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婧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研究》编辑部,上海200136)
随着数字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兴起,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在逐步发生改变,其中信息获取快餐化、阅读时间碎片化以及活动空间多元化正不断地影响着人们接收信息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为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学术期刊和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创造了机遇。学术期刊从最初的纸质版时代逐步地过渡到数字化时代已然是一场深刻的转型和革命,然而伴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出现和普及,能否实现学术期刊“掌上阅读”和“移动阅读”,并通过这种模式的“浅阅读”来迅速获取和筛选出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资讯成为期刊发展又一个大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简单地理解就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有机结合[1]。具体来说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其中移动终端设备主要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电子书等。移动互联网是在固定互联网无法更好地满足当代社会迅猛的发展速度和广大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水平的现状下应运而生的,它可以让使用者摆脱有线连接的束缚,并克服传统PC设备携带不便的障碍,随时随地地享受移动互联网科技带来的便利。而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主要是指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第四种大众传播媒体[2],是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并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新媒体是一个宽泛和相对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会赋予它不同的涵义。但总的来说,只要有别于传统的大众媒体,并且是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媒体形态,都可以称之为新媒体,包括了电脑媒体、手机媒体和数字电视等。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简称移动新媒体)则侧重于方便携带的移动终端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结合所展现出来的媒体传播形态,是新媒体在原有固定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升级和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将这种移动式的新媒体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新媒体的容量大,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涵盖任意的海量数据。同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文字、图像、音频以及视频等,具有多媒体性。
新媒体信息内容传播速度快,几乎可以做到即发即收,且24小时在线,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各个领域最新的资讯。
新媒体受众选择性增多,属于“受众主导型”,对于新媒体内容,接受者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和自由度,可以对呈现的信息和内容进行过滤和筛选。
新媒体具有互动性,接受者对于媒体发布的内容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接受者与发布者以及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流。
移动新媒体还具有移动性,完全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观看、收听节目,接收和发布信息,浏览网页或者网上购物等。这是传统媒体和基于固定互联网的媒体所无法实现的。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学术活动传统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以及读者的阅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学术期刊以往单一的运作和经营模式,逐步由传统的纸质版期刊发行过渡到了电子期刊的推广,学术期刊也迅速地步入到了数字化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术期刊正在与互联网新媒体进行初步的融合和发展。
期刊的数字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是编辑部建立自己的网站,向网络提供数字化内容和服务,其中包括当期目录以及过刊浏览等以供读者进行免费的论文下载和在线阅读,这些电子版论文就是原有纸质版数字化的产物;第二种是由期刊网或者数据库从传统纸质期刊主办者那里购买期刊所载文章的转载权,分类后集合而成,具体表现为学术期刊纸质版本,而把数字版权交给中国知网、万方或者维普等大型数据库,由他们把这些论文制作成统一的数字格式在网上进行传播,通过读者付费的方式来获得收益[3]。相比较而言,第一种方式可以使读者免费获取文献资料,但是就所需文章的检索、筛选的便利程度而言;第二种方式更容易被接受。因此,在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整体购买了各种数据库的条件下,综合性期刊数据库的使用方式更加普及。
尽管各种学术期刊普遍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但是随着移动新媒体和“微时代”的到来,这种基于传统固定互联网的期刊传播模式又显得力不从心。首先体现在空间和时间条件的限制上,固定的终端设备完全限定了活动空间,因此,对于科研和学术工作者来说,期刊的下载、阅读、稿件的投递、查询必须在放置电脑的办公室、实验室、寝室或者家里,而在飞机、高铁、地铁、公交以及计程车上想要随时随地开展与学术期刊相关的活动则没有这么便利,同时工作、学习和生活计划外产生的碎片化时间在学术工作中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其次,传统的PC互联网提供的期刊网站以及数据库具有大而全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常规的文献下载和深度阅读,以及稿件的投递和查询固然高效和便利,但是科研工作者通常会忙于出差、开会以及评审等事务,并没有完整的时间阅读文献和浏览期刊网站,这对于迅速了解专业学术领域的最新资讯和发展动态是极为不利的。此外,尽管学术期刊更加注重公益性和社会性,但在确保学术内容质量的前提条件下,期刊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样需要加以宣传,使优秀的科研成果能够迅速地得以传播[4],但现有的媒体传播在期刊宣传和推广方面的功能显然十分薄弱。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终端主要包括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书、移动数字电视,甚至包括POS机和车载电脑等,其中受众人群最广、使用范围最大的无疑就是手机。根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6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占总网民数近90%,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应用软件的不短提升,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还将进一步增加。因此,基于数字时代背景下学术期刊的生存现状和挑战以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井喷式的发展,两者的相互融合和发展就显得势在必行。由于屏幕尺寸和操作方式等条件的限制,通过浏览器直接打开期刊网站或者数据库并不适合在手机上进行操作,而为手机移动终端量身定做的一些应用软件或者平台则可以为用户提供人性化的操作以及互动服务,这其中主要包括手机APP、手机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
手机APP就是手机上安装的应用软件,需要有相应的系统进行支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这种第三方应用程序也成为便捷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学术期刊类的手机APP业务在国外的一些期刊已经开展,并且运作得相当成熟,例如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分别推出了nature.com和Science Mobile的手机APP,生命科学领域的顶级刊物《Cell》也发布了自己的APP平台Cell Alerts,此外国际知名科学文献出版社,包括Elsevier、ACS和Wiley等都拥有自己的数据库APP[5]。而国内在这方面开展的则比较晚,目前仅有中国知网以及重庆维普等几个全国大型的中文期刊数据库开发了数据库 APP,但是平台建设薄弱,内容不够丰富,互动形式单一,用户黏性不足,这些缺点阻碍着数据库APP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手机APP开发成本大,技术要求高,使得这种形式的移动新媒体无法在国内单个的学术期刊编辑部或者杂志社单独开展。
手机微博是指通过手机发布信息,在平台上实现网络实时互动的信息沟通过程,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获取的平台,具有多种人性化的服务和功能,包括发布、转发、收藏、评论和私信等[6]。学术期刊与手机微博的融合和发展,可以对编辑与读者或者读者之间的参与、互动与分享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微博在网上发布最新的资讯动态和研究成果、召开的会议、论坛以及重要的学术讲座等,同时配以丰富的图片,甚至视频链接等,而关注者随时可以同步进行阅读,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并可以对微博进行收藏和转发,这对于学术期刊的宣传和推广也具有很大的作用。但目前申请微博注册的科技期刊、学报却并不多,在影响最为广泛的新浪微博里,申请注册了微博的高校学报仅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以及《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微博平台信息发布的自由度太高,缺乏有效监管,而关注者的评论信息也缺乏完全的可信度,内容松散甚至混乱错误,会造成很多后续的问题和麻烦。同时,随着微信平台和公众号的出现,也使得科技期刊和手机微博新媒体的融合度急剧下降。
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一款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软件,2013年底注册用户就突破了 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即时通讯软件。而微信公众号则是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该平台依托多媒体图文,推出的阅读信息丰富多彩,且用户普及度高,成本低廉、收益巨大,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商家和企业加入其中[7]。学术期刊也不例外,目前已有相当比例的学术期刊推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的注册、认证,可以在获取的自定义菜单接口处设置一级菜单和二级菜单,其中主要包括当期目录、过刊浏览、论文检索、行业动态、投稿指南以及进度查询等等功能。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性地对论文进行检索、查询、下载和浏览,部分期刊推出的微社区和群发功能的结合不仅能够使用户同步地接收到最新的期刊资讯以及前沿进展,同时也能够加强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期刊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尽管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相对比较单薄,且用户体验和框架优势也不及独立的第三方软件 APP,但是就开发成本、技术支持和维护方式等方面,微信平台还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上升发展的空间。此外,能够有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浅阅读和移动阅读来快速获取重要信息也使得这种移动新媒体方式日益得到学术期刊和用户的支持和认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融入的确给学术期刊的转型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其他产业,移动新媒体在学术期刊领域的进一步推广与扩展却面临着不小的障碍和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念因素。尽管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兴起之后,很多的学术期刊都推出了自己的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移动媒体产品,但受制于期刊公益性质的理念,期刊编辑管理人员仍然严格按照传统的模式按部就班地编辑和出版,大部分的工作内容基本上还是沿袭以往的模式和步骤,移动新媒体产品的出现仅仅是主体工作之外的一种小小的补充,对其功能进一步的开发和使用并没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2) 体制因素。对于学术期刊管理工作人员观念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僵化的体制,传统期刊出版模式的转型和发展以及与新媒体融合的前提是必须为体制所承认,只有期刊体制为新媒体的诞生开辟出新的通道,其产生才是合法的,或者至少能够容纳新媒体,它才能够脱颖而出。
(3) 资金因素。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与各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并取得空前成功的背后是巨额的资金支持,学术期刊的发展如果要依赖移动新媒体进行进一步融合和转型同样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学术期刊的公益性和社会性使其很难成为获取巨额利润的产业,融资渠道也相对比较单一,即使主营业务之外进行“微营销”,也不可能过度商业化使得读者产生反感。这就要求政府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对其进行积极地引导和扶持。
(4) 人才因素。移动新媒体时代的学术期刊运作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纸质版时代,它需要大批精通出版传播知识和网络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且要根据学术期刊的发展状况和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对网站以及公众平台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升级,这对现有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的期刊编辑人员都具有很大的挑战。
学术期刊不同于其他的产业,在移动新媒体高速的发展浪潮下,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既不能盲目跟从,更不能视而不见。利用移动新媒体终端的软件和平台有助于更多读者和科研人员关注自己的期刊,起到了宣传作用,同时推送的最新动态资讯以及便利的操作窗口也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移动阅读”和“掌上阅读”。但是,学术期刊始终应当坚守自己的原则,以读者为上帝,视内容为生命,不能为宣传而宣传,为营销而营销,本末倒置。只有适度融合,协调发展,才能走出一条属于学术期刊自己的移动新媒体发展道路。
[1]肖志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电信科学,2009,25(10):30-36.
[2]欧阳菁.借助新媒体扩大科技学术期刊受众的范围[J].编辑学报,2013,25(5):474-477.
[3]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机遇·挑战·对策[J].编辑学报,2015,27(5):412-415.
[4]苏磊,张玉,蔡斐.新媒体形势下学术期刊发展浅谈——以《航空学报》为例[J].编辑学报,2015(S1):4-7.
[5]钱筠.APP时代学术期刊的发展策略[J].编辑学报,2015,27(1):71-74.
[6]陈丹.微博新媒体在传统学术期刊中的运用[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36(11):85-88.
[7]陈晓峰,云昭洁,陈维捷.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定位与发展趋势研究[J].软件导刊,2016,15(1):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