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王 旭
(南昌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名著改编类电视剧成功的必备因素分析
——以《红楼梦》为主要分析对象
王娜 王旭
(南昌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在名著改编逐渐发展为一种电视剧题材时,《红楼梦》作为艺术经典之一也成为热门素材。本文以《红楼梦》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化呈现、人物塑造、叙事结构改编几个方面,分析名著改编电视剧成功的必备因素。
《红楼梦》;电视剧;名著改编
改编指对原作品进行重新编写,不同于完全重新虚构的情节,名著改编以观众熟知的经典作品为基础进行再创作,承担传承中华文化的重担。因此“尊重原著”是其制作的首要原则。
近些年来名著翻拍蔚然成风,但是结果却不如人意。本文以87及新版《红楼梦》为主要分析对象,分析了名著改编类电视剧成功的必备因素。
真实感是电视剧的必备因素,名著中的情节和人物早已为大家熟识。所以在改编时,只有尊重原著文化,才能满足受众的心理期待。
(一)场景布置要体现时代特色
87版《红楼梦》以央视为发起中心,以弘扬中国文化为目的,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十分注重原著文化的还原,增强观众的代入感。相比较而言,新版红楼虽然在场景布置上更为精美,但片面强调梦幻的场景,以此作为噱头,却忽视了文化意义。画面纵然唯美,却缺少真实性。
(二)道具的整体格调要与原著文化相符
87版《红楼梦》,在道具的选择上追求同名著时代气息相吻合,同具体情节相呼应。元妃省亲中,一排华丽的拉花代表她雍容华贵的气质犹如拉花般绚烂夺目;王夫人屋中红色的地毯庄重美丽,映衬她的端庄;老太太作为一家之主,她房间布局更加精致,蓝色的桌布清新高雅,房间的蜡烛把屋子照得犹如白昼。
(三)服饰的选择同人物性格相匹配
87版《红楼梦》的服饰以明清风格为主,依照角色性格做了不同处理。在四位姑娘比诗词歌赋时,探春的大红撒花衣服;惜春绣着玉兰的淡紫色长衣;黛玉绣着红花的白衣;宝钗的黄色长衣,与她们精明、孤僻、傲岸、机智的性格一一对应。
而新版《红楼梦》服饰虽然精美,却同人物性格不匹配。宝钗的白色服饰现代气息太浓,白色蕴含的与世隔绝、标新立异的寓意也同宝钗安分守己的性格不相符。
电视剧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任务,用个人命运的发展推动故事情节。因此,改编名著时,荧屏形象的塑造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演员的形态要同作品中人物相符
在选角上,87版红楼以“古典美”为标准,在全国各行各业寻找演员。由身材清瘦,形象清丽脱俗的陈晓旭扮演沉静忧郁的黛玉,由端庄秀丽的张莉扮演宝钗,由精明能干的邓婕饰演个性火辣的王熙凤等,在选角上做到了恰到好处。
而新版红楼中,身材精瘦、下巴尖长、眼睛细窄的于小彤身上缺乏宝玉那富贵闲人的圆润气质,蒋梦婕身材健硕丰美,脸肥若婴儿,也与黛玉“病态”的身姿不符。
(二)演员的妆容要同人物性格相匹配
在妆容上,87版红楼更符合人物性格。黛玉的妆容十分素雅,重在呈现她的柔弱,再用橄榄色修正略显丰满的脸颊,使得整个人更显消瘦,呈现出清雅秀丽的状态。
新版红楼引入了戏曲中的“额妆”,但它将“铜钱贴片”作为所有人的主要造型,忽略了其他五官,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无法体现原著中“金陵十二钗”个性各异的气质。
(三)注重对演员的训练,增强他们对角色的把握程度
87版《红楼梦》在拍摄前对演员进行封闭性训练,让他们同吃同住,彼此磨合。并有 “红学大师”对演员的习惯、礼节、文学等进行专业培训,诚邀沈从文、曹禺、周汝昌等文学大师,对演员的每个动作进行具体指点。
而新版很多演员都是边拍摄边培训,在演绎过程中寻求人物感觉。在87版中,黛玉哭时都用手帕掩面,而新版则直接用袖口拭泪,显然前者更符合黛玉大家闺秀的身份。
文本和电视剧一个依靠文字寄托情感,一个则以画面为主要表现方式。因此应将名著改编成适合视频的表现方式。
(一)恰当运用剪辑技巧和旁白,将小说中伏笔转化成画面语言
在原著中曹雪芹大量运用伏笔手法,人物的命运在前面的章节叙事中已有体现。电视剧可以借助剪辑和旁白来变现出伏笔。
旧版《红楼梦》共35集,后6集的内容则根据伏笔,结合红学研究进行合理改编,并在后6集中插入之前的场景,来体现伏笔。
而新版则运用了旁白,借助甄士隐的口吻将伏笔直接讲出来。但旁白过多,给人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
(二)将人物语言进行口语化改编,使其符合现代语言风格
语言和画面是电视剧叙事的两大手段,当语言和画面相结合时,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因此其言语需要更贴近现实生活。
原著中写到贾瑞同凤姐的一段对话:
贾瑞上下打量着家常打扮的凤姐,饧了眼问:“二哥哥怎么还不回来?”
凤姐:“不知什么缘故。”
贾瑞笑嘻嘻地:“别是路上有人绊住了脚了,舍不得回来了。”
在87版中,贾瑞说的是 “别是路上有人绊住了脚了,舍不得回来了”。新版的则是“别是路上有人绊住了脚了,舍不得回来也未可知”。
两个版本虽然都对语言做了口语化处理,旧版是在保留原著语言特征的基础上,使其更加通俗化,而新版则过多保留了古代言语形式,使台词有些生硬。
新版《红楼梦》尽管在制作经费和技术上都更有优势,但从观众反响上看,87版却更受欢迎。其中大多数观众表示,喜欢它是因为它更忠于原著。
如今,名著改编类电视剧已成为一项重要题材,不“忠于原著”的做法,使剧中展现出的效果同受众熟知的名著人物形象相差甚远,无法引发受众的心理共鸣。
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为制作者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空间,但是改编不同于戏说,名著电视剧题材的创作只有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才能取得发展。
[1] 周蕾.论小说红楼梦的电视剧改编[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20-29.
[2] 崔玉炜.对红楼梦翻拍电视剧的若干思考——由1987版和2010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对比所做的管窥[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16-22.
[3] 尹鸿.透视名著改编热[N].人民日报,2010-08-12(24).
J904
A
1674-8883(2016)13-01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