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璀
(上海交通大学 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 200240)
被侮辱的与被侵害的——“艳照”背后的智能时代隐私危机
李 璀
(上海交通大学 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 200240)
2014年,好莱坞曝“艳照门”,较之2008年“艳照门”事件,媒体的定位、传播的方式、个人态度的表达等众多方面均存在与以往不同的状况。而社交网络的普及、网络和终端技术智能化发展,隐私保护出现新的危机,不仅针对公众人物亦辐射至每一个个体。明星之外,任何一个网络用户都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被侮辱和被侵害的主体。
好莱坞艳照门;公共人物隐私;社交网络;隐私危机
2008年“艳照门”,某省会3家媒体共刊发新闻56篇(约42250字)、图片17幅。2014年,好莱坞艳照门事件发生4个月内,相关的网络新闻仅中国境内就有571,000条之多。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个人隐私权、媒体报道权之间如何平衡?
所谓隐私权,是指“享有的私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在其职业定义中确有对自身隐私权益的渡让,但这与其自身意愿相关,在不侵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其个人隐私依然受法律的保护。“娱乐明星这一特殊主体具有对自己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的控制权。”至于媒体报道权,在公共利益以外区间,对于明星不愿公开的个人隐私,无论媒体还是公众都不应侵犯。明星身体隐私甚至两性生活,并不对公众正常生活秩序和利益产生实际影响,本不应被大肆曝光。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窥私心理的存在,更由于行业利益的驱使,出现了许多趋之若鹜的对象。媒体作为明星和公众之间的纽带,须考量其所应承担的责任。“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社会责任论,这是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修正。它的理论基础是人与社会、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它强调大众传媒要履行社会责任,要对社会与公众负责。强调从道德的层面来规范新闻传播行为,主张实行严格的行业道德规范,来保证媒体履行其社会责任。”[1]
媒体的范畴在扩大,相应的责任意识和行业准则并没有相应的普及。继传统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之后,网络媒体逐步成为主流,其样式多样、成员众多、分布广泛,除新闻、视频网站这类广义认知上的网络媒体外,搜索、社交、游戏等多类网站亦应划入媒体的范畴。好莱坞艳照门事件中,明星代表律师马丁·辛格尔写信给谷歌索赔1亿美元,指控其没有“迅速而负责任地采取行动,删除艳照,故意为这种非法行为提供帮助、便利和保护,从这些女性的受害中获利万千”。非常明确地将矛头指向搜索引擎信息载体,充分认识到了其在传播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和辐射影响力。对于多类别网络媒体的监管并不能说没有进展,而是没有质的突破,没有明确法律责任的界定,没有明晰行业规范的出台,那么就无法实现真正媒体责任化的铺开与推进,也无法真正实现舆论环境的净化。
随着社交媒体的大规模发展,传播手段更立体化,传播态度更个人化。
传播手段的立体化,主要表现为获得信息的方式更为多元,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在好莱坞艳照门中我们发现了这样的脉络:
论坛艳照发布→搜索引擎—社交网络—论坛讨论—云盘下载→媒体报道
私密照被盗窃发布向网络以及移动互联网快速蔓延:搜索引擎进行公众化传播,社交网络实现个人化传播,各大论坛形成群体化传播,而网络空间(云盘等)给予全面性内容的下载,所有行为呈并行状态,形成立体化的传播网络。新闻报道实质上只是完成了二次传播,所有的一手信息均来源于以上所述环节。大量的内容通过微信微博这些“私有化”传播载体,以“分享”的立场进行传递,使得传播的渗透力更强,亦对监管与处理产生难度。
社交网络的发展使人的态度发生转变,形式上注重自我“发声”,意识形态上对个人主义更为强调。2008艳照门,被涉明星通过公共媒体公开道歉,“很傻很天真”被广泛诟病。传统澄清手段以及公众舆论压力下的示弱托词,最终导致主流观点较为一致,带来无形压力,完全丧失了对自我隐私的维护。而2014年,twitter、facebook成为所涉明星表达意见首选,通过自媒体直接表达自身态度而非通过其他人或其他媒介进行传达,意图更为明确直白。詹妮弗·劳伦斯在声明中写到“这不是丑闻,这是性犯罪,是性侵犯。法律要改,我们也要改,所以这些网站应该负责”,“所有看照片的人都构成了性侵犯,你们应当感到羞耻”。在不受允许的情况下对身体隐私肆意窥伺和传播的行为均是性侵犯。自我尊重、自主发声、自行捍卫是社交网络时代所特有的精神面貌,即正确个人隐私价值观的传递和对不完善法律的问责。
好莱坞艳照门的起始端,是黑客通过苹果云服务存储漏洞盗取图片,其中众多图片均是其拥有人早已在移动终端中删除的内容。技术发展在提升便捷性的同时,侵犯个人隐私行为正处迅速扩大的趋势。智能化时代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面临“泄密”的风险。
侵权受害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好莱坞艳照门的受害者主体是公众人物,但事实上所有的产品使用用者均处于受害边缘。
被侵犯的“隐私内容”在扩大。大数据时代下,普通人的个人信息亦存在极大的价值,移动终端产品都对“定位服务”“通讯录”等权限有要求,实则是对基本信息、肖像、经济水平等多方面内容的索取,可能会引发个人隐私的不当使用和泄露。
信息获取方在增多,方式更多样且不易被察觉。开放平台下,用户对产品的认知仅限于其内容本身,而对于其背后的企业,并没有明确的概念。通过一系列软件的安装,多数用户在混沌状态下把自己的信息给了企业。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很多信息要求必须被提供,同时用户亦会被要求阅读后接受相关条款和协定。此行为基本确定了用户对自身隐私的自愿授权,而事实上企业利用产品的使用权完成了对用户隐私权的置换。
[1] 吉保邦,纪楠,季静静,等.从媒体责任看新闻自觉[J].现代视听,2007(8):1-5.
G206.3
A
1674-8883(2016)19-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