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龙
摘 要 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视角对新中国67年社会变迁进行探究,提出并探析了新中国社会变迁的三个维度:即社会变迁必须研究我国人的发展;必须研究我国社会物质状况的发展;必须研究我国文化观念的发展。
關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 新中国社会变迁 探索 三个维度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1.067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social changes of 67 years of new Chinese from Marx's social structure theory, puts forward and analyses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ocial changes in new Chinese: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China's social change must b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we must study the material situation; must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of China.
Keywords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social changes in New China; exploration; three dimensions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个基本活动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的一般状态,是对整个社会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静态概括。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认为,在社会各种基本活动领域中,社会经济结构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社会经济结构对社会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在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并对社会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所谓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新中国67年来的社会变迁,客观上经过了两种主要形式(或阶段):一是整体的社会变迁,主要是指社会形态变迁;二是社会结构层面的社会变迁,主要是包括改革、改变、改造、变更、转变等变化的局部性变迁。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以后的社会变迁,主要是体现在社会结构层面的局部性变迁。应该说,这种理解是符合我国社会变迁的客观历史实际的。
马克思在论述人类社会这个包含复杂结构要素,有机程度极高的系统时,深刻而辩证地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和生产力之间,以及它们各自内部结构要素之间,本质上都是一种辩证的矛盾运动关系,正是这些辩证矛盾关系的展开,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帮助人们科学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动力体系,是研究社会变迁的科学指导思想。本文尝试从人的发展、物的发展、思想文化观念的发展三个维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视角,对新中国社会变迁做一探析。
1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要求社会变迁必须研究我国人的发展
我们知道,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中,生产力是最基本的动力因素;而在生产力复杂的系统结构中,人又是最活跃的因素。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①马克思、恩格斯在表述未来社会的基本思想时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可以说,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新中国67年来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人的变化。早在1925年,毛泽东就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把社会人口结构分为地主和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游民无产者,直到建国时状况基本未变。建国后没收财产消灭了官僚资产阶级,然后通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社会人口结构变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变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改革开放以后,分化成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无业失业半失业十个阶层。这就是说,1978年尤其是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我国人口阶层结构呈现出一种新的变迁趋势。新中国67年来阶级和阶层分化,在人的解放和发展上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也为新时期进一步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起点。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物质保证、政治实践、文化条件和制度设置等诸层面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方面。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党和政府面对这些实际状况做出了许多政策性调整,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文明建设,在物质的基本保障、医疗保障、入学难等问题上,逐步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脱贫攻坚工程,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关于人的视角探索社会变迁,对于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要求社会变迁必须研究我国社会物质状况的发展
“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③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不仅是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中完善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且也是新中国67年来社会变迁的重要方面。早在1949-1978年的30 年间,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就已经开始启动并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启航,从无到有实现了零的突破,并且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开始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过渡。
20世纪80-90年代,邓小平卓有成效地进行了中国现代化模式的思考,他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和道路、战略布局以及其他许多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我国的工业体系逐步扩展,国民经济各门类更加齐全,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我国现代化进程迈入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四大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党的十五大,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内容。在这一阶段,不仅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推向了纵深的发展,而且使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取得显著的成效,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变迁又进一步引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黨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讲到,“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④
我国的城市化在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十年受苏联模式影响。从1958年开始,开始偏离苏联模式。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城市化进入最活跃的时期。城市发展要求坚持实现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使之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进入新千年,要求适当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发展大城市的卫星城市;积极适当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应该说,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任务。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十八大提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总之,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最终发源地,以物质生产领域为现实出发点去探索社会变迁,可谓抓住根本切中要害。
3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要求社会变迁必须研究我国文化观念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强调包括思想文化观念在内的上层建筑的能动反作用。研究新中国67年的社会变迁,同样要高度关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发展。
毛泽东对于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视。他不仅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该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而且强调在社会主义也应该有社会主义的文化。他提出了 “双百方针”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化繁荣方针,在文化创作上倡导走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道路,坚持文艺来自于社会生活,同时又为社会生活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也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批判了文化战线的错误观点,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坚持“双百” 方针和“三不主义”相结合;提出了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中心的文化建设道路;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要培养任务。在他的领导下做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走上了一条繁荣发展的道路。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更好地做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发展和繁荣战略; 2011年10月18日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深入研究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对文化改革发展进一步从战略上进行了研究部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⑤在人类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先进文化是有效解决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中各种矛盾与问题的精神武器。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视角,从新中国67年来文化建设发展的维度探索社会变迁,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注释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③ 逄锦聚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2.
④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0.
⑤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