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超
(浙江工业大学学术期刊社,杭州310014)
高校学报除了具备推动学术研究发展,实现学术交流等学术期刊一般功能的同时,还承载着服务高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职能。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学报“同质化”竞争激烈,没有特色可言,发展之路越走越窄。在这样的困境下,高校学报走特色化、内涵式发展之路,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据统计,我国高校学报大约有1 700种,占了各级科研单位、各类高校院所的学术类期刊总数(约2 500种)的近七成[1]。这与国际学术界学术期刊中数量最多的是专业性期刊恰恰相反。从建国起至今,绝大多数高校学报仍保持着创始时的综合性面貌,文、史、哲、法学、经济、社会学、教育学等面面俱到,众刊一面,从编辑模式、栏目设置,甚至探讨的热点问题,趋同化现象非常严重。这不但使学报陷入低水平重复的怪圈,也使读者失去了新鲜感和阅读兴趣[2]。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定位有偏差,难以凸显自身特色。尽管很多高校都属于综合性大学,但每个学校的情况仍然各不相同,既有工科为主或文科为主之别,还有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之分,也有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之别。高校学报本来应当因校制宜,但当前许多高校学报在栏目设置上忽略了校本特色,为体现学报服务本校教师学术研究和交流“窗口”的作用,而将栏目涵盖本校所有学科,导致栏目建设大众化和内容相似重复,自身特色无从体现。
二是“以刊评文”的学术评价模式,造成优质稿源缺乏。按照通常观点,高校学报既能充分反映高校的教学成果,更能代表高校的科研水平。但事实上,现行的学术评价体制或者说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基本上是数量化的,其直接后果就是对学术成果重量不重质,重刊物级别轻学术内容。从而一方面导致优质稿源外流,向核心期刊集中,另一方面也滋长了粗制滥造的风气,甚至学术不端。同时,一些质量较低的稿件如人情稿却流入学校,致使学报学术质量徘徊不前,刊物声誉受到影响。
三是背离学术规律,论文质量下降。学术研究需要研究者长期的学术积累和学术水平的提升为基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行,教师队伍也迅速扩大。但不可否认,目前高校文科教师队伍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加上部分教师心态浮躁,不愿静下心来做学问,写文章受功利因素支配,很多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再加上学校也缺少切实有效的方法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从而使得这些教师的学术论文质量普遍下降。
四是依循传统办刊思路,竞争力不足。与大众化期刊相比,高校学报有大量的高校教师投稿(且不论稿件质量高低),办刊经费也由学校拨款,不受市场经济影响,因此,尽管学报编辑部在学校里不属于中心机构,但至少也是衣食无忧。因此,坐等来稿、闭门办刊成为许多学报的办刊作风,在管理模式上也处于封闭和内循环状态。编辑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编辑人员虽然大多有自己的学科专业背景,但并不天然具备编辑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因素都导致编辑队伍整体专业性不强,竞争力不足。尤其是在学报发展专业化、数字化、集约化的大背景下,如果不转变传统办刊思路,将严重影响学报未来的生存。
要厘清高校学报的发展思路,制定可行的改革政策,必须对学报的历史和传统进行深入了解。在我国,早期学报以20世纪初的《北京大学月刊》《学桴》和《清华学报》作为代表,已经铸就了最初的传统。如《北京大学月刊》的使命“以刊载本校教师和科研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学术论文为主”,形成了综合性、内向性的办刊理念。到20世纪50年代,学报的传统发生“裂变”,中国科学院传承了传统的核心价值,着手构建以开放的专业期刊为主体的学术期刊体系,高校学报则拘泥于传统的综合性学报的外在形式,并坚持稿源的内向性。由于在不同向度上继承了学术传统,高校学报走上了与专业期刊不同的发展道路,同构性日益严重[3]。针对高校学报存在的同构性问题,不少学者提出,应着眼于适应科研事业发展需要,扶持和创办更多专业性期刊,改变综合性期刊太多太滥的局面。“少量综合性刊物存在是必要的,大批的刊物还是应走专业化之路”[4]。但无论主办单位还是办刊人,要改变目前综合性期刊为高校学报主要存在方式的局面,改变学报性质和结构,尚有不少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报特色化发展被提上日程。2003年,《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实施方案》指出:“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刊物,可能要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为了通过建设一批示范性的优秀期刊和富有特色的栏目,为高校学报建设起模范和带头作用,2003年教育部开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建设,2004年又展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工程”建设,收到了良好效果。
学报的特色,是一家学报区别于其他学报的独特的风格和色彩,体现在栏目设计、选题策划、编辑意识、价值标准以及期刊行文风格等多个方面。在学术界,对学报是否需要特色化发展,曾有过争议。尹玉吉等学者认为,学报的特色论很容易使大学学报放弃其根本使命和基本功能,大学学报的历史使命应当是完整地、科学地传播主办单位的教学科研成果,“特色论”应首先让位于学术水平的真正发挥和学报历史使命的真正实现[5]。而朱剑等学者提出,学报的特色化与学报使命并不矛盾对立,学报真正的特色恰是在其完成使命中体现出来的;特色化使学报在办刊方法上有了明显进步,但只是办刊方法之一[2]。
我们认为,学报由综合性期刊向专业性期刊转型,是学报发展和学术期刊改革的方向。但是,在当前的体制和条件下,学报的专业化转型必然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绝大多数学报还不具备向专业性期刊转型的条件,因此,继续维持其综合性特征,走内涵式和特色化发展之路,是其上佳的路径选择。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一方面能促进学术争鸣和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真正使学报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和研究成果传播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能够推动学科建设进程,培养学术新人,甚至弥补某一专业领域研究的不足,使学校成为这一学科领域的研究中心。如许昌师院学报的“魏晋史研究”、南阳师院学报的“汉代文化研究”以及苏州大学学报的“吴文化研究”等。同时,通过特色栏目建设,既能使研究系统化整体化,又能使学报成为某一专业领域中有话语权的刊物,扩大学报自身的影响,提升学报的学术品位和刊物整体质量[6]。
提倡高校学报要特色化发展,当前最主要的途径是开办特色栏目。自实行名刊工程和名栏工程以来,从办刊理念到办刊方法,大大改变了传统学报的办刊思路,入选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质量上都有明显的上升。但同时也应当看到,还有一部分特色栏目难以为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选题策划失当,学科领域狭窄,研究成果偏少;作者队伍建设没有跟上,也没有研究机构作为依托;编辑制度有待改进,有的学报仅凭编辑个体四处组稿,不但编辑压力过大,而且一旦责任编辑换人,其他人就无从下手。因此,要保证栏目的特色和高校学报的特色化发展,就要在栏目定位、稿源建设、作者队伍等方面多管齐下。
高校学报的特色化发展,是当下学报突破困境的重要路径,对学报形成特色和个性,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具有积极作用。
学报的特色可反映在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栏目的特色,这也是高校学报提高自身学术品位与创新品牌的重要渠道。从当前各家综合性社科期刊开设特色栏目的情况分析,成功的特色栏目的选题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结合校本特色,以本校重点学科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确立自己的特色栏目,提高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7]。二是结合地域和文化传统,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如《嘉兴学院学报》利用其地处嘉兴的便利,将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将地方特色与学术热点相结合,创办了“嘉兴名人与嘉兴文化”栏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结合期刊本身的优势和特点,同时选择热点问题作为栏目研究重点。如《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犯罪研究”栏目,着力于公安机关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展开研究,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栏目的特色十分明显。
除了特色栏目,开办学术专题,走专题化发展之路,也是体现学报特色的上佳途径,而且也是学报综合性优势的体现。专题化突出了受众的特定化和小众化,从而也突显了学术期刊的独特价值。开办学术专题,就要强调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打破学科边界。一般而言,编辑部策划选择的某个学术专题,应是当前学术管理和学术研究中最有价值的关注点,体现学术研究和学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并和社会热点或重大课题联系在一起,如“循环经济” “智库建设” “互联网经济”等,既是社会学者、教育学者、经济学者在各自学科领域的研究专题,又是他们研究的综合。学术专题应当吸引尽可能多的学科参与到讨论中来,并尽量使交叉研究能在栏目中持续不间断进行下去,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视角推动主题研究走向深入,更加准确地对复杂问题进行把握。因此,开办学术专题应当成为学报重点打造的对象,也是学报的点睛之笔。
稿源是高校学报发展的最大瓶颈。长期以来,高校学报内向性的特点,使其将目标重点锁定在本校教师身上,由此导致封闭办刊,使稿源来源单一。大多数学报只用内稿或优先刊发内稿的规矩则使其基本上是本单位的“自留地”,使学报的学术公信力和学术交流功能弱化。同时,不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使本校的优秀稿源外流。在某些高校评价者的潜意识中,社科院期刊比高校学报好,国外期刊比中国期刊好。只有在外面的核心期刊或“CSSCI”发表不了的文章,才会退而求其次地在本校学报发表。而缺乏学科支撑又使稿件质量难以保证,学科建设对栏目的支持难以体现。
高校学报必须打破封闭化办刊模式,才能保障栏目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报编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选题策划主动开展组稿。一方面,要经常与校内相关研究人员联系,将他们发展为学报特色栏目的固定作者;另一方面,采取特殊措施向校外专家进行约稿(如实行“优稿优酬、特稿特酬”),将他们稳定为学报特色栏目的作者群。同时,要加大对青年作者的培养力度。培养人才本就是高校学报的基本功能,也是学术传承和发展的需要。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对青年作者不利,只重量化不重定性,但事实上,青年作者的文章常常有创新点和思想火花。学报编辑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选题,对有创新但有待提高完善的文稿,要妥善处理,及时与作者合作,帮助作者修改提高。学报的特色化建设,必须破除“身份论”和门户之见,学术唯上。
高校学报作为以专门学者为作者和读者对象的一种学术期刊,应该特别强调学术性、专业性、科学性、理论性、规律性。作为学报运作的主要执行者,学报编辑除了应当具备一般大众期刊编辑的职能之外,还应当具备学术职能。从角色定位来看,学报编辑就是职业编辑与专业学者的复合体,不但应当具备编辑方面的知识、技能,还应当在学术研究方面有积累。首先,编辑应当强化学术意识,提高学术水平。学报编辑对文章的策划、鉴定、修改,都必须依靠本人的学术水平。因此,编辑应具备较高的学识素养和能力水平,有自己的学科专长和相应的科研能力,能与相关专业的作者有共同语言,在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里有发言权,能对相关专业的文章指点评说。其次,编辑要培养业务能力。编辑要成为“杂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品位,才能在众多来稿中发现优秀稿件。学报编辑要对新知识、新成果持浓厚的兴趣,并及时了解学科的最新动向。最后,编辑要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要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优秀学术编辑,必须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研究新问题。学报是学者们百家争鸣之地,新的思想、理论、知识源源不断,学报编辑有近水楼台之便利,可以及时获得最新信息,在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上受到启发,从而精准把握学科前沿、深刻思考社会现实,进而超越单一专业的宽广视野,为整合学术资源、打通学术藩篱发挥作用,为提出重大学术问题、引领学术方向作出贡献。而在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编辑还要扮演好外交官的角色,与发行机构合作,及时将学报推向市场,增强学报的市场竞争力。
编辑学者化是学报编辑努力的一个方向。但对一般学报编辑来说,短时间内很难完成学科前沿的选题策划,集结国内外优秀作者。特别是要面对多个学科,甚至跨越文、理的特色栏目或学术专题的编辑更是如此,可以说能够从容应对的编辑少之又少。因此,要使学报有特色可持续发展,借助外脑是有效路径,如对于加强学术交流、促进编学互动、提升学报形象有着积极意义的栏目主持人制度就是其中之一。一方面,主持人能够站在学科的发展前沿来设计选题;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学术声誉,吸引高水平学者参与到栏目的建设上来,为学报提供高质量的稿件。高校学报栏目主持人的选定,应以学术水平为主要衡量标准,以挑选属于学科带头人的专家学者为上,可以是本校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外校的知名学者。从模式上来看,可以灵活多样,如《南京大学学报》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栏目及主持人是相对固定,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的“教育研究”栏目相对固定而主持人则不固定。还有的学报推出专家和责任编辑共同主持制度(如《云南师范大学学报》“人地关系研究”),两者各有分工,前者负责具体的栏目组稿约稿,后者发挥栏目策划、编校规范等优势;前者把关,后者审定。从已有的实践看,栏目主持人的引入,对于突出重点栏目、特色栏目,共享学术资源,提升办刊优势是有较大帮助的。当然,“栏目主持人”制度只是高校学报名栏建设中的一种方法,其他如“专题研究” “本期视点” “学术争鸣” “热点透视”等,都不失为有效的栏目建设方式[8]。
[1]阎云峰,林英.略论学术期刊的专题策划[J].出版科学,2014(4):33-36.
[2]朱剑.枘凿之惑.特色化与高校学报的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5):88-94.
[3]仲伟民,朱剑.中国高校学报传统析论——兼论高校学报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0-34.
[4]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5-27.
[5]尹玉吉.关于“学报特色论”的全方位审视[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1):82-93.
[6]陈正慧.学报特色栏目的功能和作用——兼谈大学学报的开发利用[J].三峡大学学报,2005(3):111-114.
[7]孟大虎.特色栏目建设与综合性社科期刊的竞争优势[J].大学出版,2008(2):64-67.
[8]刘勇.解读高校学报“栏目主持人”现象[J].编辑之友,2006(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