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 勇
(作者单位:凉山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浅析精准扶贫中的媒体责任
沙 勇
(作者单位:凉山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期新阶段提出的扶贫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新闻媒体如何准确把握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形势,创新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思路,全力以赴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广泛参与扶贫开发事业,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为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本文从形势把握、对策分析、思路建议等方面入手,对做好精准扶贫报道提出了参考意见。
精准扶贫;创新舆论引导;对策分析;思路建议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召开,吹响了消除绝对贫困、决胜小康社会的强劲号角。2016年1月4日,凉山州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誓师大会召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省脱贫攻坚大会精神,对落实州委七届七次全会部署、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决战部署、誓师动员。凉山州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2020年前,凉山州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基本消除绝对贫困,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
凉山广播电视台作为凉山州的主流媒体,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就是要紧紧结合全州脱贫攻坚工作,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为基层发声。那么,怎样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为党和政府的政治决策服好务?
凉山,资源丰饶:安宁河谷雨水丰沛、气候特色鲜明,素有“川南粮仓”之称;雅砻江、金沙江给凉山带来丰沛的水电资源;绵绵大山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国家级旅游渡假区邛海湿地、4A级景区螺髻山,中国彝族火把节,勾勒出一条风景与人文并茂的旅游线路……
然而,凉山也被誉为“最穷的地方”: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这里最晚废除奴隶制,虽已“一步跨千年”,但依然落后于其他地区;穷,是个坚硬的数字,目前仍有50.6万贫困人口,是全国最贫困的区域之一。
因此,穷,也激发了脱贫攻坚的最大决心:凉山州委州政府提出将贫困人口无一遗漏地纳入“七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通过特色产业发展一批、创新创业致富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保障扶持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治毒戒毒救助一批、移风易俗巩固一批,推动贫困群众限期脱贫、精准脱贫。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认为:“扶贫开发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精准识别、对号入座、对症施治,做到扶持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州委、州政府计划以县为单位分年度制定到村到户的扶贫脱贫,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左右,确保全州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在这场浩大而艰巨的脱贫攻坚战中,各级宣传部门和各主流媒体要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新闻宣传工作,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充分认识脱贫攻坚既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最大政治责任,也是媒体的最大政治责任,要把脱贫攻坚的新闻报道工作放在政治高度来定位,放在大局下来谋划,围绕中心,履职尽责,争先创优,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提供坚强的舆论支持。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全媒体矩阵中各媒体的特点,联动相关部门,精心策划活动,积极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2.1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精准扶贫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精准扶贫一向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作为主流媒体,要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上下功夫,要把正确导向的要求,贯穿到脱贫攻坚宣传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做到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
2.2 发挥媒体特点精心报道
积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全媒体矩阵中各媒体积极做好扶贫开发宣传工作,除及时进行动态报道外,还要运用各种方式准确、及时、客观、生动地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凉山电视台先后推出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相关的稿件500多条,为凉山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很多新闻报道还在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媒体播出,提升了凉山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力。
2.3 创新精准报道,助力精准扶贫
媒体要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真正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善于讲故事,不断丰富新闻语言、内容形式,进一步提高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比如,央视连续三天报道《“悬崖村”扶贫纪事》,引发舆论强烈关注。今年5月25日-27日,央视推出《“悬崖村”扶贫纪事》,连续三集分别关注“出行难”“扶贫款使用”和如何精准“拔穷根”。报道中的“悬崖村”,位于凉山州昭觉县支尓莫乡,名叫阿土列尔村,海拔1600米,但地势险要,村民往返村寨,要攀爬落差达800米的悬崖。最近的一条山路,长约4公里,其中有13处峭壁,攀爬全靠藤梯,一些惊心路段,能下脚的地方不到手掌大。出行闭塞,制约着阿土列尔村脱贫致富。央视记者记录下驻村干部立下“军令状”、啃下“硬骨头”的故事,一些新的变化在村子显现,但过程却异常艰辛,驻村干部用了很长时间普及“合作社”“分红”这样的概念,村民最后用土豆投票表决是否要发展集体经济。
阿土列尔村不是凉山州最穷的村,海拔比它更高的有,交通比它更难的有,自然条件比它更差的也有。大凉山的扶贫工作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悬崖村”的痛和变,折射出了大凉山扶贫的急和难。央视记者为了采访这条新闻,冒着生命的危险,亲身体验、与村民、村干部同吃同住,报道有内容、有生活、有现实、有期盼、有困难更有办法,这是一条反映大凉山扶贫困难、凉山州各级干部团结一心精准扶贫的典型新闻报道,在其中也不难看出记者深处脱贫攻坚大环境中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这样的新闻才是好新闻,这样的记者才是好记者。
2.4 紧紧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策划系列报道,做到“帮忙不添乱”
在精准扶贫行动中,点多面广,工作千头万绪,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为扶贫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更是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扶贫必先扶智,凉山州委州政府制定了扎实推进彝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5年免费教育、“一村一幼”计划等,围绕这些重大决策,凉山台根据自身主流媒体的优势策划了相关报道,在社会上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反响。
凉山台的记者深入基层与幼儿园的师生同吃同住,采写了“志愿者助力一村一幼”“村里幼儿园开园啦”“我在村里幼儿园当老师”等一系列贴近基层的报道,其中“凉山彝区一村一幼补教育短板”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对教育精准扶贫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从全州脱贫攻坚工作现状看,相当一部分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贫困村发展生产条件差,产业基础薄弱;因灾、因病、因学致贫返贫情况时有出现,因此,开展精准扶贫很有必要,而媒体也应更多地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对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发挥优势,主动参与。
例如,凉山台新闻中心选派了一名一线记者作为第一书记参与昭觉县解放沟乡的精准扶贫工作,他既有媒体记者的责任担当,又有第一书记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梦想与干劲。为此,我们发挥媒体优势为该村困难群众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也为村里的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并采写了“第一书记驻村记”系列报道,引起了更多的关注,为该村精准扶贫提供了媒体的力量。
3.1 关注弱势群体,为扶助困难群众积极呼吁
近几年,台党委结合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以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开展,要求记者更多地深入基层,关注民生,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推出了大量以扶助困难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报道,此外,还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参与救助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如为救助白血病患者王海文,电视台在报道与呼吁的同时,还策划了大型爱心公益活动,为其筹集到10多万元治疗费。
3.2 找准着力点助力扶贫工作
结合当前实际,传统主流媒体应找准着力点,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基础上,凝聚社会共识与合力,更好地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创新做好精准扶贫宣传工作,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扶贫工作的热情和干劲,形成强大宣传声势;利用全媒体矩阵,及时、广泛、生动地宣传各县市、各部门在扶贫工作开展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与事例。
3.3 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目前,全州上下正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但是,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着重视不够的现象。在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进程中,媒体要切实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确保中央和省、州的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符合条件的群众身上。
同时,媒体还应加大廉政文化宣传力度,以先进的文化引领、鼓舞和教育各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权力观,在廉洁奉公、关心群众上以身作则,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