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纪军(特级教师)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作为“例子”的某一篇课文,更多的是学习其言语表达技巧,发现某一类课文的言语表达规律。这样,学生学习方能举一反三,再举三反一。由此,我们提出“关注文体聚焦表达”的阅读教学主张,努力探寻某一类文体的表达秘妙及教学策略。
课标在高年段才指出阅读的四种基本文体样式,即:叙事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诗歌和非连续性文本。诗歌和非连续性文本的文体特征明显,毋庸置疑。剩下的叙事性和说明性文章中,凡是涉及有人物和事件的一般都归为叙事性作品类。包括文学作品如:童话、传说、神话、寓言、剧本、小说等以及写人、记事类课文。除此之外,我们认为一般应归为说明性文章,包括写景类、状物类、说理类及科学小品文等。有人会认为这样分类太模糊,可能不够科学。其实,课标告诉我们在小学就应该做模糊判断。
拿到一篇课文,教师要大致判断该文属于四类文体样式中的哪一类,然后再进行文体细分。这是一种文体意识,指的是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和阅读教学中要自觉关注文本特点,把握文本分类,从而确定教学方向。教师文体意识随着年级升高呈现出由弱到强的趋势,且对文体特征的把握应该越来越清晰。由此我们可以想见:阅读不同文体的文本,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对于模糊不定的也不必过于计较和纠结。关键是依据该文体样式呈现的特征,发觉其表达方式和手法上独特之处,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进而感悟、体会、学习这种表达技巧。这是课标颁布以来,赋予阅读教学的独当之任——学习语言为学习文字运用。
这次呈现的《春联》《莫高窟》和《麋鹿》三篇课文都是在介绍说明某一种事物,显然,它们属于状物类说明性课文。这类课文在教材中还有很多,如《太阳》《秦兵马俑》《音乐之都维也纳》《人类的老师》……
状物类文章属于说明性文章。总体上要按照说明性文章确定教学内容,即阅读说明性文章,一要把握说明要点,二要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但是,我们还可以进行文体细分,可以分为状静物文,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状动物文,如《鹅》;状植物文,如《爬山虎的脚》。这类课文一般呈现如下特点:内容简洁,结构严谨,语言精准。
教学这类课文,一要理清介绍事物的顺序。言之有序是很明显的特征。《音乐之都维也纳》使用先概括后具体介绍的顺序,《我爱故乡的杨梅》按形状、颜色、滋味的顺序,《珍珠鸟》则按小鸟飞动的方位顺序等。二要分析文章结构。这类文章一般会按事物的不同方面特点来安排材料。如《高大的皂荚树》一文就是按一年四季不同方面的特点介绍,教学时可以借助这个理清文章层次。当然,这类文体更多的是用“总分总、总分、分总”等结构,使得文章结构紧凑。三是抓住事物特点,明白表达目的。这类文体一般会突出事物显著特点,表达情感,寄托志向。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借物喻人,《落花生》阐明做人道理,《夹竹桃》和《广玉兰》中表现的韧性和生命力。四是了解说明的方法。《太阳》一文的“列数字”,《人类的老师》中举例子,还有《神奇的克隆》开头的“引资料”等等。
当然,这类文章“语言精炼,说明清楚”也是很重要的表达特色。也会运用其他表达技巧,如《夹竹桃》“韧性”和“幻想”的虚实结合。《田园诗情》中白天和傍晚的动静结合等等。
状物类说明性课文值得教学的内容很多,明白了教什么固然重要,因为这确定了教学的行为向度。怎么教也是一门艺术。显然,教什么决定了怎么教。这里,结合教学实践,简单分享三点。
1.整体把握。
整体把握,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要求。2011版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在中年级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到了高年段则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而在针对不同文体样式时则提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由此可见,整体把握课文要点的重要性。而教学现状告诉我们,教师教学时往往缺乏篇章意识,低年段教师尤甚。结果表现出来的是学生段落层次的理清能力和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严重弱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浓厚篇章意识,教会学生整体把握篇章结构,主要内容。而状物类课文由于内容简洁,结构严谨,尤其适合这种能力的训练。一是全程整体把握。不管是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我们都要关注。这次的三节课都是第二课时,但几位教师都在新授前通过检查复习,整体把握说明要点和文章结构,温故而知新。二是全篇整体把握。《春联》一课,执教者不仅检查了说明要点,还训练了主要内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这种能力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中年段学会初步把握,高年段才能熟练掌握,最终,才能形成能力。三是段落整体把握。状物类文章之所以结构清晰,主要源于其块面清楚。教学时也可以依据块面进行。每进入一个块面,我们特别强调从整体入手,再部分化解。《麋鹿》一课,执教者教授“生活习性”时,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说明顺序,即:种类(哺乳动物)—体重—角—角型—尾巴—蹄子—毛色—繁殖—发育等,整体感知作者说明顺序的清晰。然后,话锋一转,作者为何介绍的如此清晰?教学直指表达,体会作者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好处。教学“传奇色彩”时,先由师生配合朗读整块内容,接着引导学生整体感受麋鹿的坎坷而传奇的经历。同样,教学也立即指向表达,这样传奇的色彩和坎坷的经历,作者是通过什么带给我们的呢?原来是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用“逐渐、陆续、几乎、估计”等词语,两者配合,天衣无缝,把麋鹿的珍贵说得清清楚楚。
2.聚焦核心。
一篇文章的篇幅有限,而状物类课文更加简洁,作者在介绍事物时,必然会有所侧重。《春联》是突出介绍春联的种类和作用,因为这是春联独有的特点,至于对仗和音律美的特点春联有,其他对联和诗词中也有。《莫高窟》着重介绍的是壁画的内容以及壁画中的飞天,因为这部分代表莫高窟最高的艺术成就。《麋鹿》则重点介绍麋鹿的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因为这两部分可以突出麋鹿的珍异。教学时,我们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把目光和力量都聚焦到这些核心教学内容上,重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为什么在这里运用这种方法?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春联》一课中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既把多如牛毛的春联分为四类,又能让我们感受到这四类春联的作用:“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这是本课最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是基于文体样式,直接指向表达的核心教学价值。《莫高窟》一文,介绍飞天时,运用“摹状貌”的方法,描摹出飞天的不同姿态,语言简洁,句式整齐,既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又能让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是本课独有的核心教学价值。《麋鹿》一课中,“作比较”的方法使用固然重要,但是容易理解。因此,教学的重心在于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通过列举一连串的表示时间推移和麋鹿数量变化的数字,结合“逐渐、陆续、几乎、估计”等词语进行准确表达,说明麋鹿的繁衍生息的艰难坎坷,突出其珍贵。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也是额定的,聚焦核心内容,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也便于在重点地方凿一口井,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可以举一反三,拓展迁移。例如学完《莫高窟》壁画一段,至于“彩塑”的教学简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这样做,不仅让教学更加聚焦,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作者在介绍事物时突出重点,抓住特征的说明技巧。
3.比较教学。
“作比较”本来就是一种很典型的说明方法。《麋鹿》一文中,作者运用这种方法把麋鹿的生活习性介绍的十分清楚。教学状物类课文时,大量进行比较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策略。具体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比较。
第一,比较说明要点中的要点。介绍一种事物,作者一般会从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哪方面是要点中的要点,并不难。难在有比较教学的意识和聚焦重点的行为。第二,比较篇章结构。《莫高窟》一文整篇文章总分总结构,之间过渡句衔接,可以和介绍“壁画”段落结构比较,不难发现篇与段之间惊人相似的结构。“壁画”和“彩塑”两段之间的比较,原来也大同小异。由此,我们可以通过现象看本质,这类文章经常使用这种结构,使得课文首尾呼应,结构清晰完整。第三。比较说明方法。介绍壁画内容时,用“有……的”,介绍飞天时用“有的……”,语言形式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来,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这是学生看不出来的。“有……的”,是说壁画都有些什么内容;“有的……”,是说飞天有的怎么样。前者是从不同方面分类介绍;后者是不能准确分类,只是在分别描摹几种有代表性的飞天的动人姿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不一样的,表达效果也是不同的。第四,比较用词的精准。如麋鹿的“饲养”和“放养”的异同。春联为何“最”讲究对仗,可以拿春联和诗词比较。原来诗词中很多地方是不对仗,有些即使对仗,也没春联讲究。
比较教学的本质特征在于“比较”“对照”“对比”“参照”。教学中坚持比较,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加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比较教学还可以使教学更加聚焦,在不断比较中,层层剥笋,最终指向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