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2-13日,第三届“地理学与中国全球战略高层论坛”暨“《国情与发展》战略研究组”第二届年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和华东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协办,来自中科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大学、加拿大莱斯桥大学等30多所海内外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一带一路”、“地缘政治”等热点问题提出讨论,成果丰硕,百家争鸣。
会议伊始,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张国友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毅致辞,他们对第一、二届地理学与中国全球高层论坛进行了回顾,指出高层论坛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之后华东师范大学曾刚教授主持了上午的特邀报告,《国情与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研究员陆大道院士首先做了报告,报告题目为“开启中国百年国运的重大决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理解和建议”,其对规划纲要的解读高屋建瓴,为地理学者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路径;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卫东教授解读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六大误区和三大关系,指出“一带一路”并非简单的带状连线,更多的是一种网状关系;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杜德斌教授对中国崛起与权利空间的拓展进行了研讨,使得中国崛起这一概念落到实地,并从地理学者的角度解析了中国崛起的时代内涵;中国地理学会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王铮研究员做了“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结构基础探析”的报告;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贺灿飞教授从人文地理视角下对经济全球化进行了探析。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林初昇教授对上午的特邀报告进行了评论,并指出我们当前应当更加重视从宗教、民族的角度去考虑地理学的发展。
12日下午到13日上午,在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中山大学刘云刚教授、山东师范大学任建兰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王承云教授的主持下,大会报告继续进行。学者们的报告充分体现了世界地理专业的特色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宋长青研究员的“地缘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方法路径”、中科院王礼茂研究员的“全球能源治理”、中山大学刘云刚教授的“‘地盘的地理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孔翔教授的“合成谬误与东亚的地缘关系”,等等,短短一天半时间里,近30个高质量的报告为与会的学界同仁们提供了一场丰富的思想盛宴。每一部分的报告之后,西北大学李同昇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王荣成教授、南京大学黄贤金教授和北京大学李国平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点评。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葛岳静教授对大会作了总结,她指出此次会议有不少青年学者参加,是未来地缘研究的中坚力量;在信息时代,地理学与中国全球高层论坛也开始进入“4G”时代(geography、global、高层、国情),这是时代赋予地理学者的使命。13日下午,《国情与发展》研究小组的相关人员探讨了战略研究组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地理学与中国全球高层论坛从2012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会议始终围绕地理学如何服务国家战略展开研讨,同时呼吁地理学者放眼世界,研究全球,为中国世界地理专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供稿: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