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亚萍 师文杰 刘海燕
摘 要:地理国情站在地理的角度分析和描述我国的具体地理信息情况。只有在掌握了我国具体的地理国情信息后方可为我国相关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对地理国情监测的特点分析,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建议。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
0 前言
随着我国国务院对地理国情检测的总体部署,将地理国情普查纳入到常态化的检测中,并且国家局也从监测制度上完善,保障监测制度建设进法律、规划、预算、职责的四个主要方面作为地理国情监测的工作重点内容。
1、地理国情监测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地理国情监测的介绍,从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思考中提出几点建议。地理国情的监测区别于其他国情特点在于以下几个特点中:
第一,地理国情监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一定的时效性,需要实时更新、实时提供最新的地理国情信息。地形图周期性更新常常成为限制地理国情监测发展的问题。第二,根据需要测绘,随着地理信息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地形测绘常常需要固定于被动的开展信息测绘工作,通过将测绘的内容的需求与服务内容的明确,使得工作开展更具主动性。第三,全面测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运用于地理国情监测中能够更加全面的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更加具体的信息补充,通过数据库与多媒体的结合使得地理国情监测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第四,数据分析,地理国情监测的方式如果具备数据分析的功能,可以在获得地理国情监测信息的同时,具有时效性的将具体的信息可根据实际需求构成知识含量更高的产品,以获得更加广泛的实用性。
2、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
2.1地理国情信息的政策法规
随着地理国情监测纳入到国家专项计划中,《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地理国情监测的目标是纳入到完善地理国情监测标准体系中,优化不笨协作机制,形成成熟的监测业务工作体系,并开展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编制地理国情规划纳入到国家专项序列规划中,通过对地理国情的监测与信息编制揭示自治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生态在地理空间上的作用、影响及关系,准确掌握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并进行长期动态监测,为宏观思考,解決深层次问题提供信息支撑。
2.2地理国情监测的体系
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通过地理国情监测获得的信息的数据分析可以建立统计分析模型,对各部部门输出统计分析报告,可对各部门的各项目普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地理信息数据、专业数据的整合,加之自动提取部分有效信息,人工解译、外来核查获得地理国情监测的普查信息。通过专题数据以及高分辨率的影像,将地表覆盖、地表三维情况以及地表界线情况的入库处理获得地理国情本地的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重要的地理国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建立动态的监测地理国情信息,重要的地理国情监测信息与典型的的地理国情信息的统计分析可以建立有效的地理国情信息服务,为空间的变化进行有效的分析预测。
3、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与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
表1展示了我国十三五计划中一些省市的地理国情监测目标,从中可以看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我国众多的省市当中将地理国情检测纳入规划中的省份仍然有待提高,虽然几乎所有省市纳入到国民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中,但是针对本省的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规划仍然有待于加强。
其次,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开展城乡统筹发展格局、产业空间布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监测,并且充分利用社会统计结合经济社会统计数据。最后,生态环境监测以及重大工程战略监测、公益设施管理监测等也需进一步细化完善。
4、结语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漫长而又复杂,需要动态的反映我国地理国情的具体信息,但是建立具体的信息系统内容又可以在技术的支持下,为有关的内容提供预测作用,因此需要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大环境下,对需要观测的地理国情监测内容、方法结合与完善。本文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展开进行探讨并结合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思考,为实现我国地理信息测绘新时期转型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1]何忠焕,左志进,吴贤宇,万冉冉.关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几点思考[J].江西测绘,2011(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