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雪(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国内历史文化类纪录片配音浅析
——以《故宫》《故宫100》为例
张楚雪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配音作为电视纪录片中的元素之一,在纪录片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什么决定配音的样式呢?又是什么影响配音的表达呢?本文选取电视纪录片《故宫》与《故宫100》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这两部拍摄对象都为故宫的纪录片,进行分析。
配音;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故宫;故宫100
配音是电视纪录片语言的一种,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配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比《故宫》与《故宫100》两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分析纪录片配音的特点、影响配音风格的因素、产生的效果。
任何人、任何事都有可能成为纪录片的表现对象。因此,纪录片配音在形式上是不拘一格的[1],根据其表现形式的主要特征,大致可以分为议论型、讲解型、白话型、抒写型和陈述型。纪录片《故宫》全面展示了故宫,12集的内容像一部关于故宫的百科全书,科普性质强,这要求配音为受众讲明白史实,提供丰富的信息,因此决定了大部分配音语言样式为讲解型。
《故宫100》的拍摄主体也是故宫,但拍摄切口更小,讲述的不只是故宫中的物件,介绍其在历史上的来龙去脉,侧重美学价值。语言平实、状态松弛、节奏舒缓、感情真挚,配音的语言样式更多偏向于陈述型解说。此外,本片中还常用到抒写型解说语言样式。抒写型解说词常引用名言诗句,多使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方式。该片每集时长只有6分钟,但解说词并不局限于要给出物体的全部信息,而是先言他物,再揭示主题,如第一集《天地之间》,开头没有配音,受众看到的是一个长镜头:老奶奶上菜,老式衣柜上贴着黑白照,同期声是京剧,镜头转至窗外配音才进入:“气味、声音、光纤,稍纵即逝,被时光切割的记忆构成了我们的生活。”配音与画面配合得天衣无缝,解释之前出现的画面和同期声,却未提到故宫的信息,而下一句话:“而对于这座城,我们几乎没有记忆。”一下让受众将之前出现的元素与故宫联系在一起。此外,《故宫100》的解说词还引用了较多文言诗句。
受众会影响电视纪录片配音的语言风格。《故宫》是一部类似于“百科全书”式的纪录片,受众年龄跨度大,社会身份各不相同,这要求配音清楚地传达信息。在这部电视纪录片里,配音语速偏快、情感充沛、重音突出。
此外,《故宫》的单集时长较长,若拍摄手法、配音样式单一,受众易产生审美疲劳,因此,拍摄团队加入了真实再现的手法,根据故宫的历史文献记载、历史文物“痕迹”和历史见证者讲述等真实背景,通过人物扮演、情景模拟、场景摆拍等手法表现出故宫的历史。为配合画面,配音也使用了人物扮演手法,成为了片子的亮点。在第一集5分13秒处,皇帝端坐正中,礼部尚书李志刚走出:“我以为,北平这个地方是皇上承运龙兴之地,应该遵循太祖高皇帝另设一个都城的制度,把北平立为京都。”揣测圣意是官员必修课,周志强老师在演绎这句时,着重强调了“太祖高皇帝”五字,表现出李志刚胸有成竹:以祖制改现世,是再好不过的理由。
同样是拍摄故宫的历史,《故宫100》每集只有5分钟,视频时长的缩短,更符合现代年轻人多样化、节奏快、碎片化的生活特性。《故宫100》的导演徐欢表示:“每集6分钟的长度就是为了年轻人的收看而设计的,也是创作团队对纪录片在微时代的全新认识和尝试。”事实证明,有56.24%的受众是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点播观看该片,远高于传统电视的收视[2]。此时,纪录片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配音呢?《故宫100》对视听语言进行了创新性尝试,视角更平民化,配音风格更平等真诚。在第五十集《再见紫禁城》中,开头延续片头动画,受众看到的是一幅立体的黑白故宫地图,让受众对故宫的庞大有更直观的感受,为后面溥仪无法出逃的内容作铺垫。紧接着画面切换到一个晃动的主观视角,年轻的男声响起:“根据事先的计划,我先出养心殿,直奔神武门,荷兰人欧登科的汽车就在门外等候。”画面相互叠加,受众看到了一个匆忙赶路的男子,虚焦再加上男子戴着墨镜和帽子,引起受众的好奇。配合画面,配音加入了气声,表现出男子的匆忙。在两分零二秒处,女配音响起:“这是在八十九年前,发生在紫禁城的一次的潜逃……”以溥仪的自叙为叙事线索,以人物扮演开始能勾起受众的好奇心,与介绍性配音相结合,叙事节奏不再单一,丰富画面信息,也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1]王明军,阎亮.影视配音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2]焦道利.微纪录片的叙事美学:以《故宫100》为例[J].中国电视,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