵,郝良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26-39.
[5]徐翠.戏曲跨文化传播研究:从“比较文化学”到“跨文化传播学”[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4):77-80.
[6]刘珺.中国戏曲对外传播的跨文化障碍[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0(2):47-50.
G206
A
1674-8883(2016)16-00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