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高校新闻教育改革探析

2016-02-28 21:02:28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300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闻教育应用型互联网+

管 琼(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300)



“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高校新闻教育改革探析

管 琼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300)

摘 要:自2012年易观董事长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后,政府逐步将“互联网+”提上国家日程。媒体行业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开始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媒体的转型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传播教育也逐渐表现出其不足。伴随着地方高校的转型,新闻传播教育开始思考如何更新思想观念、优化师资队伍、改变和重组现有的课程设置,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对新闻人才的培养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应用型;新闻教育

一、“互联网+”的时代背景

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最早提出了“互联网+”理念。他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我们可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找到若干这样的想法。而怎么找到你所在行业的‘互联网+’,则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2015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出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对经济社会的创新提出了建议和看法。他呼吁,我们需要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7月4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在举行“互联网+”的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中国互联网+联盟”。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然而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形态。它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为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二、“互联网+”时代新闻教育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体现在新闻传媒业表现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随着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媒体融合步伐不断加快,新闻工作者切实感受到了媒体融合和大数据的压力与挑战。然而,尽管新闻媒体对于全媒体、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但是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并非都在积极回应,有些甚至认为大学教育应该与新闻行业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新闻教育理念与时代脱节

《CNNIC:2015年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6小时。

在这个人声鼎沸的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之间共同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结构,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改变媒介市场的内在结构和总体格局。跨媒体传播已成为一种趋势,一场媒介革命正在发生。当前的媒介语境变得空前复杂,这给新闻教育也提出了挑战。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依然在延续传统的学科门类、教育体系和媒介类型,专业设置也基本按照媒体平台类型来划分。培养的新闻人才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媒体,倾向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当他们面对融合新闻生产的工作特点和具体需求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二)具有融合新闻工作经验的教师匮乏

实践教学是一个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新闻专业教育亦是如此。然而,十多年前,新闻专业的大多数师资都是通过各种渠道转行过来的。近几年,随着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一批专业博士、硕士充实了高校新闻教育队伍,师资的专业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这部分教师大多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媒体实践经验。特别是随着媒介技术的突飞猛进,具有技术背景、能指导全媒体实践教学的高技能复合型师资更是缺乏。

除此之外,新闻专业来自业界的教师资源也比较紧缺,业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常常因为工作繁忙无暇指导学生,或者因为学历、职称限制无法进入高校工作,种种问题导致来自业界的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系统。

(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单一

随着教育部提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推动600所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很多高校在专业教育中更加注重将针对性和应用性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各个专业都尽可能地贴近企业行业需求培养人才。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也针对媒体的需求进行课程体系设置,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尽快运用到岗位实践中。

譬如,为了满足印刷媒体对采、写、编、评的客观要求,高校会开设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核心课程;播音与主持专业大多会开设类似播音发声学、影视表演、灯光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和教学内容满足了

学生从学校到媒体岗位的职业需要,但是这种专业化的教育却将学生框定在了一个狭小的专业技术领域内。有学者认为,新闻教育“越来越技术化的专业课已经占到总学分的37.57%,甚至还有继续加大比重的倾向,使我们迷失于专业技术化而不能自拔”。

三、应用型高校新闻教育改革尝试

面对媒介融合的总体趋势和日益复杂的媒介环境,应用型高校新闻专业必须思考如何更新思想观念、优化师资队伍、改变和重组现有的课程设置,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对新闻人才的培养需求。

(一)转变、提升教学理念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在“新闻传播学类”设立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5个专业,对个别专业作了调整,“部分顺应了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的趋势和需求,但并未从根本上对新媒体、媒介融合、大数据等给予足够重视”。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了。因此,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和提升新闻传播教育教学理念势在必行。

当然,转变、提升新闻教育教学理念并不是仅仅局限在专业(方向)设置上,更应该将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和岗位需求融入教育教学中,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践都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出适应全媒体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单位,课程体系构建是否完善,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将融合新闻生产的背景融入新闻教学中,很多院校都适当地修正了专业(方向)设置,特别是近几年的一些应用型转型高校都在保留了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中的一些核心课程外,又增设了融合新闻报道的相关课程,加入了部分技术方面的教学内容,以实现在“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全能型人才的目标。

但是,正如《东方早报》前首席记者简光洲所说的一样,“非科班出身的新闻工作者,往往在其自己专业的领域会有很好的新闻报道,但相对新闻专业出身的学生来说上手会比较慢”。可见,相对于一些专业领域的新闻报道,科班出身的新闻记者是没有优势的。所以,在跨文化、跨学科专业教育上的教学投入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媒介融合使得当代新闻传播涉及的知识领域越来越广、越来越深,仅仅靠增加新的专业方向和新的课程,已不能适应变化,只能在知识层面实现完全的学科整合,让各学科在新闻传播现象这一‘公共论域’中建立融合,使学生能对新闻传播现象和问题作出多学科层面的分析和综合,才能从根本上适应新闻传播领域的知识变化与知识创新的要求。”[1]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师大多是科班出身,他们有扎实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但是缺乏跨文化、跨学科的知识背景,甚至缺乏媒体实战经验。

因此,应用型转型高校在转型时期应从源头抓起,除了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外,还应为教师提供与媒体沟通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尤其应为媒体从业人员进入高校打通渠道,吸引更多有媒体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进入高校,为高校新闻专业教育与改革注入新的力量。

事实上,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媒体所需要的恰恰是知识和技能的多样化、综合化,以及一种跨媒体的思维模式,能够跳出原本的媒介领域,看到信息的多种可塑性和可能性。因此,新闻教育改革不应仅仅是技术上、能力上的丰富和强化,更应是思维上、精神上的拓展和延伸。

参考文献:

[1] 单波,陆阳.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创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118.

[2] 饶浩芸.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类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J].新闻传播,2015(11):112.

[3] 邵鹏.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144.

作者简介:管琼,新闻学硕士,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闻理论。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C117Y)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系在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访学期间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2-0037-01

猜你喜欢
新闻教育应用型互联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一名电视体育记者转型新闻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中国记者(2016年9期)2016-12-05 02:09:28
媒介融合时代数据新闻可视化教学探索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16:28
成舍我的德智兼修新闻教育理念论略
新闻世界(2016年3期)2016-03-15 08:53:06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