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感叹。二千多年前儒家经典《孝经》面世。《二十四孝》更是精心挑选出历代24个孝子的感人故事,“叙之以文,咏之以诗,绘之以画”,有远古的虞舜,孝感动天;西汉的文帝,亲尝药汤;盛唐的宰相,望云思亲;宋朝的文豪,涤亲溺器;江南的民女,跪父留母等等,彪炳千秋,影响深远。
孝是德之本,教之源。自古以来,上至天子,下到庶人,都要行孝,且必须行孝。孝道统引天下,为任何人不可逾越之道德红线。《孝经》以孝为纲,历陈“五等之孝”,提出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多个等级的孝道要求,成为人人遵从的基本规范。
天子的孝道,简言之就是“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要求天子通过爱敬事亲和德教百姓,从而达到《甫刑》所说的“一人有庆,兆民赖之”的太平景象。
在儒家看来,爱敬双亲,就丝毫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懂得敬奉自己长辈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长辈,即“爱亲者,不会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天子要以身作则,极尽孝敬父母之事,而且用这种孝道教化天下百姓。古代的圣贤帝王,都是这样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的。周文王还未继承王位之前,对父母就由衷的敬爱,每日三次问候父亲从不间断。听到父亲安康,就心中欢喜,若身体欠安,就很担忧,对父亲饮食多少,饭菜冷热,都关心入微。这就是《弟子规》中说的“晨则醒,昏则定”。周文王不仅极尽孝道,做全国人民的榜样,而且以德治国,用德教化四海百姓,开创周朝八百年基业。天子位置在人民之上,道德也应在人民之上,做到德高于人,行为世范。周文王做到了,所以他被尊为圣人。
汉文帝侍奉母后也是体贴入微。生母薄太后一病三年不起,文帝尽心尽力在床前照顾,几乎没有很好的睡过一觉。每当汤药熬好了,自己要先尝一尝,体味药的甘苦和温热,再送母亲服用。汉文帝贵为天子,却成为久病床前的孝子,他的孝行正如《弟子规》所言:“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汉文帝的仁孝同样感化了天下臣民,当时天下大治,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所以孔夫子在《孝经》中说:“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明智的君王,用孝来治理国家,天下自然和平,人民安定,风调雨顺。
士的孝道,孝经规定为: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这就是士的孝道。士要将敬爱父母,并以侍奉父母的孝心转而侍奉天子,以侍奉父兄的孝敬心侍奉师长。
儒家主张“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读书学习圣贤之道,圣贤之道就是以孝为根本,做官心里常想着国君与百姓,首先就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再以这种孝敬的心理来侍奉国君,侍奉百姓。谨慎侍奉就要做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不是古圣先王所提倡的道理,不敢随便说,不是古圣先王所奉行的道德,不敢去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讲大是大非,有“看齐意识”。
黄庭坚既是官,也是“士”,更是宋代的大学问家,人们对他的学问崇敬不已,可他还是一个大孝子。他从县长一直官至国家太史,不管政务多忙碌,每天一定要亲自为母亲清洗便器。这事本可由仆人去做,可黄庭坚坚持要自己去做,而且做得认认真真,洗得干干净净。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母亲平生最喜好洁净,如果让仆人去做怕不能让母亲尽心如意。所以为让母亲欢喜,就自己亲自去做。而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无怨言。黄庭坚贵为朝廷官吏和一代文豪,在经济上奉养母亲自然没有问题,而他更多的是考虑母亲的感觉,顺从母亲的爱好。因此,他的孝行被列为中国著名的二十四孝的典范之一,他本人也被人公认为“此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有道是:水有源,树有根,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黄庭坚所以有不朽功名,正是因为他有源头之水,有根本之木。
庶人的孝道也就是平民百姓的孝道,孝经也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孝经庶人章》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庶人的孝道在于“用天之道,分地之利”,就是利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根据地性,进行农业生产,依靠勤奋耕作,再加上勤俭节约,谨慎自己,以赡养好自己的父母。当然,专心于农业生产和粮食产量的提高以养父母这条孝道,可以在增加国家税赋收入的同时,让农民积富养家,增强固本守土意识,减少一国人口的流动,间接增加人口数量。这也是古代生产力发展的一项重大政策。
古代平民百姓之中,孝子更是不乏其人。二十四孝中讲到,汉朝有个平民叫蔡顺,父亲早逝,当时朝廷王莽篡位,天下大乱,又逢天灾,遭遇饥荒。为孝奉母亲,蔡顺只好靠采摘野果给母亲吃。每次采摘桑椹果,他都要带两个篮子分开装。一次采果时遇到强盗,强盗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用篮子分装野果,这不是很麻烦吗?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果子已经成熟了,比较甜,是给母亲吃的。红色的还没有熟透,比较酸,是留给我自己吃的,所以要分开装。强盗听了很感动,也很同情蔡顺。不但没有抢劫他,还送他三斗白米和一些肉。可蔡顺婉言谢绝了。这个故事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但这反映了蔡顺孝顺的心行,在遇饥荒之年,孝心分毫不改,反而倍加用心。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也看到孝是人的天性,它最能感化人,强盗本是抢劫的,可遇到孝子,不仅中止抢劫行为,而且还感化了强盗。由此说明“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是千真万确的。
诸侯和卿大夫是古代的两大统治阶层,他们也有孝道的规范。诸侯处在天子之下,原指由天子分封的国君,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之后,诸侯演变为封疆大吏。卿大夫是地位仅次于诸侯的高级官员,其主要职责是具体执行国家的政令,起着上传下达、沟通官府和百姓的桥梁作用。由于这两大阶层地位特殊,孝经特别给他们提出了孝道规范。
诸侯的孝道为:“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诸侯作为封疆大吏,位高权重,声名显赫,是天子政令的直接实施者,承担保一方平安的重任,其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封建社会直接关乎一国的生死存亡。孔子就借“孝”之名告诫诸侯们“在上不骄,制节谨度”,做到“高而不危,满而不溢”。这样通过自己的孝行,达到“保其社稷,和其民人”的境界。
由于卿大夫是国家高级官员,是国家政令的执行者及上下沟通的纽带,《孝经》规定其孝道为:“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卿大夫之孝最核心的就一个字,即“顺”。就是在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忠实执行朝廷指令,切实遵守为臣之道,做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只有这样卿大夫才能如实地传达天子的政令,如实地反映民情,更好地沟通官府和百姓,最终达到“守其宗庙”,维护封建秩序和社会安定。
以上从天子到庶人“五等之孝”各不相同,天子之孝是“施德教”,诸侯之孝是“保社稷”,卿大夫之孝是“守宗庙”,士之孝是“守祭祀”,庶人之孝则是“养父母”。而五等之孝都是以孝为中心,其共同基础就是孝养父母。把这种孝顺父母之心推广到君王则忠诚,推广到兄弟则友爱,推广到夫妇则和睦,推广到朋友则守信,推广到天下则爱民。这样,孝就不仅是人子必行的伦理规范,而且还成了教化社会和百姓的治国之道,达到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治国目的。这也就是孔子推崇的孝道治理天下的“圣治”,即“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是说,因为孝是根本,所以以孝治天下,自然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孝是人子之至德,治国之要道,“人之行,莫大于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