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路径的核心要素

2016-02-28 07:00:55
学习与探索 2016年6期
关键词:资产金融价值

宗 娅 琮

(中央财经大学 文化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081)



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路径的核心要素

宗娅琮

(中央财经大学 文化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081)

近年来,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大环境中,文化资源现有的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与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及效率匹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距,现有的文化资源发展急需大量社会资源给予有效支持。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在引导资源配置、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金融成为将社会资金有效引入文化资源领域的桥梁,是实现文化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渠道。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其认知基础是明确的,它是新的业态发展背景下文化与金融的强强结合,是以挖掘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的共同发展为业态基础,以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价值实现为发展目标,这是由文化资源特性及文化金融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当前,文化资源以资产属性参与到金融领域的经济活动不断深化,如何进一步发挥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特质,开拓出多层次、多渠道、多体制文化资源与金融发展路径成为讨论焦点。面对更为深入的挑战,我们需要认识到实现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多层次、多渠道发展路径首先是要具有探索文化资源与金融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意识,抓好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路径的核心要素,注重文化资源归属权的保护和使用;把握资本对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价值取向;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强化文化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设计思路;加强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价值转化的能力;掌握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市场消费需求,只有具备以上核心要素基础才能真正做到打通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价值发现——价值整合——价值实现的发展理路,逐步完成对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实现的发展目标。

1.注重文化资源归属权的保护和使用。“文化资源是一种动态的、非独占的、可再生的精神财富。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实质是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但是,文化资源优势并不能天然地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 文化资源走向资产化、金融化之路,首先要把握好文化资源的权属问题,如果一味强调资源优势,而不采取有效的资源管理和权属认定措施,这种资源优势很容易变为资源劣势,这是由文化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种资源存在形式所决定的。文化资源对于国家、地方政府、文化企业甚至文化资源创造的个体来讲,一旦资源优势被过度利用或过度开发都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流失,最终失去创造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的先天优势。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如何将文化资源进行合理保护与有效开发,以及如何更加具有建设性地进行资源保护和长远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近年来世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和中国文化产业的全面展开,有关中国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问题,不仅仅只在合理、有效的层面上进行考虑,而且还需要在文化资源安全的层面上予以更多地考虑。比如,投融资基础上的文化资源在共同开发和使用中,对文化资源的原始状态和创新状态占有比例的持有,文化资源原属地和文化资源开发商及其各方形成的利益共同体之间,不仅要在整体利益上保证文化资源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多环节联动的产业链,使各方皆有赢利空间,还应该在安全保护原始权益的前提下,明确和保证文化资源原属地在后开发时期对资源的优先占有比例和优先使用权。尽管在某种意义上,文化资源由于其复生性的特点并不会枯竭,但原生态的消失和破坏没有办法真正复原。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开发,以及权属关系的保护,无论是在理念建树上还是在具体操作上,都必须从整体着眼,从本源起步,基于更高、更全面的角度和要求,正确认识文化资源的特有属性,树立正确的文化资源权属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因此,一旦金融机构在参与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业务时,首要明确的就是文化资源持有方的所有权是否清晰,在参与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过程中权利保障是否充分,文化资源是否可以根据所有权的转移而满足所有权的法律要求。

2.把握资本对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价值取向。资本,是文化金融发展的前提,发展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需要资本的大力支持与推动。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实际上就是文化资源权属者与资金拥有者之间双方互动获益的过程。我们知道发展文化金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文化资源的文化精神特性使得文化资源资本化、金融化不完全像其他产业资源一样可以见效快、资金回报周期短、获利性强。一部分文化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过程往往见效慢,致使许多资本所有者不愿意进行大力投资,这也导致了许多文化资源拥有者并不缺少文化资源优势,缺乏的是发展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资本投入。资本短缺严重影响了文化产能潜力的发挥和文化资源的再发展、再利用价值。因此,资本投入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化资源向资产化、金融化转化的程度,把握了资本投入因素便把握了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发展推动力。也就是说,在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进程中,金融资本进入文化资源领域,文化资源的投资价值在投资者看来,可以与其创造者或现有者对该文化资源的获利预期并不一致。文化资源对于具有明确投资目的的特定投资者具有特定价值预期,文化资源的投资价值必须与投资标的、投资目的和投资者相结合才能使得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路径得以顺畅实施。因此,实现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路径,要合理把握资本对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价值取向,以保证安全、高效的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路径发展。

3.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强化文化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设计思路。目前,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首先要做到统领两类资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优势,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强化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设计思路。面对文化资源的资产化与金融化趋势,重要的是谁率先将文化资源中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开发成文化金融产品和文化金融服务,谁把握了这一要点谁才能真正地掌握了它的主动权和所有权。因此,在实现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路径过程中,在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必须充分考虑到文化资源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地域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和经济不平衡性。既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 强化文化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设计能力,又要从实际出发寻找探索最适合文化资源类型的开发模式,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发展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路径,也就是要在制定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路径规划的基础上, 选准突破口, 找准切入点, 善于把深厚的文化资源发展成为适合资产化、金融化发展的文化金融项目, 实施重大文化资源金融化带动发展战略。此外,还要具备进一步将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的衍生设计能力,以实现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最大价值发挥。因此,要使文化资源向资产化、金融化发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资产性资源,其任务就是大力提高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和创新生产能力,强化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设计理念和实施手段。

4.加强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价值转化的力度。在文化金融发展进程中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是对文化资源高度利用的结果,虽然文化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文化资源的存在仅仅表明它的潜在经济价值和资本价值,并不等于它自然而然地就成为现实的经济价值和资本价值,因此将文化资源开发成为文化金融资源还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加以转化。

加强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价值的转化力度,掌握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开发的主动权和所有权,是当前的实践要务和根本目的。要使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金融资源优势, 其首要前提就是大力提高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再生”的优势转化能力及转化速度。此外,文化资源价值转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文化资源的整合问题,主要涉及经济主体以承担债务、出资购买、资产交易等方式有偿地将其他文化资源与其已拥有的文化资源进行重整合并,使得其已拥有的文化资源实现价值增值。因此,在加强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价值转化力度的基础上,发挥整合文化资源的专业优势,扩大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合作领域,提高文化与金融战略融合的发展概率,是实现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有效途径选择。

5.掌握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市场消费需求。对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市场需求来源于投资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收入状况制约着文化消费和文化金融市场的发育水平。市场拉动型路径强调市场在实现从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金融优势转化中所发挥的初始性、拉动性和整合性作用。因此,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消费理念的深入,文化资源走向资产化、金融化道路需要深入了解大众对文化金融消费的需求,尤其要特别重视科技发展对文化资源的开发、生产、衍生对推动文化资源消费内涵和文化资源消费方式的积极作用,重视科技发展对文化资源收益化、资产化、金融化的催生作用。特别是针对当前文化与金融的大融合趋势,面对市场需求,互联网技术支持文化资源资产化服务平台与文化资源金融化服务平台的搭建已成为市场发展的主力趋势,充分利用科技的创新能力,将会深入推动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进程和转化效率,最终以丰富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消费种类和消费选择为诉求,实现以消费需求带动文化金融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模式。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从文化金融发展的实践来看,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路径在现实中往往是交叉的,多数情况下在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资产优势转化过程中,政府主导仍是重要环节。因此,要特别重视政府引导和市场拉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激励的。可以说,政府的推动和市场的拉动,构成了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两股力量,促使各种影响转化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正效应,克服影响路径畅通的不利因素,使文化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文化资产优势。

在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进程中,积极探索文化资源与金融业一体化发展格局是战略发展的需要,更是文化资源走向资产化、金融化内在发展的必然需求。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需要金融资本的全力投入,而注意把握资本的价值取向,在资本积极参与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自身特性,实现资源金融优势,就必然需要在文化资源的归属权界定,文化资源市场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设计观念强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文化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发展还要加强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价值转化的力度,重视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市场消费需求,以供需合理化、结构化和层次化发展为目标,以期最大程度实现文化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发展目标。

[责任编辑:房宏琳]

收稿日期:2016-02-13

作者简介:宗娅琮(1982—),女,讲师,从事艺术市场、文化艺术金融研究。

猜你喜欢
资产金融价值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梦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P2P金融解读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9:30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