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莉
(作者单位:兖州广播电视中心)
摄像机使用的几个技巧
孙 莉
(作者单位:兖州广播电视中心)
摄像机是摄像记者手中的武器,片子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素材的拍摄水平。色温不准,画面偏色;光圈过大,画面呲光;声音过曝,无法使用,以上这些问题,每个摄像记者都可能遇到过。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详细介绍了摄像机白平衡、光圈、焦距以及声音采集的具体方法。
摄像机;白平衡;自动按钮;反向拍摄法;遮挡法;剪影法;声道设置
随着电视节目多元化的发展,对前期摄像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最初的模拟摄像机、数字摄像机到如今的高清摄像机、4K摄像机,虽然摄像机的成像质量、硬件指标越来越高,但对于每一个从事摄像的人员来说,摄像机的基础操作和使用技巧却是其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本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了摄像机的使用技巧,以供大家借鉴和探讨。
对于摄像记者来说,每次拍摄前都要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 人眼的知觉有一个被称为“恒常性”的特性,一件白衬衣,无论是在白炽灯、日光灯下,还是在阴天、晴天的环境里,我们都会觉得它是白的。这是因为大脑对不同环境、不同光源的照射进行了自我调整,所以看惯了的东西,无论放在什么环境下,我们都不会觉得颜色发生了变化,但摄像机没有这种自我适应的能力。例如,一个人站在被白炽灯照亮的室内,要比日光下的肤色黄很多,而晴天的肤色又比阴天的肤色偏青或偏蓝,我们想要拍出人物的红润肤色,就需要调整白平衡,以此达到令人满意的色彩。
以一个滤色片旋钮分别为1档3200K,2档 5600K+1/4ND,3档5600K,4档5600K+1/16ND的摄像机为例,其在白炽灯、暖调环境下,用3200K;在日光灯、冷调环境下,用5600K;在光照强时,用5600K+1/4ND,或者+1/16ND;完成以上粗调,再进行细调。将摄像机的白平衡档位从“预置PRESET”打到“A档”或者“B档”,光圈设为“自动”,镜头对准一张白纸,再调整微调“AWB”开关。
看到这里,估计不少摄像同行都会不屑一顾,因为以上调整白平衡的方式是每个摄像记者的入门课程,是最基础的,人人都会。但如果要问为什么这样做有效,或者说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对于那些非摄像专业的朋友来说,可能并不十分了解。
笔者相信,如果弄清了原理,使用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可以把滤色片看成是带有颜色的玻璃片,一般有橙色和蓝色两种,3200K是蓝色,5600K是橙色。彩色玻璃会吸收它的补色,在暖光源下,整体色调偏黄,使用3200K蓝色片,可减少黄、红光的进入,使色彩正确还原;反之,在冷光源下,使用5600K橙色片,可减少蓝光的进入。1/4ND和1/16ND颜色与5600K一样,不过通光量更小。但实际上,拍摄环境很难刚好是3200K或者5600K的情况,那么,就应该进行细调了。细调,是通过摄像机电路对不同色光进行更进一步的调整。比如,被摄物体的色温为3500K,比3200K设定下的蓝光要多一些,那么细调后,会增加蓝光的还原量,使画面色温符合3500K。
在生产中,为了降低成本,滤色片通常只有1种颜色,蓝色或者橙色或者是其他不同程度的“灰片”。比如,摄像机以5600K色温作为正常拍摄环境,5600K这一档用的是“透明片”,5600K+1/4ND和 5600K+1/16ND是“ 灰片”,而只有3200K是“蓝片”。也有反过来的情况,以3200K作为基准,3200K这一档是“透明片”,其他的三档是不同密度的“橙色片”。还有4个档位全是“灰片”,完全依靠电子钮来调整色温的摄像机。但原理是一样的,都是依靠对蓝和橙光不同程度的平衡,来实现色彩的正确还原。下文具体说明特殊情况下白平衡的调整。
拍摄蓝天碧水时,将调整白平衡用的白纸换成一张橙、黄颜色的纸,调整后,摄像机的色温就比实际情况要低,本来应该挡住3份量的蓝光,结果只挡住了两份,画面就倾向青色、蓝色(橙、黄的补色),其拍摄出来的效果,天和水的颜色将愈发青、蓝。
反之,拍摄夕阳时,要将白纸换成青、蓝色纸,其拍摄出来的画面将比正常情况下更有韵味。在拍摄一些带有情感色彩的画面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例如,拍摄表现温馨、亲情的场面时,就可以采用略偏青、蓝色的纸来调整白平衡。
现在,各电视台大都使用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对于色彩的矫正、调整,有了很多简便易操作的后期手段,因此,有人认为在拍摄时仅调整滤色片旋钮而不用微调就可以了(也就是只粗调不细调),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仅通过后期手段调整,不但会导致画面信号衰减,还会增大后期的工作量。所以,摄像记者在拍片子前,一定要花上这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来正确调整白平衡。
摄像机的光圈一般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自动光圈虽然使用起来较为简单方便,但有时曝光量却极不准确。因为自动光圈是按照画面的平均亮度进行曝光,当被拍摄人(物)与周围亮度反差过大时,就容易出现曝光不足或过曝现象。例如,逆光拍摄时,被拍摄人物的面部过暗,细节不清晰;在拍摄推、拉、摇、移等运动场景时,常常会遇到景物平均亮度变化的情况。自动光圈容易导致画面忽明忽暗,这些都会影响画面的美感。
作为一名摄像记者,要习惯于用手动光圈去准确曝光,但手动调整光圈操作时间较长,怎样才能既迅速又准确地曝光呢?其实,大型摄录一体机在设计时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光圈的手动—自动转换档位旁边,有一个不为人注意的瞬时自动按钮。这个按钮只在手动光圈下有效,按下按钮就能让手动光圈瞬间变成自动光圈,松开按钮又恢复成手动光圈。这样,我们在拍摄时可以利用瞬时自动光圈按钮,等光圈固定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用手动的方式修正光圈值。例如,被摄人(物)逆光时,手动将光圈开大,而被拍摄人(物)本身亮度较高时,手动缩小光圈。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保护讲述人的隐私,避免在画面中出现他们的正面脸部形象,很多片子采取的处理方法是,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对人物面部进行马赛克或者模糊处理,笔者认为这样的方法不是很好,一是被马赛克处理过的部分破坏了画面的美感,二是在人面部添加马赛克对采访对象不够尊重。怎样才能既保护讲述人隐私而又不破坏画面的美感呢,笔者认为较好的解决办法有以下三种。
3.1 反向拍摄法
记者与讲述人面对面交流时,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一般把摄像机放在出镜记者的侧后方,采用过肩镜头拍摄讲述人。在反向拍摄法中,我们将机位放在讲述人的侧后方,用过肩镜头拍摄出镜记者,只在画面的边缘保留一点讲述人的后背(或后脑勺)作为前景。
3.2 遮挡法
顾名思义,遮挡法就是用物体遮挡住讲述人。我们可以在镜头与讲述人之间放上盆鲜花、绿色植物,摄像机放置在较远处用长焦拍摄。将焦点放到遮挡物上,此时,讲述人在画面中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
3.3 剪影法
摄像师都知道,如果被摄物处于光源和摄像机之间,就形成了逆光拍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想把被摄物拍摄清晰,需要把光圈开大,此时被摄物周围的景物因为曝光量过大而出现“白茫茫一片”。那么,如果将讲述人周围“顺光”景物的曝光量作为标准曝光量,此时讲述人在画面中就形成了—个黑色的剪影效果。具体操作时,可以让讲述人坐在门口、窗前,面朝室内,拍摄时以室外的景物为标准曝光量。
在大部分县市区级电视台中,其采访时使用的声音采集设备大多是有线话筒,在性能上无法跟配备了专业录音师的央视和省级台相提并论,在轻巧灵活上,也比不过无线话筒,但低廉的价格使它成了县市区级电视台的主力军。一般的大型摄像机都有三个输入声道,一个前置、两个后置话筒插口。前置口在出厂时已经配置了一个随机话筒,两个后置插口闲置,可供自由选择。笔者建议在使用后置话筒插口时,保留一个前置话筒的声音采集。例如,1声道采集前置话筒,2声道采集后置话筒,在正常情况下,在后期剪辑时将1声道去掉,将2声道复制进1声道(因为2声道后置话筒的声音采集质量高于1声道前置话筒)。而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外置话筒失灵(除了话筒本身故障,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移动拍摄时,因出镜记者和摄像记者步调不一致导致话筒连线被挣断、脱落)或者采访受阻挠是,此时外接后置话筒虽然无法使用,但前置话筒可以完成声音采集的任务,等于给声音采集买了份“保险”,避免了采访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